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明代皇帝总落水死?

和光同尘55555


看了一下前面朋友们的答案,基本都说到了明武宗和明熹宗,两个人都曾经落入水中,但是大家可能遣漏了一个更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朱元璋的大儿子、皇太子朱标。

朱标的处事风格和父亲朱元璋不一样,他性格仁慈,常常劝说父皇少杀一些人,所以被称为“慈东宫”。可惜他寿命不长,死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

关于朱标的死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朱标的死与母亲马皇后有关系,马皇后死在洪武十五年八月,朱标非常伤心,整个服丧期间,朝夕痛哭,多次哭得气绝,多日不吃饭,最终哭坏了身体,早早死去。

另一种说法与一位都御史有关系,这位御史名叫詹徽,湖广人,性情残忍,有一次和皇太子朱标一起审理重案,二人发生了争执,朱标认为应该从宽处置案犯,许多人都应该释放,但詹徽不答应。

最后事情闹到了明太祖朱元璋那里,他很干脆地支持詹徽,认为他的想法是对的。但朱标坚持认为,君王治理天下,应该有仁厚之心。

一番话惹得朱元璋大怒,厉声说:“等你当了皇帝,再实行你的仁政吧。”

父皇的严厉斥责,让朱标非常痛苦,惊惶不安,干脆跳进金水河中,要寻短见。

皇太子落水,让身边的随从们大为惊慌,有人跟着跳下水去拉太子,有的人忙着跑去喊人。最终,朱标总算被拖了上来,拣回一条性命。

朱元璋知道之后,饶过那些跳下水去救皇太子的随从,其他在场的随从全部处死。

落水的朱标虽然没死,但因此染病,最终病死。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听起来有点儿像宋太宗和侄子赵德昭故事的翻版。

所以,皇太子朱标和明武宗、明熹宗一样,死因可能都与落水有些关系。

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三个人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功绩,但他们的死,却让明朝的历史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

朱标之死,把他的儿子朱允炆推到了前台,最终导致靖难之役,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京。

明武宗之死,让明世宗拣了一个皇位,而明世宗和他的孙子明神宗是明朝有名的两个怠政的皇帝。

明熹宗之死,让他的弟弟朱由检登上皇位,就是崇祯皇帝,最后葬送了明朝政权。

所以说,因水而死的这三位,其实给明朝的国运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于左


一个总字,实在包含了太多深意——既有对明朝皇帝死法的感慨,同时还夹杂着一丢丢的不解吧!明朝的皇帝们知名度颇高,也一定程度上跟他们的死法有关联

沉迷嗑药无法自拔的有两个,一个好用来助兴、比较拿不出手;一个是沉迷于修仙、比较高大上,这俩哥们分别是直接和间接死于嗑药

纵欲无度拿肾当腰子用的有一个,日幸数人就不说了,还连续!而且一连续就是整整十日,结果自然是好不了,算是纵欲而死

如果说上面几个哥们儿,是花样作死、自作自受,那么下面这俩就比较“冤枉”了

间接死于落水的朱厚照和朱由校,既不是什么病秧子、也不是运动能力不发达,可偏偏在落水后不久便死去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是否有阴谋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明武宗朱厚照——还没玩够就拍屁股走人了

作为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皇帝,朱厚照如果放在今天,肯定能出道当明星或者自己开娱乐公司。毕竟,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朱厚照身先士卒,潜心研究出了各种新颖的玩法,比如大名鼎鼎的豹房,就是他所开创的

这个听起来少儿不宜的豹房,还真有点少儿不宜。首先这个宫殿里有大量的豹子,经过朱厚照的观察,发现猛兽之中豹子的积极性是最好的,无论何时给它投放食物,都十分积极的扑咬,极具观赏性,故而他弄来了大量豹子供自己玩乐。(真是会玩的主儿!)

其次,光有野兽怎么行!再来点美女,年龄跨度大,各种类型都有,还整来了少数民族,这不仅有中国美女,还有那个年代的洋美女,可谓是无所不包(太会玩了!)

