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初秋的夜晚,寒露降臨,冷氣北來,風吹陣陣。萬物都感染了秋的氣息,牆縫裡的蟋蟀不斷地嘶叫,彷彿在懇求嚴寒莫襲來太早。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三更時分,軍營的臥榻上一名全身鎧甲的將官輾轉醒來,身上浸滿了冷汗。他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到了被金人虜去的徽、欽二帝,夢到了向金稱臣的宋高宗,賠不完的銀兩,納不完的布匹,被凌辱的婦女、埋沒沙場的士兵,還有納貢息兵的主和派。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清幽安謐的夜晚,睡不著的覺的這個人,心裡倒海翻江,想到一再被拋棄,想到年華已逝,空生白髮,想到山河破碎,功業無成,無法入眠。索性拿起瑤琴彈一曲遣懷,幽幽琴聲入耳,卻是愁上加愁,曲終琴散,可能聽懂我琴聲的人有幾個呢?連抗金將領張俊、劉世光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北伐主張,還能去哪裡尋找知音呢?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一生戎馬傯倥,誓雪國恥,前有兇殘的金人入侵,後有昏庸的皇帝和姦相秦儈,山河破碎,民生塗炭,他要作為又有何能為?沉吟低迴,九曲百轉,岳飛只能在靜悄悄地夜裡獨自坐到天明!

《小重山》

——宋代.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賞析

這首《小重山》雖然沒有《滿江紅》家喻戶曉,但是通過不同的風格特點和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隱憂時事的愛國情懷。

上片是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憂國憂民使他愁懷難遣,在悽清的月色下獨自徘徊。下片寫他收復失地受阻,要抗金卻是“知音少”,內心鬱悶焦急,用了比興手法。作者隱憂時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涼悱惻之思。全詞所展現的沉鬱悲愴情懷,節制而深層,憂思而壓抑。至其《小重山》詞,則真有寄託之作也。故國怕回首,而託諸驚夢;所願不得償,則託諸空階明月;咎忠貞不見諒於當軸,致坐失機宜,而託諸瑤琴獨奏,賞音無人。蓋託體比興也”,如此評斷,亦可謂知套嶽帥之良苦用心也。

岳飛|英雄的惆悵: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