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被絞滅的墨家之二:慷慨悲歌,為弱者兩肋插刀

有首歌裡唱,哪裡不平一聲吼,墨子不光吼,還要行動。

公元前440年,發生了一件事。這事關係到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是墨子,一個是魯班。作為能工巧匠的魯班為楚惠王制造了當時最先進的攻城器械,於是,信心滿滿的楚惠王準備攻打宋國。

墨子厭惡戰爭。於是,他為自己定了一個行動準則,幫助被無辜攻擊的弱者,以保證和平和正義。當他聽說楚國要攻宋,急忙派弟子們到宋國協助防守,而自己則一路風雨兼程,靠著雙腳,日夜不停地走,走了整整十天十夜。終於走到了楚國首都。

被絞滅的墨家之二:慷慨悲歌,為弱者兩肋插刀

墨子對楚惠王說:“我想請教大王一個問題。現在有一個人,放著自己漂亮的車子不要,想去偷鄰居家的破車;捨棄自己的錦緞繡衣,想去偷鄰居家的破舊衣衫,這算是什麼人呢?”

不知是計的楚惠王說:“這人肯定是有偷竊的毛病。”

墨子接著說,“我聽說您準備攻打宋國,與這個犯偷竊毛病的人有什麼兩樣呢?”

這番話顯然不足以讓楚惠王放棄攻宋,楚王說,“魯班已為我造好了攻城的器械,我是一定要攻打宋國的”。

墨子說,“雲梯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厲害,不信我可以與魯班模擬戰一場。”

被絞滅的墨家之二:慷慨悲歌,為弱者兩肋插刀

墨子解下身上的革帶當作城池,用一些小板當守城的器械,當著楚惠王的面與魯班模擬了一場攻守械鬥。魯班用雲梯、撞車、飛石等九次展示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次進行了成功的抵抗。魯班器械用盡,而墨子防守有餘。最後,魯班“戰敗”。

魯班說:“我知道怎樣對付你了,可是我不說出來。”

墨子說:“我知道你怎樣對付我,我也不說出來。”

一旁的楚惠王莫明其妙:“你們什麼意思?”

墨子說:“魯班不過要大王殺掉臣,認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法守城了。其實,我的弟子300多人已經到宋國做好守城的準備了。您即使殺了我,楚國也打不了勝仗。”

楚惠王終於放棄了對宋國的戰爭。

這件事還有個幽默的結尾。為宋國立下了大功的墨子,疲憊地踏上了歸途,仍然是靠著雙腳步行。路過宋國時,下起了大雨,他就到一個門簷下躲雨,但看門的人連門簷底下也不讓他進。墨子便在城門洞裡度過一個漫長雨夜,並沒有向宋國人提起,他為這個國家所建立的功勳。

只不過,淋在雨中的黑衣壯士也不免自嘲了一下,運用大智慧救苦救難的,誰也不認;擺弄小聰明爭執不休的,人人皆知。

反叛不平等的現有秩序和各種侵略行徑,成為貫穿墨子整個學術思想和社會活動的一條主線。只要弱小諸侯國的家園遭受攻擊,墨家就會集體前去援助防衛。這種俠義精神,很容易成為各個諸侯國利用的一顆棋子,導致墨家成為了戰爭最大的犧牲品。不少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墨學中斷的原因之一。此外,墨學中斷可能與墨家極其嚴苛的制度有關。

諸子百家中的其他學派,雖然也有親密的師徒關係,但人家講究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墨子要求的是濃烈,如黏土般的成團成塊。

墨子的學派,有一種“準軍事組織”的性質,歷史學家張蔭麟將其稱為“武士的行會”。這樣的組織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組織絕對忠誠,為此不惜犧牲自我。事實上,在墨家全盛之時,他們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那時,所有的“墨者”,秉承先秦時代“慷慨悲歌”的“士”的精神,並將此精神發揚到極至。

《淮南子》記:“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據記載,有一次墨家一百多名弟子受楚國陽城君委託守城,後來此君因受國君追究而逃走,墨家所接受的守城之託很難再堅持,一百多名弟子全部自殺。自殺前,墨家首領孟勝派出兩位弟子離城遠行去委任新的首領,兩位弟子完成任務後仍然回城自殺。

被絞滅的墨家之二:慷慨悲歌,為弱者兩肋插刀

為什麼集體自殺?為了“義”。既被委託,就說話算話,一旦無法實行,寧肯以生命的代價保全信譽。慷慨豪邁之氣節,令人蕩氣迴腸。這樣的事件,於墨家並非一例。但也正因為這樣不斷的正義犧牲,讓墨家後繼者青黃不接,再也找不到一個能將墨家學說發揚的繼承者,這個門派肯定要衰亡。

我們甚至可以想象,秉承著“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成,不愛其軀”的墨家子弟們,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中,剛烈的他們必定是最堅定不屈的抵抗者,遭受了秦最殘酷的屠殺,以至全部玉碎。

醉罷君山在《閒閒書話》一書中寫道:“沒有任何一個專制的政府,能夠見容於墨家的存在。墨家與其他諸子百家相比,顯得那麼的特立獨行,其不僅僅是學術的流派,而且是準軍事組織,準政治組織,是民間強大的政治力量。他們自食其力,不依賴於政府,獨立於政府,這是何等讓一個專制的政權為之心驚膽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