03.05 我是高中生,現在學習很浮躁,學習效率不高,不夠自律,怎樣調整?

用戶789470237951


學習要循序漸進,量身定製一個學習計劃,把複雜的學習過程具體化。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鬆緊有度。遇到心理問題,及時向家長,朋友,老師傾訴。


易查分


您好!我是北漂碩士小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目前就讀於北京某重點大學,從小到大班級成績排名前三名,我建議您可以從以下三點來調整自己,從而提高您的學習成績:

1,拋棄所有外在雜念,在家裡學習的話,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產生的雜念都會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東西全部離自己遠遠的,可以把自己鎖到空屋子裡,只是一個勁的學習,沒有了電子設備的干擾,你會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讓自己的精神一直沉入在學習的氛圍當中。

2,找到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之所以你喜歡玩手機看電視,就是因為你覺得手機比學習有意思,所以想辦法找到學習的樂趣,比如說我當年面對枯燥的學習就告訴自己,學習就是闖關遊戲,只有強者才會做出來每一道題,弱者只有被打敗拋棄,因此我是帶著男人的尊嚴去學習去做題,大大增加了我對學習的興趣,習慣了努力學習後,不學習反而不習慣了,這就是所謂的強者恆強。

3,屢敗屢戰,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比如說努力了還是學不會,比如特別反感某一位講課的老師,都會導致自己厭惡學習,不想學習,厭學情緒高漲,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告誡自己學習的重要性,有時候自我安慰是最好的老師,自我激勵和鼓勵能夠讓我們更加勇敢的去接受挑戰,學習教會我們不但要會做題,更要在心理上鍛鍊我們打不死的小強的精神,因此要敢於挑戰不可能。這樣才能咬著牙打敗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



北漂碩士小王


手機等誘惑現實存在,就是大人工作時手邊有手機,也會很不定神去看兩眼。解決問題的辦法很簡單,上網課時,把手機這些干擾自己上課的東西放到自己看不見的地方。

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目標不明確,這些,不要放在心上,想得越多,心理負擔越大。

不停的心理暗示最折磨人。如果你老是想著:怎麼辦,我都高中了,人家都在進步,我就是不能全力以赴學習,我太沒用了,我的學習習慣怎麼這麼差呢?

我認為,索性不要想這麼多,玩手機,就把手機放遠些,或者直接交給爸媽,約定一段固定的時間再去拿,藉助外力約束自己。

但是要注意拿手機的時間間隔不能太短。

如果你以一節課為單位,一下課就想拿手機,可能還沒有下課你就在惦記著手機,那樣學習效果就打了折扣了。

手機上可能錯過消息,你擔心錯過什麼消息呢?QQ嗎?網課開始之前,放假期間,很多孩子已經習慣手機不離手,就好比大人微信要是不是看一眼一樣。

但是網課開始了,建議在QQ設置里弄一條自動回覆,比如:本人上網課中,有事請留言,有急事請打電話。

電話號碼之類,是不需要留的,認得你的熟悉的朋友,自然知道如何與你聯繫,網友之類的,電話聯繫可以忽略。

因為自律不夠,所以焦慮,焦慮又帶來了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是串聯的反應,所以,從根子上斷手機依賴,然後逐漸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網課上,認真聽,認真記筆記,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

現在網課,有個極大的便利,就是你可以自言自語插話、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出聲讀題,分析。

以上手段綜合調動起來,加油,你會更好的!


