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唐朝的騎兵為什麼強到恐怖?

生活爆破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自認為是專家的人,閉嘴吧。看了幾本書,就當自己是專家了?

大唐在中原的戰術,自然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作為輔助。

但打垮突厥則完全是依靠騎兵的突擊力量。

對付遊牧民族,除了以騎兵破騎兵以外,根本沒有好的辦法。

李靖如何對付?很簡單,還是大漢那一套,以騎破騎。

幸運的是,李靖完全有這個條件。

從某種意義上,這要感謝五胡亂華的胡人。

此時的漢人已經非常強悍,不亞於胡人了。

胡人騎兵在中原肆虐150年之久,漢人也被迫組成騎兵,引進了很多優良的西域馬種。

作為戍邊的大將,李淵就是非常重視騎兵的將領。

他起兵的時候,就曾經建立了數千人的規模的騎兵部隊,完全模仿突厥騎兵。

後期,李淵和李世民越來越重視騎兵去,騎兵數量很快高達三四萬,他們甚至招降了史大奈這些突厥將領。

擊破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決戰中,李世民就有3500精銳騎兵,配備7000匹突厥馬。

所以,此時唐軍中已經有了一批騎兵。

只是,突厥騎兵天下無雙,唐軍騎兵還是差了一截。

於是,李靖制定了相應的戰術。

他編組精銳的大唐騎兵,完全按照突厥人的方式訓練、作戰,甚至生活。

兵在精而不在多。

李靖在現有的唐軍中,精選了一批精兵。

李靖的要求很高:第一能夠穿著鎧甲,還能夠長距離行軍,體力充沛;第二能夠熟練使用長槍、短刀等冷兵器,要求能夠一擊刺破重甲;第三穿著重甲以後還可以熟練的駕馭馬匹;第四要善於使用弓弩。

這樣一來,這些大唐騎兵就有不亞於突厥騎兵的戰鬥力。

另外,大唐騎兵還有遠強於突厥人的地方。

突厥騎兵總體是比較落後的,他們缺乏金屬武器和戰甲,絕大部分突厥騎兵都是沒有衣甲的輕騎兵。

大唐騎兵則有精良的武器,比如突厥人所沒有的唐弩(可以射200米),精良無比的唐直刀、長槍,還有各種精良的戰甲。

同時,這些騎兵還有嚴格紀律,這絕非普通突厥牧民可以相比的。

這樣一來,大唐騎兵的戰鬥力就徹底壓垮了突厥人。

同時,特殊的職業兵的府兵制,以及之前150年的戰亂,讓大唐戰士兇悍善戰,已經不亞於胡人了。

在隨後的3年內,李靖不斷強化訓練自己的騎兵部隊。

李靖甚至讓一些部隊,去對對付零散的南下的突厥騎兵,積累實戰經驗。

其實不要說李靖,甚至李世民自己,都在皇宮裡面讓衛士訓練射箭。根據當時的法律,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本來就是死罪。

而突厥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會不斷出現內亂。同時,脆弱的畜牧經濟,讓他們一旦遭遇天災就會出現嚴重的生存危機,導致人心渙散。

貞觀三年(629年)東突厥發生了內戰,屬於丁零部落的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

甚至東突厥的嫡系部落真珠可汗,也南下歸順大唐。

同時,大漠又發生了雪災,大批牲口死去。

很多部落因饑荒猖獗,脫離突厥大單于的領導,四散求生去了。

李靖派出的間諜報告:突厥牲畜瘦的皮包骨頭,人也無精打采。

突厥各部南下投靠大唐,還有逃回來的漢人俘虜已經高達120多萬人。

內外交困,顯然這是討伐突厥的良機。

就在這種時候,突厥還不忘記南下劫掠。11月,東突厥大軍猛攻河西走廊,唐軍依靠酒泉和張掖死守,將突厥人擊潰。

有了這個藉口,8月,李世民決定對突厥發動戰略決戰。

李世民命令,由兵部尚書李靖總指揮,出動十多萬唐軍分6路北上,痛擊突厥。

被突厥騷擾屠殺近百年,終於到了收拾他的時候。

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領各部北上出發。

李靖分析佔據,認為龐大的十多萬步兵,對於突厥的威脅不大,只能用於打掃戰場。必須以精銳騎兵為主力,閃電攻擊突厥,擊破他們的主力。

於是,李靖親自率領3000個精銳大唐鐵騎,從他戍邊10年的馬邑出發。

突厥基本都是輕騎兵,機動力強悍。此次北上的大唐鐵騎,主要也是輕騎兵,也就是人有衣甲但馬不批衣甲。不過,部分騎兵也攜帶了用於衝鋒的重甲。

李靖認為突厥敢於南下,就是認為唐軍絕對不敢北上。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出奇兵重創敵人。兵貴神速,李靖親自挑選3000個精騎,向突厥大營猛撲。

