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大學生怎麼尋求幫扶?

上善若水199122171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時不由得苦澀,原因在於這的確是一種當下農村大學生共有、普遍的一種現實狀態和處境,至少相比於城市大學生而言,比例相對較高。


原因主要在於農村大學生拼命學習進入大學校門之後,卻發現自我整體的“視野格局、思維習慣、社會關係和背靠資源等方面”欠缺很多,這些伴隨和影響著自我的成長、學習和工作等長久和所有,也造成了成長學習的分化和不同結果,有些人激勵上進、大多數卻有懈怠和迷惘。


作為個人的態度和建議是大學生不應多有抱怨和怪怨這一切,否則難以成長和成熟,而應多想如何去彌補、適應和拓展(閱讀+閱歷),大學生的最大本錢和優勢在於學習適應能力,丟掉這些,無論是北大清華、還是官富二代,照樣走下坡路。


其次,如果涉及創業,眾創社會和時代,國家對於大學生創業有很多政策支持和幫助,應積極學習和了解,問題不是沒有、而是你不知道的問題罷了,或者還有沒有主動積極去爭取。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資源途徑,另外還有其他很多資源獲取途徑,比如合夥、眾籌、貸款等,因此需要思維、視野和認知的拓展挖掘。


再者,如果涉及工作,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精進學業和專業,多和現實社會生活打些交道,比如兼職等;不要在課本里或者學校內幻想著一切,事實上社會中的工作有很多,只要有些基本條件或技能專業,找到工作其實不是難事,問題是剛一出校門還沒會走就想跑,試想一下,別人憑什麼給你高工資?你給別人創造了什麼價值和需求滿足?


最後,一條重點和要點是,與其寄望於別人的幫扶,不如自勉和進取,外幫為輔、自勵為主。長期自視為“弱者”的心態,會潛移默化影響和拉低個人的思維習慣,無助於發現、學習和認知並走向“窮人思維”的泥陷當中抱怨或怪怨外部一切,卻不思索自身不足和欠缺找到出路和辦法,應當自省和警惕。


建議像大樹或青松一般,不管是富饒還是貧瘠的岩土中,深紮根汲取養分成長和挺立。




饅頭博士淡鬆鬆


農村籍的大學生新生在入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學校的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另外還可以進行國家的助學貸款,助學貸款的覆蓋率很高,基本上能夠滿足學生的學費和日常生活費,學生在校表現優秀的話,還有國家勵志獎學金。當然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不斷進步,使自己更加優秀,日常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掙點生活費,減輕家庭的壓力,給社會也減輕壓力,讓自己更加優秀,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尋求的幫助,要感恩,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