當過教師的考拉


我是一箇中學老師,也是一個諮詢師,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你雖然面臨許多困難,但因為你想改變這個現狀,所以,我覺得你是有挽回的希望,我願意為你提供一些解決策略,看看能不能幫上你的忙。

你這種心境應該是焦慮。主要是手機的沉溺引起的,一方面你使用手機,感到生活多彩多樣,但另一方面又知道手機很大程度影響了你的學習和生活。這兩方面衝突就容易引發了你的焦慮。

手機的影響還不止如此,由於智能手機不斷地刷屏,導致使用者的注意力只能在短時間裡專注,然後跳脫,所以一個人的注意力被切斷成只有一兩分鐘的碎片,也就是說,你的專注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損,你應該做的事情是重建你的專注力,否則單單憑藉所謂改變你的對學習看法你挽救不了你的專注力的破碎你的學習也挽救不了。

因為不是正常的諮詢,我就說一些你不需要諮詢師幫助就可以做到的措施,只是需要你不斷地使用。

措施一,做作業時候,你務必要把手機拿到你眼睛看不到,手也接觸不到的地方,俗話說,眼不見為淨。

然後過一會兒,你對手機的依賴就會出現,這個時候你注意力開始轉移到手機上或者其他的事情上,你要意識到這是很正常,這是你專注力受損的結果,而不是你不想控制,是你控制不了。你就輕輕地把自己注意力從停留的對象或者事件中輕輕拉回來,回到手上的工作裡,哪怕五秒鐘之後又被逃逸,也沒關係,你就輕輕地拉回來,溫柔地拉回來,每天做作業聽課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訓練自己,過一段時間你專注力就會慢慢地提高,對手機的依賴也會慢慢地減弱。

這種方法很簡單,只是你要不斷地嘗試從而重建你的專注力。

措施二的難度會稍微大一點,可以嘗試看。你可以選擇一個感到很需要手機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要去拿手機,而是感受不去拿手機時心中升起的情緒,注意,你要充分感受這個時候的情緒,強調一下,是感受情緒,而不是事件。那麼,過一會兒你難受的情緒會慢慢地被削弱而下降,最後平靜,只要有這種感覺出現,都可以這樣試試,你學會了這種方法,基本上可以對付任何難受的情緒,也就是說你能管理好你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走。

其他的方法會複雜一些,也就不再嘮叨,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溝通。


門前海藍藍


🍒🍒天道酬勤,經歷天昏地暗的高中。高中生活確實很煩躁,學習有很枯燥,所以我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調整好情緒。


🍒🍒你說你學習很浮躁,可能這個來自於手機和電子設備,也有可能來自於家庭,也有可能來自於疫情。

🍒🍒調整自律,因為疫情大家都在家裡上網課,各個方面還是收到了一些影響,學校能夠學的進去,但是在家就是學不進去,學校有濃厚的學習氛圍,上下課非常明確,而家裡就是不一樣,你想喝水你就去喝水,你想什麼時候去上廁所就可以到什麼時候去上廁所,你想吃東西就可以吃東西。這些活動無非是在零散你的學習時間,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所以你一定要自律,你實在做不到自律,那你也可以讓你的父母幫助你。你要是想玩兒手機,你可以玩兒上一個小時,然後恢復學習狀態,如果你做不到,讓你父母到點了要提醒你。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是學習,當然這個不是你喜歡乾的事情吧,但是你要想到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要有一個動力,那就你過了這個學習的坑,後面就會有美好的生活嚮往著你,也行是你喜歡的人就是你的動力,想想他在學習,如果你高考沒有考好,可能會到民辦的三本學校。而這個三本學校的學費很貴,一個學期1萬能淘的起嗎?為了金錢,也得要好好學習。無意中你也有了學習的動力,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但是你一定要學進去靜下心來,學不進去也要學,一定要有興趣,可能這個一個興趣來自於做完一道題後的成就感,小的目標可以組合成大的目標。

🍒🍒調節情緒。這個調節情緒完全來自於你的興趣愛好,比如說你喜歡畫畫,那你可以畫上一兩個小時的話,也可以唱唱歌,也可以談談樂器,也可以鍛鍊一下身體。我本人比較喜歡瑜伽,當我很煩躁,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可以練練瑜伽修心養性,情緒就穩定了下來。這些都來自於自己的喜好了,但一定要適量的,當你的情緒穩定了下來以後,你就可以恢復學習啦。


紙上的風景597


學習浮躁,效率不高,我估計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樣做?