這些3000大唐鐵騎瞬間殺到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

面對李靖的奇兵,毫無準備的突厥頡利可汗大驚失色。

他認為李靖敢於孤軍深入,一定是傾巢出動,已經殺到突厥腹地。

突厥騎兵倉促應戰,根本不是大唐鐵騎的對手。

在遠距離,突厥騎兵完全被大唐弓弩壓制,一批批的倒下。在頡利可汗的呵斥下,一些突厥騎兵咬著牙衝擊過來,雙方激烈肉搏。

唐軍以必死的精神衝鋒,他們的長槍比突厥人武器長得多,衣甲則很難被刺破。突厥騎兵傷亡慘重,全面潰敗。

眼見不敵,突厥騎兵出現了潰散,一部自發的逃走。

頡利可汗見兵敗如山倒,急忙率部向北撤退。唐軍立即追擊,又殺傷了不少突厥騎兵。

這種情況下,突厥內部又發生分裂。

在李靖的策反下,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蘇密見勢不妙,率部投降唐軍。

這邊,大唐騎兵還在不斷乘勝追擊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多次和唐軍遭遇,每次都被擊敗。

頡利可汗倉皇退到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攏殘兵僅剩數萬人。

自知不敵,頡利可汗向李世民求和。

實際上,這是頡利可汗的緩兵之計。頡利可汗很聰明,他知道此時只是突厥的低谷期。

各部只是被打散,實力尚存,只需要幾年時間就會重整旗鼓。

突厥歷史上多次低谷,最終都熬了過去,再強大起來。

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去突厥談判,2月已經和頡利可汗接觸。

此時,李靖的主力正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

李靖和部將徐世績(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商量,下一步要怎麼辦?

徐世績認為,突厥雖然戰敗,人馬還很多,只是暫時潰散了。比如屬於丁零的多個部落,目前仍然盤踞漠北,還有很強的力量。

東突厥屬於丁零,征服其他丁零部落成為霸主,對部落也有打壓(比如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畢竟屬於利益共同體,還是可以合作的。

如果讓東突厥殘部逃到漠北,幾年內就能恢復實力。

而受後勤補給的限制,唐軍很很難越過大漠去追擊,不能徹底殲滅他們。

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東突厥主力消滅在漠南。

此時,唐儉去突厥談判,就恰恰是好機會。東突厥見唐朝使者來,一定會放鬆警惕。我們乘機攻擊,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李靖完全同意徐世績的觀點,決定立即出兵1萬攜帶20日糧水立即前進。

副將張公瑾卻有顧慮:恐怕唐儉他們一行人會被突厥殺害。

李靖回答,這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以犧牲任何人。如果能夠消滅突厥,怎麼可能在乎唐儉區區一人。

