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初秋的夜晚,寒露降临,冷气北来,风吹阵阵。万物都感染了秋的气息,墙缝里的蟋蟀不断地嘶叫,仿佛在恳求严寒莫袭来太早。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三更时分,军营的卧榻上一名全身铠甲的将官辗转醒来,身上浸满了冷汗。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到了被金人虏去的徽、钦二帝,梦到了向金称臣的宋高宗,赔不完的银两,纳不完的布匹,被凌辱的妇女、埋没沙场的士兵,还有纳贡息兵的主和派。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清幽安谧的夜晚,睡不着的觉的这个人,心里倒海翻江,想到一再被抛弃,想到年华已逝,空生白发,想到山河破碎,功业无成,无法入眠。索性拿起瑶琴弹一曲遣怀,幽幽琴声入耳,却是愁上加愁,曲终琴散,可能听懂我琴声的人有几个呢?连抗金将领张俊、刘世光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北伐主张,还能去哪里寻找知音呢?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生戎马偬倥,誓雪国耻,前有凶残的金人入侵,后有昏庸的皇帝和奸相秦侩,山河破碎,民生涂炭,他要作为又有何能为?沉吟低回,九曲百转,岳飞只能在静悄悄地夜里独自坐到天明!

《小重山》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赏析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上片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忧国忧民使他愁怀难遣,在凄清的月色下独自徘徊。下片写他收复失地受阻,要抗金却是“知音少”,内心郁闷焦急,用了比兴手法。作者隐忧时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凉悱恻之思。全词所展现的沉郁悲怆情怀,节制而深层,忧思而压抑。至其《小重山》词,则真有寄托之作也。故国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咎忠贞不见谅于当轴,致坐失机宜,而托诸瑶琴独奏,赏音无人。盖托体比兴也”,如此评断,亦可谓知套岳帅之良苦用心也。

岳飞|英雄的惆怅: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