在這裡我給你三點建議。

第一、找出平時卷子或作業中的錯題和不會的題。

這些錯題和不會的題就是你的知識漏洞。

第二、面對這些錯題和不會的題,在心中告訴自己,“太好了,我現在就把這些知識漏洞找到了,我要把題目都弄會,這樣未來高考的時候遇到這些知識點,我就會了。”

為什麼要給自己說這句話,因為很多的學生和家長害怕錯題,認為錯題是壞的,其實錯題是好的,錯題能反映出知識漏洞,平時把漏洞都補上,考試就不出錯了。如果認為錯題是壞的,看到錯題很煩,也不想管它,該錯題涉及到的知識點沒有學會,等考試了,該知識點涉及的題目還是不會。所以,在情緒上首先要高興,太好了。

如果覺的時間緊不想整理,家長幫助抄題目也是可以的。弄會錯題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資料等。弄會錯題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希望你能自己先思考後,再去問,這樣效果更好。

第三、及時複習。學校的老師也會佈置一些背誦的任務,背會之後一定要及時複習。包括剛剛上面說的,改的錯題,改過之後也要及時複習。

因為我們的大腦在記住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遺忘了,所以,背會了,記住了,之後忘記,這是每個人的普遍規律。及時複習是對抗遺忘的最有效辦法。圖中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以認真看一看。上面也有該什麼時間複習的合適時間。

在每天的學習中不要貪多,哪怕一天弄懂弄透兩個錯題涉及的知識點,一天背會兩個知識點,算一算,從現在到高考你將弄懂弄透多少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會幫你提升多少分呢!

這些方法都是我的學生和我的孩子一直在用的,堅持用,學習很高效,學習結果很滿意。

最後,祝你靜下心來,高效學習。





竹子愛學習


作為過來人給你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首先,你能夠認知到自己現在的焦慮不安是好事,因為還為時不晚,尚可以補救。首先,上課的時候強制自己吧手機關機放在宿舍,不要放在教室,你會控制不住看,這樣手機不在身邊會減少分心次數,集中精力學習。

其次,將你的焦慮告訴父母,要相信父母永遠愛孩子,他們會幫助你想到很好的學習方法,當然也可以找喜歡的老師談一下現在的心境,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或者自律性比較好的同學討教經驗,借力打力,有時候會事半功倍。

第三,要進一步明確自己所處的時間點,高中時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時刻之一,高考真的會改變一生的命運,上一所心儀的大學會讓你整個人生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建議你篩選好喜歡的大學,把目標貼在桌子上,時刻提醒自己。如果有條件,利用假期的時候,讓父母帶著自己去心儀的大學轉一轉,走一走,感受一下大學美好的氛圍,相信對自己會是很好的鼓勵。

總之,做好每天的計劃執行表,找一個心儀的大學作為目標,不要再被手機無聊的訊息浪費寶貴的時間,要適時的培養自律。因為人生很長,你現在對未來所知甚少,唯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好好學習,祝你有一個美好而精彩的未來!



布小丁童畫館


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你也可以在頭條搜索查看,我把文章內容附到下面


自律: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主要的工具

先講一個概念:熵!

熵的物理學定義:在一個孤立系統中,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要想降低熵就要消耗能量。

通俗一點的表述是:對於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在上面投入時間和精力,它一定會越來越混亂。

比如:如果一個房間沒有人打掃,只會越來越髒,越來越亂!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年輕到年老再到死亡也是熵增加的過程。

剛出生時我們細胞裡面的DNA熵最低。每次DNA隨著細胞分裂複製的時候都有一定概率出錯,即發生基因突變。

隨著我們年齡增長,DNA複製次數越多,錯誤的比例會越來越大,也就是熵會越來越高。

當錯誤多到一定程度時要麼細胞分裂能力下降,表現為衰老。

要麼分裂會失控,表現為癌症(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容易得癌症)。

最終的結果就是死亡。

而健身的人衰老的慢,是因為健身這個過程通過消耗更多能量,來減慢熵增加的速度。

健身是通過消耗能量來減慢熵增加的速度

熵不是好東西,想讓熵降低,必須藉助外力或者消耗自身能量才行,

比如想讓一個髒亂差的房間變乾淨,我們動手收拾可以讓房間變得乾淨

如果想讓一個人有更多成長,只能自己不斷努力,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才能進步!

