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專業解讀——金融學

--------->>

金融(專業代碼B020301)

<

專業簡介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繫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重點學科所在學校

首批國家重點學科院校名單: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第二批國家重點學科院校名單:暨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遼寧大學、武漢大學。

按照業界當前主流的觀點,專業排名大致如下:

第一梯隊: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第二梯隊:

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

第三梯隊:

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第四梯隊:

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暨南大學

高考菌注:

1、各院校錄取分數附於文末;

2、梯隊排位綜合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階段;

3、部分院校在廣東無招生計劃。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專業主要課程內容

投資學、貨幣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公司財務、財政學、固定收益證券、商業機構管理等等。除此之外,金融專業學生同樣要研修大學生必修高等數學等內容、商科學生必修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內容。

由於經濟學下的金融專業在大部分院校是文理兼收的因此吸引了不少文科生的眼球。不過各位文科生需要注意的是,大學裡面的經濟學與政治課本上的政治經濟學有所不同,並且由於金融學近十年來逐漸向量化以及編程方向發展,學生要有較高數學修養以及研究的數理邏輯。大部分院校要求學生研修計量相關內容(如中山大學),並且部分院校的課程有編程相關的內容(如香港科技大學)。(每個高校由於對學生的培育方向不相同,學生要求學習以及掌握的理論知識及課程內容可能有所不同)

就業行業(包括但不限於)

1銀行業,主要是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商業制銀行、監管機構等等;

2諮詢行業,主要是管理諮詢、營銷諮詢、IT諮詢等諮詢機構以及投資銀行等等;

3證券行業,主要是各類證券公司以及交易所等等;

4投資行業,主要是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等等;

5高等院校以及銀行、證券研究機構等等。

穩定的收入、較高的福利水平,金融圈子的工作經常給人很大的吸引力。

如學生畢業後進入業界,如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等地方,薪酬相對較高,根據2017年各校發佈的數據,以第三梯隊的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為例,金融本科畢業的學生平均年薪均能到達9萬,往上梯度薪酬更高。但是高薪的背後,必定是高強度的工作,高壓的工作環境,發展空間較大。

如學生選擇留在學界,如高等學校等地方,則要求學生至少要一流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如學生想要留在重點大學任教,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可能需要是國外名牌大學研究上甚至博士生畢業。學界比較適合熱愛科研工作的學生繼續深造或留校工作,學習機會較多,工作相對穩定。

雖然近幾年經濟處於下行階段,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在專業選擇時候偏愛金融專業,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金融業工作的收入仍然比較高,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如此的“金飯碗”肯定是越來越多人想要擠破腦門搶。

過來人說

但實際情況是不是每個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都能如願以償般的坐擁高薪、出入高級寫字樓、在商界叱吒風雲呢?其實並不然。

一方面,金融專業由於是熱門,深受各大高校的喜愛,陸續新增開設了不少金融相關的專業。因此每年我國金融、經濟等專業的畢業生人數著實不少,從大趨勢來看每年的應屆生人數也在節節攀升,

國內金融從業人員的整體理論知識水平尚待提高光鮮的金融行業背後,有一部分其實是金融民工,處在底層,缺乏過硬的資質認可以及更高的競爭力,因此並不佔優勢。

另一方面,我國的金融人才可能理論知識確實掌握地比較紮實,但缺少在投行、券商等地方工作時所需的實務等方面的技能,實踐能力較弱。然而實踐能力以及高端職位實習經歷又恰恰是各大金融機構招人時比較關注的。

壓力山大

所以真正的金融行業的進入門檻比較高。比如上述所說的機構以及企業,對求職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從以往的“重點大學的金融或者經濟學本科畢業”上升到“重點大學的金融或者經濟學碩士畢業”,近一兩年,本土研究生畢業甚至已經不能滿足要求,更多地開始需求“留學海歸人員”。在當前學歷貶值的年頭,光憑一張金融專業畢業的文憑就想進入行業圈子是不夠的,還有很多學生有各種“光環加持”,如“留學海龜”、“清北復交”、“本碩博科班”等等。

不僅進入的行業同時壓力也大、要持續學習,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考很多資格認證。很多進入了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同學,紛紛吐槽一入審計深似海,從此假期是路人。不僅要頻頻出差到僱主當地進行審計等專業工作,而且每年8月都要進行註冊會計師的考試。如果有追求更加高的同學,不僅要參加8月的註冊會計師考試,更要參加6月或者12月的CFA等級考試。而對於真正從事金融的人員來說,擠破腦門進入的四大隻不過是最入門的地方。

第一梯隊:2016年平均錄取分數

北京大學—經濟學類

—638(文)—679(理)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國際班)

—640(文)—697(理)

復旦大學—經濟學類

—626(文)—671(理)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類

—620(文)—無招生計劃(理)

第二梯隊:2016年平均錄取分數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類

—622(文)—667(理)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

—599(文)—645(理)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類

—611(文)—649(理)

南京大學—經濟學類

—612(文)—648(理)

第三梯隊:2016年平均錄取分數

南開大學—金融學類

—593(文)—642(理)

廈門大學—經濟學類

—599(文)—626(理)

武漢大學—經濟學類

—606(文)—639(理)

—644(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試驗班)

中山大學—經濟學類(嶺南學院)

—609(文)—650(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金融學院)

—606(文)—637(理)

第四梯隊:2016年平均錄取分數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試驗班

—612(文)—655(理)

暨南大學—金融學

—573(文)—595(理)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

—573(文)—615(理)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學類

—無招生計劃(文)—610(理)

華中科技大學

—無招生計劃(文)—616(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