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從清後期開始,我國的軍事實力就開始落後於他人,主要是清朝禁止了一項我國的偉大發明火藥運用於軍事。而且以農業為主,閉關鎖國,導致與世界脫軌。所以抗戰時期,我國的武器裝備都很差,還有空軍,海軍幾乎沒有什麼實力。但是我國在自身的努力和國外的幫助下空軍方面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在抗戰期間有不少優秀的飛行員。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國軍飛行員

很多地方都有烈士陵園,這些為國犧牲的英雄理應受到世人的祭奠。在重慶南山長房子有一處不起眼的地方,這裡荒草叢生,卻是一處烈士陵園,而且是為數不多的空軍飛行員的墳墓。是當年國民黨花錢建的,據統計這裡埋著240多位空軍英烈,儘管當時犧牲的不止這麼多,但是能查到的只有這麼多。還有不少倖存下來的空軍大多也都去了臺灣,這在一段時間內證明是對的。有去了臺灣的,當然也有捨不得家鄉留下來的。但是這些人大多是隱姓埋名。在貴州的平塘縣就有一位這樣的空軍老兵。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空軍墓地

這位空軍老兵叫周廷烈,是當年國民黨的王牌飛行員。周廷烈,1912年出生於貴州平塘縣,1936年考入黃埔軍校南寧分校,1939年畢業後投入抗戰,擔任國民黨第五十四軍(軍長黃維)十四師四十二團一營一連上尉連長。其實周廷烈最初是一名陸軍士兵,在滇緬前線作戰服役時(遠征軍)被選送美國接受飛行員訓練,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參與過美軍對德空戰及對日作戰。抗戰結束時任著名的陳納德飛虎隊上校領航員。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經過在美國的訓練,和歐洲戰場上的豐富的實戰,讓其在對日的作戰中獲得卓越的戰績,也為他在殘酷的戰鬥中活下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不過在解放戰爭時,周廷烈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臺灣,而是留戀家鄉,捨不得離開。1956年被判刑勞改,由於其特殊身份,讓他迫不得已裝啞巴,時間長達27年,在此期間,妻子自盡,子女流落他鄉。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幸運的是1984年,他聽說當年的54軍的軍長黃維特赦了。於是就試著給自己的老軍長寫了信,並且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和處境。黃維對他在信中說的周廷烈的過往,表示非常可信。於是立即給當時統戰部部長楊靜仁寫信,告知了周廷烈的情況,並且願意為其證明,後來黃維還建議給予周廷烈一定的照顧。畢竟他已經老了,當時周廷烈已經72歲了,經過3年的調查,周廷烈得以恢復抗日老兵的待遇。

他是國民黨抗日空軍飛行員,裝啞巴27年,晚年終於獲得優待

1985年8月27日,中共中央統戰部給貴州省委統戰部發了文,稱“周是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參加者和倖存者”。1987年,周廷烈受到了政策的優待,享受國家幹部18級的工資。而且還恢復了其名譽,終於在有生之年獲得了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