人生苦難重重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自律!他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

很多人都在談論自律,都想變成自律的人!但更多的人半途而廢,只有少數人能做到自律!

那什麼是自律呢?

有人說,每天按時早起是自律!

有人說,每天讀書學習是自律!

也有人說,面對失敗不放棄是自律!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提出了自律四原則:

1.推遲滿足感

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是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並指出,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2.承擔責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學生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父母的責任就是養育孩子。誰的問題誰解決,都不要給自己找藉口,不負責任的人不可能成長,更不可能成功!

3.忠於事實

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弄虛作假。世界每天都在變,我們也要做出改變,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更要勇敢的去解決自身的不足!你掩蓋的是自己的問題,你放棄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時機。

按照熵增的原理,你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解決起來只會越來越麻煩!

4.保持平衡

你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也要把眼光放長遠,同時又要儘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

既要敢於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

既要追求誠實為己任,要需要學會善意的謊言。

我們來看下張一鳴的故事

張一鳴,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畢業於南開大學。字節跳動的創始人,CEO。

張一鳴參加工作兩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做到技術主管,而且他身邊很多都是清華北大斯坦福的碩士博士。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自己說:

我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

當時,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碼我都看過了。

新人入職時,只要我有時間,我都給他講解一遍。

通過講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長。

在工作的前兩年裡,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編程到挺晚。

確實是因為有興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

所以我很快從負責一個抽取爬蟲的模塊,到負責整個後端系統,

開始帶一個小組,後來帶一個小部門,再後來帶一個大部門。

他既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技術最好的,他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勤奮!

天賦並不是限制你成功的因素!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一鳴曾指出:

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沒有延遲滿足感。延遲滿足感本質是克服人性弱點,而克服弱點,是為了更多的自由。

“延遲滿足感”是張一鳴推崇的準則:“如果一件事情你覺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後延遲一下,這會讓你提高標準,同時留了緩衝。”

他是一個極為自律的人,就像算法控制的機器人似的,每一步都要按照自己的規劃,

大學裡的張一鳴,自封“道德狀元郎"。別人約會談戀愛,他看書敲代碼;別人打牌打遊戲,他看書敲代碼。

在擔任技術主管後,為了鍛鍊自己的管理才能,跳槽到了微軟,但又因為大公司沉悶的運營機制,辭職創業!

每一步都很有目的性,不會為了更多的錢,更高的職位這樣的誘惑而放棄完善自己!

他也知道只有少數人能達到自律,所以,他推出的很多產品,都很切中人性的弱點,讓人無法自拔!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斜躺在床上,臉上露出笑容,手裡捧著手機刷抖音!很多人就像中了抖音的“毒”,一刷就停不下來。

我們聽說過奶頭樂理論:

美國舊金山曾於1995年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名經濟界、政治界精英的會議,與會者包括薩切爾、老布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惠普、Sun微系統的老闆等等,該會議的主旨在於為全球化的世界進行分析與規劃。會議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競爭將使全球80%人口"邊緣化",而這80%“邊緣化”人口與20%搭上全球化快車的人口之間的衝突將成為今後的主要問題。

意指要使80%的人安分守己,讓20%的富人高枕無憂,就得采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

我們都不想成為這80%的被餵奶頭的人!

如何才能成為那20%的人呢?