於是,李靖冒著大雪,率領1萬精銳騎兵突襲陰山,徐世績的大軍隨後跟進。

頡利可汗發現唐朝使者來談判,果然降低了警惕心理。不過,到處都是大暴雪。所謂天寒不用兵,一旦李靖指揮不力,唐軍就長不利,可能全部死在草原上。

當然,突厥人根本沒想到暴雪中,唐軍竟然敢於進攻。

這一路,李靖前後遭遇數千個突厥的營地,將他們全部降服。

連續行軍多日,李靖大軍終於逼近了頡利可汗的大營。

此時頡利可汗還茫然無知。

當日,陰山又有大霧,數米之外不能見人。

擒賊先擒王,李靖見機會難得,立即命令大將蘇定方出擊。蘇定方率領200名精銳騎兵作為先鋒,突襲頡利可汗大帳。

怕暴露目標,蘇定方命令綁上馬嘴,在大霧中急行。

一路上遇到零星突厥偵察騎兵,都被唐軍殺死。

蘇定方一直衝到到距離大帳7裡,才被頡利可汗發現。

頡利可汗哪裡想到唐軍只有200人,而認為數萬大軍已經殺來。

倉皇之間,頡利可汗顧不上殺死唐朝使者唐儉,自顧自的跳上一匹千里馬,帶領數百部下潰逃。

李靖鐵騎隨後趕到,同頡利可汗殘部激戰。突厥騎兵失去領袖,只能各自為戰,被殲滅上萬人之多。餘部見不是對手,紛紛投降,李靖一次俘虜10多萬人。

頡利可汗不敢逃到大漠以北,試圖向西投靠西突厥。

在行軍路上,部下見頡利可汗已經窮途末路,紛紛逃走,最終只剩下幾十個騎兵,連可汗的兒子也失散了。

頡利可汗沒有逃多遠,就被唐軍追上活捉,押解到長安。

李世民倒也沒有殺死他,只是指責他背信棄義,多次攻擊大唐。隨後,李世民任命頡利可汗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

頡利可汗慘敗後,東突厥帝國就瓦解了。

東突厥殘部在突利可汗、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幾十萬人,紛紛投靠大唐。

由此,東突厥帝國已經不復存在。

唐太宗將東突厥領地劃入唐朝版圖,在其地設置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

東突厥滅亡以後,西突厥遠在西域,對大唐腹地已經沒有什麼影響。

20多年後的657年,大唐派蘇定方等征討西域,活捉西突厥大單于沙缽羅,西突厥滅亡。


薩沙


其實要非常感謝網上的通俗說史的作者們,尤其是一知半解的網帖作者們,他們對於這種觀念的普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現實是,以歷史記載而論,唐代的騎兵並不是以大騎兵集團的方式進行作戰的,那是遊牧民族的戰法,而不是唐代的戰法。

所謂唐朝的騎兵強到恐怖,本身也是一些無知者的渲染,比如唐太宗的玄甲軍,這個軍那個軍之類的說法。

事實上,唐朝軍隊在“官健”的募兵制試行之前,採取的“行軍”,也就是野戰軍體制下,以至於日後的節度使統帥的募兵制之下,都是以步兵為主的。

這就要給各位提供幾條研究唐代兵制的主要基礎史料:

《通典》卷一四八引《李衛公兵法》殘篇:

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
中軍四千人,內揀取戰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為一隊,計五十六隊。戰兵內: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馬軍千人,跳蕩五百人,奇兵五百人。
左、右虞侯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內各取戰兵一千九百人,共計七十六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左、右廂各二軍,軍各有二千六百人,軍各有二千六百人,各取戰兵一千八百五人,共計一百四十八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二百五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以2萬人為行軍總額,有1萬4000人為戰兵,6000人守輜重,14000人中馬軍多少?

1000(中軍)+500*2(左右虞侯)+500*4(左右廂各二)=4000人。

佔戰兵的比例就是28.57%。

《舊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

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凡節度使十,經略守捉使三。大凡鎮兵四十九萬人,戎馬八萬餘疋。每歲經費:衣賜則千二十萬疋段,軍食則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一十萬。開元已前,每年邊用不過二百萬,天寶中至於是數。

鎮兵49萬,戰馬8萬餘匹,這是說的開元天寶時代的節度使募兵。

馬佔兵額的比例是16.32%。

當然,不同邊鎮的比例略有不同,比如

瀚海軍,在北庭府城內,管兵萬二千人,馬四千二百疋。天山軍,在西州城內,管兵五千人,馬五百疋。伊吾軍,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管兵三千人,馬三百疋。

瀚海軍的比例是35%,其他兩軍都是10%。

范陽節度使,理幽州,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馬六千五百疋。

在東方的范陽節度使,馬軍的比例就更少了,7.11%。

——————————

綜上所述,實際上唐代前期和中期,軍隊的戰鬥力中堅都是步兵,而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類似蒙古騎兵的騎兵大兵團,唐軍的作戰方式,也是以騎兵的突擊作戰為主,而不是躍馬彎弓的遊牧作戰方式。

《通典》卷一五七:

