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大學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在古代分別是什麼稱呼?

言勸


古人學歷分童生丶秀才丶舉人,進士,對應的社會地位學歷就是童生相當於現在高三生。秀才,見官不拜,免徭役,可作教書先生,可以為商號作掌櫃,可以寫狀作訟師,可入衙門作書記。舉人,又叫“貢生”,免費入讀貢院,有秀才福利,還有國家財政補貼,免土地農業稅,所以會有很多有地農民將地皮掛靠其名下,當然要納貢,舉人生活自然富裕,更可以賣更多田地,舉人還會與官員一起參與地方事務,所謂名利雙收。進士,監生,入讀“國子監”,號稱“天子門生”,除前面權利外,還是國家候備官員,隨時補充職缺。

古代,官員告老還鄉,因為鄉下的產業不少之故吧。按權利計算,秀才勝過現在大部分本科生,舉人勝過全部博士生,進士等於(部級黨校)……


漁樵耕韻


我覺得應該是秀才,舉人,進士。

進士為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

一、若沒考中秀才的叫童生。好比像初中生以下的學歷吧,考試以鄉級為單位,一年一次。

二、秀才有機會參加鄉試,就是考舉人,好比相當於中考了,三年一次。

三、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進京趕考。好比現在應該是高考了吧。會試考場設在北京順天府貢院,淘汰率高達百分之九十,通過了取得貢士稱號。又叫進士。進士就可以按名次分官了。但是進士可以不再往上修了。這個和現在不一樣。但再往上修還是可以的,有更大的官做!

這種說法古現對照沒有絕對的依據,只是依照劃分的級別和年齡的相似度,不是絕對劃分的,僅供參考,歡迎指出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