我們重新看開頭的關於熵增理論的解釋,我們要想改變我們的命運,必須要直面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感受痛苦,做出改變並堅持下去,就可以使我們人生的熵越來越低,實現逆熵!

來看《克雷洛夫寓言》裡的一則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位騎師馴了一匹好馬,他認為給這樣的馬加上韁繩是多餘的。

有一天,他騎馬出去,就將這匹馬的韁繩給解除掉了。

沒有了束縛,馬在原野上歡快地飛跑起來,呼吸著自由的空氣,越跑越大膽,一路狂奔,結果騎師被從馬背上扔下來,摔得鼻青臉腫。

而失去控制的馬一直往前衝,什麼也看不見,什麼方向也辨不出來,最後衝下了深谷,粉身碎骨。

一條小小的韁繩,卻左右著一人一馬的命運,這條韁繩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律」。

韁繩的存在,看似限制了馬匹的自由,實則是自由的最大保障。

為了達到更大的自由,必須自律!

要想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要注意下面幾點:

1.首先要先理解人生苦難重重,要想實現目標必須經受苦難,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當你做選擇時,如果兩個選擇一個讓你很舒服,一個讓你很痛苦,你選擇哪個呢?

如果一個選擇讓你很舒服,那就要謹慎了,可能對你的成長沒有什麼好處,

如果另一個選擇讓你很痛苦,你要認真考慮下,他可能幫助你成長!

2.有清晰的長遠的人生目標

注意是清晰的並且長遠的目標!目標不清晰走路不堅定,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

如果只是一個月讀幾本書這樣的目標,也不足以讓你更成功!很多習慣需要長久的積累

在實際生活中要會分解任務,讓長遠目標分解成夠得著的小目標

從最微小的目標開始,形成一種新的習慣,讓自律漸漸成為一種本能。

是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是取經的那條路

3.培養專注力,做好時間管理!

做一件事的時候要講求專注,我常用村上春樹的一句名言自勉:“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彷彿大睜著眼卻什麼也看不見”。

任何事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但是人生苦短,時間是不容浪費的,一定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劉潤說:“越是那些自律的牛人,時間顆粒感越細。”通俗來理解,就是自律的人,他們的時間價值特別高。”

而要成為這種狀態就是需要平時日積月累地去優化自己的行為、習慣,儘可能高效利用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在這樣的過程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特節奏。

再回顧一下自律四原則

如果你觀察過鴨子鳧水,你會發現,鴨子在水面上看著很悠閒安逸,但是鴨子的鴨蹼在水中可是一直在不停的划動著。

鴨子鳧水

劉同說過一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每一個光鮮靚麗的背後,都隱藏這你無法想象的堅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經心的輕鬆自在都是短暫的錯覺。

一個成功的人要靠實力和運氣,運氣是我們不能決定的,但是實力是可以養成的,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實力,都要通過自律。

再回顧前面說過的一句話:

解決人生問題的最主要的工具是:自律!


吳知


同學你好,我是牛牛,今年6月份大學畢業,針對你這個問題呢我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你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因為高中必將面臨高考,相應的就會面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我已產生焦慮、自卑的是很正常的。

其次,我看到你在問題中談到了你學習時愛用手機,這也是很正常的心理狀態,想要糾正這種狀態也很容易。一方面,在上課時將你的qq和微信關閉,這樣就不會有與上課無關的信息打擾你;另一方面,仰可以多記一些筆記,不要怕繁雜,因為記筆記能夠讓你更好地投入到課堂當中,從而不受與學習無關的信息的干擾。

再次,你說你同學做題做得又快又好,這或許是你焦慮的根源之一。建議你從你考試的試卷當中和學習中總結自己的優點,這樣可以給你很大的信心,從而緩解你的焦慮情緒。



最後,同學,我要祝賀你,因為焦慮也是學習的動力之一,適度的焦慮可以促進你的學習。你不用太擔心,也不要太緊張,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相信你的高考可以取得一個好成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87000221895331ae2b\

