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白宮發佈35頁報告稱中國“經濟侵略”,這個政治意圖太明顯了

美國白宮近日發佈了一份長達35頁的報告,題為《How China’s Economic Aggression Threatens the Techn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中國的經濟侵略如何威脅美國和世界的技術及知識產權)。出臺這份報告的具體部門是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特朗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為該部門負責人。納瓦羅是著名的中國批評者,被視為最徹底的對華鷹派,他曾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與《致命的中國:直面巨龍》兩本書中大力宣揚中國威脅論。

白宫发布35页报告称中国“经济侵略”,这个政治意图太明显了

這份最新報告稱,中國的大規模工業現代化和經濟增長是通過“不符合經濟準則”的行為實現的,並將其統稱為“經濟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報告特別提及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認為中國政府正以國有資本試圖投資獲取美國經濟中的高技術領域。報告最後的結論是:由於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其主宰未來產業的意圖十分明顯,其“經濟侵略”行為不僅威脅美國經濟,並且威脅“全球創新體系”。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部認為,該報告內容與完整事實不符,且報告整體都帶有主觀和戰略性的視角,帶有強烈的政治動機。華盛頓政策制定層的整體對華方針的轉向是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的根本原因。具體觀點如下:

一、報告內容與完整事實不符

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對中國的產業政策提出指責,認為造成了外國企業的不公平競爭環境和知識產權損失等問題。例如,報告第2頁,引用了國發[2005]44號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的用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並認為這說明中國的產業政策旨在鼓勵企業購買並複製外國技術。報告第5頁,認為中國的產業政策包含了強制外企進行技術和知識產權轉讓的內容。報告第12頁,提出中國通過限制稀土等原材料的出口來為外國企業製造壓力,使其將運營和技術轉移到中國。報告第16頁提出,從2015年起,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轉向美國的高科技領域,這是受《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的引導。

這並不符合完整事實。

第一,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模式在2015年轉向的主因是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因素和單邊預期等市場短期情緒因素。而且統計研究表明,中國2015年對美直接投資集中在房地產、金融和娛樂行業,僅有較少部分出現在汽車行業。

第二,關於中國強制知識產權轉讓,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研究指出,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用於支付外國技術許可和知識產權費用的支出飆升,去年達到近300億美元,比過去十年增加近四倍。報告還在這一部分格外強調了中國對電動車行業的產業政策,但是事實上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放寬外資准入一直表示了堅定態度,並在2016年起允許自貿區外商獨資進行動力電池製造。

第三,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主要是出於環境考慮,並已於2014年底取消稀土出口配額。

第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中國於2005年“Chimerica”中美關係蜜月期即開始使用的文件用語,對此進行主觀解讀或就此假設中國現在的產業政策具有戰略意圖,並不是合理的推斷。

更重要的,中國近年來在知識產權領域進行了法律修訂、機構改革和增進透明度等努力。例如,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4年啟動了專利法的第四次修訂;同年成立了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人民法院需要於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以增強透明度。中國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無論是對中外企業而言。在2015年,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外方提訴中國企業的專利案件中有81%的原告贏得了訴訟,這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勝率相當。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5.1萬件,躍升全球第二位。

二、中國產業政策和新經濟對美國形成了競爭與趕超壓力

中國在2015年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當時美國並未表達反對意見,也未見華盛頓政策制定層加以關注。美國現在對中國產業政策表示複雜態度,是源於兩點:其一,美國剛剛開始意識到中國新經濟的發展與實力超乎想象,尤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電動車等關乎國家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領域。第二,如同白邦瑞在《百年馬拉松》中所提出的,美國開始認為中國產業政策的目標是發展、趕超並最終取代美國。

在1980年代日美貿易衝突升級時期,日本在半導體等行業的競爭性產業政策也曾引起美國強烈反感。這使得日本在進入1990年代後,將其產業政策方向從“標的性產業政策(Targeting Policy)”轉向經合組織提倡的“積極性產業調整政策(Positive Adjustment Policy)”,以避免日美關係衝突或被國際社會孤立。然而,日本在半導體行業的產業政策出現偏離,事實上對日本造成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隨著中國在新經濟領域強化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外資准入,受益於創新和競爭激勵,中國的新經濟很可能會進一步增強競爭力,更嚴重的趕超壓力會令美國的反感情緒惡化。

報告順應了美國的對華貿易戰政策,整體都帶有主觀和戰略性的視角——甚至引用了1980年代冷戰期間的片段,來試圖解讀中美經貿關係現狀,帶有強烈的政治動機。從克林頓到奧巴馬政府,華盛頓政策制定層的主流觀點都是對華接觸政策會促使中國的轉型,但事實上中國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了自身的發展道路,使得美國對華政策出現整體轉向。事實上,華盛頓政策制定層的整體對華方針的轉向才是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的根本原因。白宮發佈35頁報告稱中國“經濟侵略”,這個政治意圖太明顯了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