其馬軍各在當戰隊後,駐軍左右下馬立。佈陣訖,鼓音發,其弩手去賊一百五十步即發箭,引手去賊六十步即發箭。若賊至二十步內,即射手、弩手俱舍引弩,令駐隊人收。其弓弩手先絡膊將刀棒自隨,即與戰鋒各隊齊入奮擊。其馬軍、跳蕩、奇兵亦不得輒動。若步兵被賊蹙迫,其跳蕩、奇兵、馬軍,即迎前騰擊,步兵即須分回整頓緩前。若跳蕩及奇兵、馬軍、被賊排退,戰鋒等隊即須齊進奮擊。其賊卻退,奇兵及馬軍亦不得遠趁,審知驚怖散亂,然後可乘馬追趁。

這段類似軍隊操典式樣的記載,實際上說得很清楚,唐軍的騎兵是在步兵後下馬列陣的,等到兩軍接戰,也是以弓弩手先攻,第一波次是弓弩手和戰鋒隊一同白刃突擊,此時馬軍不得動。

騎兵的使用,是進行陣列中的短促突擊和追擊中。

至於說“唐軍騎兵”的神話,與其說是騎兵大兵團創造的,不如說是由唐軍步兵創造的,因為唐代繼承隋代的制度,軍人一夥,也就是10人,有6馱馬,比隋朝的8馱馬還少些。

也就是說,唐軍步兵的載荷,重甲,可以轉移到馱獸身上,實際上是兩條腿長途行軍的大軍。

基本說完了,請各位外行來噴。


劉三解


不管在什麼時候,軍隊的作用都很大。而大家熟知的騎兵,是戰爭的產物,在戰爭中十分重要。不過隨著科技的發達,騎兵被淘汰了。到了1960年,美國開始裁撤騎兵,全世界都在效仿,除了中國還有一支十分神秘的騎兵連之外,世界再無騎兵。但是最後這支騎兵也消失了。

在古代戰場上,騎兵就是一支殺傷力很大的武器,足以可以改變戰爭的結局。不管一個國家的面積有多小,只要有一支出色的騎兵隊伍,也能夠打破僵局突出重圍。相反,一個國家再有錢,沒有強悍的騎兵保護,也會垮掉。就像戰國時期,匈奴有騎兵,將趙國欺負的很慘,沒地方講理。

沒有辦法,到了趙武靈王時期,開始花錢購買良馬,修改軍服,以此來增加士兵的靈活性。不得不說,趙國很有勇氣,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這也是特別正確的決定,有了騎兵之後,趙國迅速強盛起來,完全有能力與秦兵對抗。

當趙國有了騎兵隊伍後,肯定不會放過匈奴。率領一萬輕騎兵,將匈奴的十萬大軍徹底打敗。而秦國也看到了騎兵的重要性,努力發展壯大騎兵隊伍。當然他們也沒有放棄步兵,而是將步兵、騎兵與軍車三合一,形成了牢不可摧的方陣。就像經過全副武裝的裝甲車,殺傷力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因為秦國有如此強大的軍隊,才可以完成一統六國的霸業。

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的騎兵起到巨大作用。白起率領五千騎兵直接衝入趙軍的軍陣中,將四十萬大軍衝散開,獲得勝利。在這一次戰爭中,趙國40萬大軍全軍覆沒,足以看出騎兵的力量有多麼強悍。

就因為騎兵如此強大,有著毀天滅地的力量,才被統治者越來越重視。於是,騎兵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為了令騎兵部隊順利發展,朝廷專門設置了官馬制度。就是在全國各地尋找戰馬,加以培養,成為作戰工具。對於騎兵來說,戰馬特別重要,質量太差,會是一種拖累。

自從建立了官馬制度之後,對百姓也有很大的好處。只要百姓自願養馬,可以不交賦稅與徭役。在這種制度的實施之下,戰馬數量越來越多,到了漢朝共有五十多萬匹。騎兵隊伍壯大了,也為漢朝掃平匈奴做好了準備。


劉大媽說三農


唐太宗李世民消滅東突厥的一系列戰役,除了將士拚命外,得力於唐朝的騎兵。騎兵戰陣在唐朝軍隊中,有甲裝部隊之稱。再加果決的戰術技巧,閃電般的速度。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只得投降,為害中國北方達幾百年的邊患得到有效控制。