除了宫廷娱乐,他还热衷于军事娱乐,比如——御驾亲征。他曾率军于关外大战鞑靼首领小王子,也曾晃晃悠悠带着大军去南方平定已经被王守仁俘虏的宁王朱宸濠

朱厚照的一生,可谓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直到那次诡异的落水

落水的过程很神秘,更为神秘的是落水后!

是日,朱厚照跑到湖上钓鱼,可不知怎么的,皇帝大人的船竟然沉了。左右七手八脚的把朱厚照捞了出来,皇帝大人没啥事也没有溺水的症状,可是突然身体就不行了

病重的朱厚照,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之前他还是个精壮的小伙子,而现在他却像个垂死的老人,浑身浮肿,一度不能说话的朱厚照,迷迷糊糊的选定朱厚熜为接班人,然后就去找老朱报道了

所有的疑点,指向一个人——江彬。他是当时朱厚照的贴身护卫,负责武宗的全部安保工作,并在武宗死后被逮捕,不久之后抄家

在这之中有什么阴谋,我们不多表述,毕竟没有依据,只能是猜测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武宗一向身体很好,却因为意外落水就病重身亡,实在令人生疑

不管怎么说,朱厚照的一生算是五彩斑斓,没有遗憾。要说遗憾,也不是没有,毕竟最喜欢玩女人的朱厚照临死都没留下儿子,也让这种优良的“会玩”基因彻底失传

可以说,是比较遗憾的了

天才木匠朱由校——鲁班传人的伟大梦想

说到朱由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哭笑不得。作为明朝历史上倒数第二个皇帝,这个朱由校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毕竟作为皇帝,你好色一点无所谓,贪玩一点也无所谓,可你别除了木匠活,别的一概不管,一概不知啊!

“还好”有个魏忠贤,帮着这个半文盲儿童打理国家,虽然阉党掌权期间,国家被折腾的够呛,但至少这个九千岁老人妖还是有点水平的,把党争彻底打压,对富人阶级开刀,向士族开炮,算是稳固了大明的江山

而朱由校也乐的清闲,一心钻研木匠活,丝毫不懈怠。别说,朱由校也真是有天分,加上勤学苦练,的确在木匠方面达成了比较高的造诣

比如精巧的锁具,原比例复制的宫殿,挥汗如雨的朱由校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日子就该这么过,舒坦!

客氏仿佛是朱由校的后宫负责人,魏公公俨然大明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朱由校“开心”的像个七八岁的孩子,天天与锤子锯子作伴,玩的是不亦乐乎

又是一次神秘的落水,而且还在他亲自督造的穿上

诡异的落水再次出现,很不幸他也没逃过一劫

朱由校仿佛是和朱厚照商量好的,俩人都是纵情潇洒,玩的昏天暗地,直到这次落水,完美的结束自己的人生,拍屁股走人

历史惊人的相似,朱由校在自己亲自设计的船上落水,而后被救。与朱厚照落水后的表现如出一辙,朱由校不太行了

只是中间还有个插曲,为了快点康复好继续从事自己的木匠事业,朱由校被忽悠喝起了仙药,别说还挺“管用”,朱由校开始浑身浮肿,终于有一天他表示喝不下了

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在张皇后的劝说下,他喊来了弟弟,表示要他成为大明下一任继承人,并说了这辈子最有水平的一句话“来,吾弟当为尧舜!”

随后朱由校撒手西去,留下痛哭不止的张皇后和一脸懵逼的朱由检

终明一朝,共有两个皇帝因落水而死,而且他们十分相似

都是能玩不理朝政的主儿,一个沉迷娱乐,一个沉迷干活。但这并不是关键所在

他们都没有孩子!也就是说,他们死后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

所以,他们的死才如此的蹊跷,其中必然包含很多利害关系和另有所图的不法分子

虽然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指向了一些图谋不轨的人,但最终结果还是好的

大明的天下,依然掌握在姓朱的手中,只是这种情况不会再上演了

随着朱由检的即位,大明最后一任CEO带着崇祯的年号,完成了大明公司的覆灭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发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也许是冥冥注定,后金时代总体还是被明死死克制的,直到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水扑火势,明朝才逐渐陷入极大的被动境地,在李自成的趁火打劫下,大明才被大清取代,真正落水了。


说到皇帝个体,除了正德和天启皇帝真正落水染上了重病,泰昌皇帝朱常洛何尝没有落水?他吃的红丸就是露水加铅,嘉靖和万历常吃的丹药全是水银,都落在一个水字上。亡国之君朱由检,字面看为田里出头,在木旁殓尸,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意?


