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堪比姜尚孫武!盤點大將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神奇莫測用兵之道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的軍事才能排個名,唐太宗李世民一定能夠排到前三甲,如果唐太宗沒有當上皇帝或者沒有後來的貞觀之治,那麼唐太宗李世民也一定會被認作是中國歷史上能和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軍事家並駕齊驅。唐太宗用兵神鬼莫測一生中幾無敗績。可以說整個唐朝沒有唐太宗可能就不存在了,即便存在也許要很多年才能實現統一。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唐太宗一生的四大經典之戰。

一、唐太宗生平第一戰雁門關上救隋煬帝

堪比姜尚孫武!盤點大將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神奇莫測用兵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第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便是跟隨雲定興前往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軍隊團團圍住和外界失去了聯絡,形勢非常危急。在這種情況下,隋煬帝甚至死馬當活馬醫,將自己的求救詔書寫好扔進河裡,讓河水將求救詔書衝到下游,希望援軍早日到達。雲定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帶兵前往營救隋煬帝,由於皇帝已經危在旦夕了,當時雲定興並沒有帶多少軍隊。到了雁門之後,看到整個雁門關都是突厥人,心中便有點慫。這個時候年僅十八歲的李世民說道:“我們要建旗鼓,以設疑兵。現在始畢可汗用全國的軍隊敢圍天子,一定以為我們倉促之間沒辦法組織大量的軍隊。因此如果我擴張軍容,讓數十里幡旗相續,夜裡則鉦鼓相應,突厥人會以為我們主力援軍已經到了,一定望塵而逃。不然,彼眾我寡,我們一定打不過他們。”雲定興聽從的李世民的建議,終於嚇跑了突厥大軍。

二、太原起兵關鍵戰霍邑之戰

堪比姜尚孫武!盤點大將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神奇莫測用兵之道

大業十三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起義軍一路上高歌猛進,一直到了霍邑,隋朝大將宋老生駐守霍邑,雙方形成僵持戰。天公不作美,突然一連十幾天的大雨讓李淵的軍隊糧草供應出現問題,這個時候李淵軍隊開始騷動,受到挫折的李淵便想要退兵。李世民聽到這便跪求父親不要退兵,認為現在我們剛剛起義,如果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退縮的話,我們的義軍很快便會瓦解,到時候只有身死國滅,李淵聽從了李世民的建議,決定攻下霍邑向長安挺進。後來,李淵親自帶著李世民李建成兄弟攻下霍邑,斬殺宋老生繼續向長安前進,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三、平定王世充竇建德的虎牢關戰役

堪比姜尚孫武!盤點大將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神奇莫測用兵之道

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役是李世民一生軍旅生涯的巔峰,也正是他的這次驚人表現,李淵冊封他為天策上將,建立天策府。也因為這場戰役李世民在唐軍中的威望達到頂峰,為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奠定的基礎,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很多將領都是在這場戰役後展露頭角的。這場戰役的開始只是李世民征討鄭王王世充,當時王世充面對李世民的攻擊節節敗退被圍困在洛陽城中,窮途末路的王世充不得不向當時河北最大的軍閥夏王竇建德求救,那竇建德決定救援王世充。竇建德帶兵到達酸棗,準備抄唐軍的後路。這時候李世民仔細分析了當時的情況:王世充糧食已盡,內外離心,我軍不需攻擊,可以坐收敵軍破敗之功。建德新近攻破孟海公,將官驕傲士兵怠惰,唐軍當進攻佔據武關,扼守山川要衝,定然將其擊潰。如果竇建德按兵不動,十日之間世充一定會自我崩潰。若不急速進攻,讓竇建德軍進入武牢,諸城剛剛歸附,必定不能堅守。二賊力量合併,唐軍就危險了。於是李世民讓屈突通帶著少量的軍隊圍困王世充,自己暗中帶著主力迎戰竇建德。在這場戰鬥中,雙方對峙了二十多天,李世民讓人放出風聲說自己軍中軍馬草料已經用盡,準備將戰馬放到黃河邊上吃草,竇建德一聽見到李世民果然在黃河邊上餵養戰馬,便親率大軍進攻虎牢關,卻在那邊受到李世民的埋伏,最終竇建德也在那場戰鬥中被李世民擒獲。

四、渭水便橋退突厥

堪比姜尚孫武!盤點大將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神奇莫測用兵之道

唐太宗畫像

貞觀元年,李世民剛剛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登基為帝不到一個月,突厥便利用唐朝權力交接的空檔進兵長安,不到十天便已經到了渭水河邊,當時長安能夠調動的軍隊不到一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故設疑兵,親率數十騎兵來到渭水便橋邊面見突厥可汗,在那邊確立的渭水之盟,為後來唐朝能夠驅逐突厥贏得了時間。

李世民是是皇帝,但用兵神鬼莫測,是一個極其厲害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才能堪比孫子等軍事大家,而且唐太宗的用兵之道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成熟,從雁門關時的青澀,到面對宋老生的成熟再到後來的神鬼莫測,唐太宗在不斷的征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軍事思想,不斷累積軍中威望,最終憑藉著自己軍事政治智慧在那久經戰亂的隋末唐初中建立起後世難以匹敵的貞觀之治和大唐雄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