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形與精氣神的兼全思想

形與精氣神的兼全思想

形體與精氣神三者的關係是道教養生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形體與精氣神三者的聯繫是微妙的。對一個健康的形體而言,精氣神三者缺不可。

實際上,形體也是精氣神三者的承載者,所以古人多認為“形者,氣之聚也,氣虛則形贏;神者,精之成也,精虛則神悴。形者,人也,為萬物之最靈;神者,生也,是天地之大德。最靈者,為萬物之首;大德者,為天地之宗。萬物以亭育為先,天地以清淨是務。故當養其形,以愛其神,敬其身,以重其生。”

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昧,味養形以生力。此之謂也。神髒有五,五五二十五種,形勝有四,四方四時四季四肢,共為五九四十五,以此輔神,可長生久視也。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苦食氣相惡則傷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製藥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氣味溫補,以存形精。岐伯雲:陽為氣,陰為昧。昧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昧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味薄者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氣薄者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流;氣薄則發洩,厚則秘塞。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調和,人則平安。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成,以養腎氣。”

張湛(養生集》敘日:“養生大要,一日嗇神,二日愛氣,三日養形,四日導日言語,六日飲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醫藥,十日禁忌。過此已往,義可略焉。”張湛把養生總結了十個方面,而孟子則說:“人之於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於已取之而已矣。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無所不愛。全都愛護,就全都保護。沒有一尺,一寸的肌膚不愛護,那麼就沒有尺一寸的肌膚得 不到保養。因此,考察他保養得好與不好,難道有別的好辦法嗎?只要看他重點養護的是哪些部分就可以了。身體有至關重要的部分,有微不足道的部分;有小的部分,有大的部分。不要因為小的部分而損害大的部分,不要因為微不足道的部分而損害至關重要的部分。身體星有微不足道的部分,然而從整體來看,卻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整休離不開那個微不足道的部分,如果除掉那個微不足道的部分,也就不能稱之為整體,而往往人們很容易忽略那個微不足道的部分。

對於形體而言,那些微不足道的部分一般就是指外在的部分,而不是指內在的部分。有時對外在形體的保護是靠我們的意識去支配肢體或避免傷害而得以保護的,它不同於內在的臟腑,因為內在的臟腑本身就有一個皮囊在保護著,外在的形體卻不具有。但外在的形體具有意識可支配的力量,比方四肢,它們是形體的保護者,而要使它們起到一種被保護的作用,對它們的養護是不可或缺的。不僅是四肢,形體上的一切都莫不是如此。這是因為形體上的一切都與形體內的一切是有聯繫的。

如果保養好形體外的一切,就等於保養好了形體內的一切。如“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髓者,骨之府。而又諸骨皆屬於目,諸髓皆屬於腦,諸筋皆屬於節,諸血皆屬於心,諸氣皆屬於肺,此四肢八環之朝夕也。”在這段文字中說明,人體的外部結構分屬於內在結構或影響著內在的結構;同理,內在結構也影響著外在結構。對於形體與精氣神三者的關係就是一種互為影響的關係。

我們知道,形體是精氣神的承載者,而精氣神也是形體的支撐者。如果只有形體而沒有精氣神,那就成為死形;有精氣神而沒有形體的承載,那就成為遊動而無固定住所的精氣神。可見,一個人要想長壽,則一定要使精氣神安定於形體之中,這也是健康與長好的基礎。

值得強調的是道教對精氣神三者的理解是有著深厚的內涵。老君日:“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氣,氣中有氣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道教以精氣神三寶為丹頭,然煉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動則無慾而精全;煉氣之要在平心,心不動則無念而氣全;煉神之要在平意,意不動則身心合而返虛故神全。是故,精氣神為三元藥物,身心意為三元至要對於精氣神的認識既有丹道方面,也有非丹道方面,既有有形的方面,也有無形的方面,這需要仔細觀察,以究詰本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