唐朝的軍隊,裝備上得到以往朝代不曾有過的極大提高。這是在魏晉南北朝連年的戰亂中不得己提高的而積累下來的。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往來同化揚長避短也是重要因素,在戰場上,尤其是騎兵與步兵混協作戰時,唐朝有一種陣法,叫打不贏就退的"撤退陣":

撤退陣的重點是,與敵人交戰不利,需要撤退時的陣形。其陣法是隔一隊抽一隊撤退,被抽撤退的隊行至陣後百步列陣。

這一陣法完全避免了退卻中的逃跑。當前陣一退完,新的陣地又列好了。對付敵人進攻有顯著的效果。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薛延陀的昆伽可汗派統特勒進貢唐朝。太宗大喜,封賞極其豐厚,突厥的頡利可汗聽說後感到恐慌,就派使臣向太宗稱臣,並求娶唐朝公主。

代州都督張公謹上書力陳突厥可滅,並認為頡利可汗不誠心歸順。唐太宗認為很對。就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謹為副總管,李世責,柴紹,薛萬策等輔佐,發兵10萬人,歸李靖統一指揮。

貞觀四年(630年)春上。李靖率3000多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突襲定襄。這一仗打得突厥上下信心全無。頡到倉皇把牙帳遷到大沙漠的進出口。

頡利屢敗後,帶幾萬人逃往鐵山(白雲鄂博),並派人向唐太宗請降。太宗就派唐儉去安撫。李靖和李世勣商量後,重演韓信破齊的策略。挑選10000多騎兵,並帶20天干糧當夜出發。

達到陰山之下,偶遇1000多突厥人馬,一個不漏全俘獲。

李靖派蘇定方帶200精騎冒霧凌進頡利牙帳七里遠的地方。突厥人一見唐兵"天降",嚇待驚慌失措,四散奔逃。頡利可汗騎馬走脫。唐兵大獲全勝。頡利帶了10000多人想穿越大沙漠。無奈李世勣把住出入口,大酋長們都投降了,李世勣抓了50000多人回到京城。頡利可汗也被押往皇宮。

四月,唐太宗責備頡利可汗為人不誠,歷數他的五大罪後,饒了他,並給他優渥待遇。

大唐帝國全國慶祝。

太上皇感嘆不己,在凌煙閣設席款待唐大宗及有功重臣十餘人,各王爺,王妃,公主臨席。

自此以後,唐朝不足三百年國運,有一半陷在邊疆和藩鎮叛亂中。唐朝的騎兵一直是衝鋒勁旅。北方有許多軍馬基地。平涼就是這種軍馬場。養有數萬匹軍馬,李亨在"安史之亂"中逃到這裡,只招兵不買馬,裝出一支精銳騎兵。為復唐功勞至偉。

以後的封常青,高仙之,歌舒翰,顏杲卿,顏真卿,郭子儀,李光弼,張巡,這些都是優秀的將帥,都是保家衛國的忠貞之士,更是運甪騎兵作戰的高手。

唐騎兵,厲害!





劉一千五


唐朝騎兵區別於其他時代的表象就是從裝備上得到了提升!比如,唐朝騎兵清一色明光鎧!這種鎧甲的誕生其實代表著防護理唸的提升,在以往,鎧甲以硬碰硬作為發展理念,使得鎧甲越做越重。但是明光鎧則改變了這種理念,由於明光鎧有弧度,使得箭射刀砍等常規武器打擊無法取得很好的攻擊角度,會打滑,因此,對士兵起了很好的保護,這種護衛能力讓唐軍戰鬥力瞬間提高了好幾個檔次!由於傷亡小,士兵往往能打仗好幾年都沒事,蹭蹭的經驗值都往上冒!

其次,陌刀這種武器的誕生!由於冶煉工藝的提升,精鐵打造的唐刀便成了一款利刃!唐刀具有劍的直刺功能,這一點對於同樣裝備盔甲的對手來說比較致命!又有刀的劈砍屬性,但是又比刀的重量輕得多,能夠讓騎兵追擊戰敗敵人的時候方便順手,保持體力!

由弓騎兵向弩騎兵的躍進!唐朝的武器工業發達,士兵普遍裝備弩弓,這種武器從射程到精度上都比弓提升得多!