牛牛和蒿蒿


一、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1. 目的不夠明確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就沒有目標性,也就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即使是集中注意力也不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2. 對學習內容無感如果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那麼學習對你而言就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意志稍一薄弱,注意力便會分散。

  3. 心中多雜念心理雜念多,總是想著其他的事情,靜不下心學習,

  4. 懶惰、貪玩的心理很多中學生學習的時候都是因為忍不住想看下手機,玩一局遊戲、刷刷朋友圈,導致注意力分散,不經意間時間就流逝了。

  5. 心理壓力大給自身壓力大——考名校,這壓力過大導致精神緊張,隨著而來就是腦容易疲勞,易煩躁等。

  6. 精神緊張,睡眠不足晚上睡眠不足導致上課精神不好,容易犯困。特別是有些同學晚上喜歡開夜車,到了在課堂上不停的打瞌睡,注意力集中不了。

  7. 焦慮感人在迷茫疲憊期很容易焦慮,當你想靜下心來學習的時候,你突然發現自己在數學裡題題苦苦糾結、閱讀理解的全軍覆沒,看不懂的英語單詞,而鬱鬱寡歡,心態瞬間就崩掉,想學習的心被打擊後,更不想繼續學習看書,可能就是坐在那裡半天,書一頁也沒翻。然後一天一天的過去,焦慮一天天增加。

二、如果改變這種狀態

  1. 保證良好的睡眠集中注意力,最基本的要保證有一個好的睡眠,睡眠好了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獲得充足的睡眠對消除疲勞,提高學習效率至關重要。自古以來,人們都把睡眠當作一種重要的養生方法。睡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別提醒很多同學會佔用睡眠時間來學習,我們俗稱的開夜車,晚上挑燈夜讀,白天課堂睡覺不聽講,學習效率低,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2. 明確目標目標要明確、因為每位同學的基礎各異,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所以選擇目標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要正確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估計能夠自己支配的時間,瞭解自己學習上的缺欠和漏洞。目標既不能定得過高,也不能過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便是最佳目標。

  3. 合理規劃時間要合理安排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常規學習時間主要是用來完成老師當天佈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新知識。自由學習時間是指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後歸自己支配的時間,這一時間可用來預習、複習功課,查缺補漏和進行課外閱讀、訓練等。


  4. 強化自信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同學基礎紮實根底深,不論高考如何變,都能遊刃有餘;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理解能力強,對考創新的活題尤為適應;有的同學閱讀面廣,視野開拓,心理素質好,抗挫能力強,善於超水平發揮。不管怎樣,在高三複習階段,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5. 自我減壓不要老想著一定要考上大學,考上名牌大學。要知道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並不是全部。要以平常心去對待,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就是勝利。以怎樣的心態對待複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係很大。若把複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鍊,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6. 重視在課堂上的學習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它是我們增長知識、解決學習中各種問題的關鍵時刻,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對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起著決定作用。可有的同學忽視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稀裡糊塗,得過且過,聽懂聽不懂無所謂,有時冒出自己課後看書解決的想法,結果將寶貴的時間浪費掉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7. 做好課前預習學習任務比較重,我們不可能說每一門科目都能預習,但可以在哪門課上走神,就專門預習哪一門課,有的問題在預習中沒搞懂,就應該對它加倍注意。有的同學談到自己主要是由於知識基礎差而聽不進去。預習就是針對自己每天的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及時補上知識缺漏,掃除學習障礙的好方法。自己想一想,問一問,一天補一點,負擔不重,效果很好,時間不長就能形成自己學習上的良性循環,這是補差培優的秘訣,希望同學們學會預習,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至於學習方法部分,傑哥就不給您一一闡述了,因為學校老師或者你自己應該會有自己的一套,傑哥說的都是通用型的,記得學習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可以關注傑哥頭條號,歡迎諮詢,如果各位對傑哥的觀點不贊同,歡迎討論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