司马砸光


首先明朝的皇帝并没有总是落水死,严格的来说只有两位皇帝是落水死的。第一个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厚照。此人在落水之后不就便死了。第二位就是天启皇帝,此人根据史书记载是落水之后,被救了上来,然后因为吃了一种仙药全身浮肿而死。

这两个皇帝毫无疑问是两个另类,但是他们的死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认为是有问题的,还是朝廷内部有太大的问题。不然身为一国之君这样死不是很可笑吗?与其说是他们死于落水,倒不如说是死于内部斗争,可见明朝后期的朝廷之中有多么的乱。

但是总的来说,明朝皇帝并不是总是落水而死。有趣的是不仅这二位如此,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短命,而且还有个特点就是子嗣很少,朱元璋是个例外。那么明朝皇帝为何都是短命皇帝呢?原因很简单,第一个无外乎就是工作量太大,很多人以为做皇帝很轻松,实则不然,他们要比普通人累百倍不止,明朝皇帝凌晨五点准备早朝,晚上两点才能睡觉都是正常的。

第二点那就是明朝几乎所有皇帝都有个习惯,那就是服用仙丹,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古代时候的仙丹可都是有毒性的,长期服用身体能好吗?还有个明朝皇帝之所以在人们眼里都是废物,还都是短命,那少不了文官们的抹黑,事实证明清朝的确是有意抹黑了明朝。举个例子都是朱厚照是个只知道玩的皇帝,但是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此人一生的功绩是非常多的,只不过他的处事行为更像一个现代人罢了。再比如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万历皇帝,都说此人不上早朝,荒废朝政,可打开他的墓,发现人家其实有腿部疾病,而且其在位的时候也是做了不少大事。

明朝皇帝并不是总是落水,都是短命倒是真的。


历史杂货铺


明朝只有两位皇帝落水而死,明武宗朱厚照,天启皇帝朱由校。第二个争议不大就是落水感染风寒而死。第一个有点意思,他落水前刚刚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这其实是王阳明的功劳),他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把朱宸濠先放出牢笼,再下令亲手抓住叔叔。(好可笑)。据说,最后他把叔叔饿了三天,然后一边钓鱼一边把食物一点点扔给叔叔(侮辱),叔叔朱宸濠大怒,突然冲过来抓起朱厚照,大喊:你不知道鱼死网破这四个字吗?于是抱住朱厚照跳进水中。朱厚照大惊,被救起后也于事无补,虽然死前他下令处死了叔叔朱宸濠,但他本人不久也就死了


旅行青年说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忧劳而逝;

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明成祖朱棣:因病去世;

明仁宗朱高炽:猝死,有说他是死于心脏病发作;

明宣宗朱瞻基:短期患病后意外死去;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病逝;

明代宗朱祁钰:被废后遭软禁,死因不明;

明宪宗朱见深:病逝;

明孝宗朱祐樘:驾崩时年仅36岁,应是病逝;

明武宗朱厚照:疾发(肺炎)而崩;

明世宗朱厚熜:因长期服用含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等的丹药,身体每况愈下,驾崩时年60岁;

明穆宗朱载垕:因病去世(死于女色);

明神宗朱翊钧:病重去世(沉溺酒色);

明光宗朱常洛:暴毙而亡(沉于酒色,纵欲淫乐,服用丹药,致使身体羸弱);

明熹宗朱由校:服用“仙药”病重身亡;

明思宗朱由检:自缢身亡;

可以看出,大明的皇帝中好几位都喜欢服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请问:谁是落水死的???