但,唐朝初期的強盛時間也沒多長,也多少得益於當時的幾個對手都不是太強!比如突厥正在分裂期,而吐蕃阿拉伯帝國還沒崛起!北方契丹遼國也還沒興起!


優己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的各個方面都發展的很好,經濟發達,文化氛圍也十分的寬容,出現了許多的大家,留給後人無盡的文化財富,我們也得以瞭解到那個時代,那些人的那些思想,再有就是物質文明成果也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對外開放的程度也很高,和很多的國家都建立了聯繫。這可以說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好的時代。

那這些東西強大的背後,其支撐的力量除了經濟,當然應該有軍事,提到軍事,就不得不說一下騎兵了。

那麼,騎兵有什麼特殊之處嗎?現在我們來稍微的瞭解一下。說起這個,我們都知道唐朝和突厥的勝利不僅是利用了突厥的內部分裂,更是在於其自己,不過,的確,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從自身尋找原因,成功了是這樣,失敗了也是如此。


再回到主題,首先是中亞草原騎兵對其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不是開始於唐朝,因為這個影響早在東漢末年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另外,由於西晉王朝被五胡推翻後,這個時期的很大部分的中原人,都被草原騎兵的驍勇所折服,到了北朝,騎兵的巔峰也就到了。這個時期,步兵的重要作用沒有很好的體現。到了隋朝的時候,隋朝的軍事力量也為唐朝打下了基礎。


而到了唐朝,在中原的戰術,還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作為輔助。但打垮突厥則是以騎兵為主,由於保留著中亞草原的剽悍的作戰的風格,其力量自然是不可忽視的。這裡麵包括裝重騎兵和輕裝弓兩大類型。當然,步兵也起到了有效配合的作用,這是不容忽視的,這也受到了北朝的很大方面的影響,百姓們在日常農作之餘,要訓練使用弓箭,然後共同作戰。



而在另一方面來說,唐朝的敵人卻沒有了步兵的輔助 在加上國力懸殊,自然是唐朝勝出了。唐的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很強大,能給軍事訓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量,提供物資或者說是政策上的支持。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一切都是相互影響和關聯著的,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文化的包容,都可以促進軍事的強大,當然,軍事力量也會促進其他幾個方面的更進一步的發展。同時,我們可以看出,騎兵的強大離不開步兵,說明任何事物都要和其他的事物聯繫,不可孤立起來。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遊牧部族由於遊牧的生活方式,大軍沒有戰事時,就分散在廣闊草原上游牧,兵力分散、通訊不便,易被主動出擊,己完成集結的大股騎兵攻擊,而各個擊破,幾千精騎己是一支強大力量。只要習慣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摸清其遊牧區域,機動作戰,因敵就糧,比攜帶大量後勤保障縱隊,和大群牛、羊、牲畜的遊牧部族,更加機動、靈活。唐騎兵不在多,但突襲缺乏防備、分散、潰敗的突厥部族,卻容易的多。只要步兵步步為營,強弓、勁弩,多設障礙,防好騎兵衝擊,就可以處處守牢,為自己騎兵的機動作戰提供休整、補充的安全區。李牧的雁門之戰,就是步兵防禦騎兵作戰的典範。步兵防,騎兵打突襲,讓突厥攻不動,也散不得,一散就捱打,不散就養不活自己。


沉140769451


首先,唐代開國君主李淵在隋代出任太原留守時,就要面對強大的西北遊牧民族突厥,“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陳。以弓矢為爪牙,以甲胃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對付這樣一支全軍皆騎的強大軍隊,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是不行的。所以唐代統治者建國伊始就對騎兵建設很重視,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牧制度,用以繁衍、培育、馴馭軍馬,為騎兵建設提供優良的馬匹。監牧所養馬匹,最多時達七十萬餘匹。按《通典》所載唐初大將李靖的說法,唐代軍隊的標準編成是騎兵要佔到戰鬥部隊的約百分之二十。騎兵力量之強,在中國古代政權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馬與騎兵的發展和強大,使得唐前期在對邊疆少數民族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安史之亂後,唐中央軍事實力遭到重大挫折,隴右監牧失於吐蕃,騎兵失去馬源,中央的軍事實力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挫折,不但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反而河西、隴右及西域盡失,導致吐蕃、回綸數度攻陷京師。

