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人生能有几头大熊,这一次,不退

这几天港股大跌,尤其是地产股,很多下跌幅度都接近20%了,把去年年底的涨幅如数退回。我喜欢上涨,更喜欢下跌,好股票只会因为股价下跌变得更好。人生能有几头大熊?好好珍惜。

在2019年的总结里,我对2020年是这样展望的:“对2020年,暂时只能抱谨慎乐观的态度。大白马们今年的涨幅,一方面是填上去年的坑,另一方面在估值回归之后,也透支了一部分2020年的业绩。宏观环境整体应该会比2019年好,但不能指望大跃进的发生。

2020年,仍需防范风险,不把希望寄托在估值的提升上。紧守低估标的,不冒进、不幻想,赚业绩的钱。继续看好地产和保险,手中目前持有中国平安、融创中国、中国金茂。

收益目标:考虑到过去20年里,除了2006年和2007年,以及2014年和2015年这两个大小牛市,上证指数在头一年上涨后,第二年全都是下跌的,2020年的目标定在20%吧。”

下跌是因为疫情,但下跌的幅度还是要看个股的自身情况。如果谁相信这个疫情会持续半年以上,那就赶快撤出股市,毕竟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行业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半年时间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绝对不可逆的。对我来说,始终对控制疫情抱有信心,这种看似凶猛的下跌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如果疫情能在2月份得到控制,怎么跌下去的就会怎么涨回来。

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饮料食品、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影视、商场等高频消费行业的负面打击更大、更直接,而对游戏、视频网站、医疗器械、在线教育等则是利好,对银行、家电、化工等行业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保险和汽车业短期影响会是负面的,但由于疫情引发的保险意识,和由于公共卫生而提前的汽车消费,从长期来看倒是可能形成正面影响。

对地产行业来说,春节前后的销售历来都是全年的最低谷,对全年业绩影响最小。而且购房属于低频消费,延迟一个月时间只会让3、4月份的销售更加火爆,这是在很多次调控过程中被反复证明的。2003年有非典疫情,万科A当年却上涨了37.49%,疫情最严重的2季度也只下跌了0.03%。

要说负面影响,更多是表现在工期延误上,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全年的可售面积,但正常情况下房企也都是在正月十五之后才全面复工的,如果疫情能在2月份之内控制住,影响面也不会很大。

如果是由于市场自身原因导致股价下跌,我在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就会减仓的,但这种突发事件导致的下跌,历来都是来得快去得快,跌得狠就会涨得高,所以我依然保持了九成的仓位没有动。损失是客观存在的,但我现在对仓里的中国平安、融创中国和中国金茂的股价都很满意,三只主力股的当前价格都是严重低估的,开盘后一股都不会卖。

当前的计划:一是开盘后会加仓,大盘跌到2900以下,把最后的一成多仓位全部加上;二是如果大盘跌破2800,启动保单贷款和其它形式借款(我从来不用券商的融资,只用没有平仓压力的资金);三是如果大盘跌破2700,准备卖掉一套不住的房子,继续追加投资。

2020年最大的机会就在此时,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当然,疫情还是复杂的,不必惊慌,也绝不要过分乐观。看到很多人在跃跃欲试,想抄个大底,这种心态也是比较危险的。子弹还是要控制使用,孤注一掷难免亢龙有悔,制定好计划并严格执行是绝对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