史诗杂谈


从朱元璋开始,到崇祯结束,明朝正式编制的皇帝有16位。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明朝有一半以上的皇帝,都是死于非命。

第一位:朱元璋

朱元璋算是不错的,虽然是得病去世,但那八成都是敖工作忙坏的。但仗着身体底子好,也活了71岁,在中国的皇帝中,也算是高寿的了。

第二位:朱允炆

他在削藩的时候,把朱棣搞起来了,结果自己的皇帝也没当成。南京城破的时候,朱允炆就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流落到民间,成了一个普通人。也有人说,朱元璋曾经给他留下一套僧服,让他在危难时,出家当和尚。也有人说,他逃到了海外。

第三位:朱棣


他自从夺掉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后,倒是勤勤恳恳的干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在出征蒙古的时候,不幸因病去世,活了64岁。

第四位:朱高炽

因为老爹太强势,他基本都是在干太子。只干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野史也有传闻,他是被自己的儿子谋杀了。

第五位:朱瞻基

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惜只干了十年,就因为暴病去世,年仅38岁。

第六位:朱祁镇

经历过传奇的开挂人生,带兵亲征被俘虏。赎回国后,又带人夺掉了自己弟弟的皇位。可他也没活多久,37岁的时候就去世。去世前,干了一件正事,废除了嫔妃殉葬的恶俗。

第七位:朱祁钰

被上面那位从皇位上赶下来后,本来就生着大病,结果更加一病不起,去世的时候只有30岁。


第八位:朱见深

从他开始,明朝皇帝就有人开始嗑药了,嗑的都是仙丹。也有一种说法,他还服用了大量的春药而去世。

第九位:朱祐樘

算是一个好皇帝,可惜也不长寿,只活了35岁。因为小时候身体就很弱,再加上工作量大,扛不住。

第十位:朱厚照

特别会玩,开豹房,纵横沙场。这么一位精力旺盛的皇帝,却在一次神秘的落水事件后,被救上来不久,很快就去世了。

第十一位:朱厚熜 (嘉靖)

他是纯粹的嗑仙丹太多了,本来很好的身体,被自己整成废人。

第十二位:朱载垕

沉迷于媚药,喜欢用它助兴,结果年纪轻轻的,36岁就去世了。

第十三位:朱翊钧(万历)

史书上记载,万历也是沉溺于女色。但从定陵的发掘来看,更可能是万历后来身体得了重病去世的。

第十四位:朱常洛

每天也是照常干活,只是照样临幸后宫。这样一来,身体很快就垮了。

第十五位:朱由校(天启)

本来只是落水,年轻的小伙子,救上来就好了。结果吃了一种“仙药”,吃了几个月后,全身水肿,很快就去世了。

第十六位:朱由检(崇祯)

最后一个补锅皇帝,李自成入主北京后,崇祯上吊自杀。临死前,给李自成留下这么一句话:‘糟蹋我的尸体可以,但不要伤害一个百姓。


孤狼啸月31600808


题主这个问题描述不是很准确,可能是你隐隐约约听说过有几位明朝皇帝溺水过吧。

实际上真正溺水而亡的明朝皇帝是没有的。失足落水过的皇帝倒是有两位,他们是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由校。我们来看下他们落水的简介。



一,正德十五年九月,平定宁王叛乱后,武宗启程回京。游镇江,登金山,自瓜洲过长江。八月,经清江浦,武宗见水中鱼翔浅底,顿起捕鱼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结果,提网时见收获颇丰,武宗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时不慎,跌落水中,虽然后来被侍卫们救上,但是武宗惶恐惊悸过度,从此,身体便每况愈下,第二年三月,便死在豹房之中。




二,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朱由校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八月十一日,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弟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八月乙卯日,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


可见,他们都不是溺水死亡。但是都和落水有关系,可能受凉,也可能受惊,咱不知道,史学家们也争论不休,管他呢!who c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