唐初實行府兵制,在全國設立折衝府,由十二衛分統領之。府兵“凡三年一簡點,成丁而入,六十而免”。府兵又分為越騎、步兵,“凡衛士三百人為一團,以校尉領之,以便習騎射者為越騎,餘為步兵。唐初府兵編制是衛、府、團、旅、隊、火,其中在府一級以上,騎兵和步兵是混編的,至團一級騎兵才與步兵分開編制。團有校尉,每校尉下旅帥二人,每旅帥下隊正、副隊正各二人。每隊有五火,每火十人,設有火長。

唐宰相杜佑《通典》所引《李靖兵法》中,以一道行軍兩萬人為例,分析了當時行軍中兵種編成之情況“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中軍四千人,內取戰兵二千八百人,計五十六隊。戰兵內,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馬軍千人,跳蕩五百人,奇兵五百人。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內各取戰兵千九百人,共計七十六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左右廂各二軍,軍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戰兵千八百五十人。戰兵內,每軍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輻重。”也就是說騎兵在兩萬人的一軍中佔到總數的20%。

府兵系統之外,還有一個系統,即北門禁軍。“貞觀十二年十一月三日,於元武門置左右屯營,以諸衛將軍領之,其兵名曰飛騎。中簡才力曉健善騎射者,號為百騎。……至永昌元年十月二十八日,改百騎為千騎。至景雲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改千騎為萬騎。垂拱元年五月十七日,置左右羽林軍,領羽林郎六千人。至天授二年二月三十日,改為左右羽林衛,以武牧寧為大將軍。這是一支皇帝身邊,親自遴選的精銳騎兵衛隊,唐初名將如秦瓊,程知節(咬金),薛仁貴都曾入選過。

關於唐代騎兵的裝備,作者沒有專門研究過,根據現有史料來看,根據《唐六典》的記載,包括橫刀,漆槍(馬槊),以及角弓。騎兵主要使用鐵質的明光甲。明光甲以兜鑾護頭,兜鑾兩側有向上翻卷的護耳,有的兜黎還綴有垂至肩背用以護頸的頓項胸甲一般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左右各有一面圓護,或作凸起的圓弧形花紋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紮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則多裹縛“吊腿”。而馬甲即專為重騎兵之馬所配備。由於唐代橫刀,陌刀等大型砍擊類兵器的廣泛使用,唐代永徽年之後,騎兵,將領的鎧甲肩部出現了虎頭,龍頭型的護肩,臂甲的上半部也安裝了皮製的如同雨傘撐開一樣的防護部分,盛唐後期到唐末,胸腹部的圓形護甲上也出現了獸頭。至於保護頭部的盔/兜鑾,初唐為隋代半圓形鐵盔,盛唐之後變得富麗堂皇,盔頂有鐵珠,鳥雀與動物形狀的鐵片,晚唐的盔頂開始出現大朵紅纓裝飾,從中唐開始,頭盔兩邊護臉頰的部分開始出現鳳翅型的裝飾防護部分,唐代還使用過獸頂盔,為野獸頭骨,皮毛所制,內襯鐵或者皮質內襯,唐代將領有時還會使用假面,即保護面部的面鎧,與唐代鎧甲頭盔一起傳入日本,影響了室町幕府與其後戰國時代日本盔甲的形制。

唐代擁有一套完整的戰馬的放牧與管理系統。唐代中央管理馬的最高機構是太僕寺和駕部,地方管理馬的機構是牧監。監牧制始於唐朝,《新唐書·兵志》載“馬者,兵之用也監牧所以蕃馬也,其制起於近世。唐之初起,得突厥馬二千匹,又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監牧之制始於此。”牧監是隸於太僕寺的基層畜牧業經營機構。

唐代軍營中馬匹夏秋日牧放,春冬日請料。軍中之馬分為官馬、戰馬以及六馱馬三類。官馬是軍中武官所騎馬匹,六馱馬是用來運輸瑙重的馬、驢之類,是給步兵配給的。只有戰馬是騎兵所用之馬。一個騎兵理論上來說應配給兩匹戰馬,“凡馬軍,人支兩匹”。騎兵一軍有馬二萬五千匹,群頭五百人,則可知戰馬是以五十匹為一群放牧。軍中的馬匹,除了烙有軍印外,還要有營印,以防各營混亂。軍中的六畜不得隨意捕殺,即使是在戰中意外死亡或者病亡等正常消耗,亦要上報備案,檢驗印一記,然後允許營中處理。行軍中的步兵是不得騎馬的,包括六馱馬。

