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了,在我的家鄉,有幾種端午節習俗是很重要的,幾乎家家都會做的。現在讓我來給你一一道來。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只要河裡水量充足,就會寧都縣城梅江河上舉行龍舟賽。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龍舟賽中的一隻隊伍在奮力的划龍舟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梅江河兩岸擠滿了觀看龍舟賽的人們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特寫一隻龍舟賽隊伍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四隻龍舟賽的隊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等待比賽的開始

2.食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3.懸艾葉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4.喝雄黃酒

杭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乾,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塗抹解毒消腫。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5.吃糯米餈粑

糯米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餈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製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餈粑。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端午節習俗

怎麼樣,看到幾種美食是不是流口水了。您的家鄉端午節有什麼風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