太宗朝後,由於相對和平,唐代馬政一度處於低迷狀態。高宗、武后時期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也多以失敗告終。到開元初,“唯得二十四萬匹”,玄宗是依靠北門騎兵在歷次政變中成長起來的,他本人也曾檢校隴右群牧大使,“乃拜玄宗殿中監,兼知內外閒廄,檢校隴右群牧大使,押左右萬騎,進封平王,同中書門下三品。”所以玄宗時非常重視騎兵以及馬匹的牧養,命王毛仲領內外閒廄使。經過多年的努力,頗有成效,《隴右監牧頌德碑》載“元年牧馬二十四萬匹,十三年乃四十三萬匹”,至開元十九年,唐馬數量又上升到四十四萬匹。


因為騎兵要擅長馬上作戰,並且要精於騎射,這樣才能保證在迅速出擊,出敵意表的情況下一擊即中。因而騎兵的選拔應該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尤其是作為精銳部隊的精騎。唐代又是一個深受西北遊牧民族影響深刻的朝代,所以在騎兵的入伍考核選舉非常嚴格。

唐高祖李淵早在任太原留守之時,為備戰突厥,就訓練了一批騎兵,這批騎兵訓練時模仿突厥的訓練方式,甚至他們的生活習慣,“簡使能騎射者二千餘人,飲食居止,一同突厥,隨逐水草,遠置斥喉。”這種訓練方式是騎兵集體訓練,不同於以往的方陣模式,而是“不恆其陣”,後突厥見之,均“疑其部落”。可見成效頗大,而且在與突厥的作戰中,也多獲勝利。

唐太宗貞觀時期有飛騎的選拔標準,即“取戶二等以上、長六尺闊壯者,試弓馬四次上、翹關舉五、負米五解行三十步者。”作為天子北衙禁軍的“飛騎”,其選拔標準不僅要求武藝高超,且有戶等標準。府兵中的普通騎兵大約要低於這個標準的。天寶五載年三月十八日救“應募飛騎,請委郡縣長官,先取長六尺,不足,即選取五尺九寸已上,灼然闊壯,普力遇人者,申送”。

唐代騎兵的待遇,較之步兵也非常昂貴,所謂“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卒五人,養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卒”。

下面,再來談談唐代騎兵的戰陣與戰術,重騎兵之長在於其防護性和衝擊力,在正面突擊中,身披具甲的重騎兵馬匹衝入敵陣,其受傷的可能性比沒有防護的輕騎兵馬匹要小得多。所以在唐前期有些戰爭中應該仍然會用來進行正面突擊、衝擊敵陣。而輕騎多用於奇襲之戰鬥中,在正面突擊或下馬作戰中,無法發揮其優勢作用,所以筆者推測此處戰鋒隊為重騎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相對於輕騎兵來講,重騎兵更多地運用在攻城、陷陣等戰鬥中。

在大軍行進中,騎兵往往是做為先頭部隊打前陣,“諸軍馬行動,得知次第.出,先右虞侯馬軍為首,次右虞候步軍,次前軍步軍,次左軍步軍,次中軍馬軍,次中軍步軍,次右軍馬軍,次右軍步軍,次前軍馬軍,次後軍馬軍,次後軍步軍,次左軍馬軍,其次左虞候馬軍,次左虞候步軍。其馬軍去步軍一二里外行,每有高處,即令三五騎馬於上立,四顧以候不虞。”馬軍在行軍中排在本軍步軍之前,擔任探路及禁戒工作。

偷襲在騎兵戰術中被廣泛運用,一是偷襲敵營,“以曉騎夜銜枚,縛馬口,人負束薪、束編,懷火直抵敵營,一時舉火,營中驚亂,急而乘之靜而不亂,舍而勿攻。”若敵營無備,騎兵乘亂快速攻入,能迅速取得勝利。二是偷襲敵軍糧草,糧草在戰場上可說亦是決定戰爭勝負之一重要因素,糧草一旦被襲,軍心首先就亂了。李世民在與竇建德武牢之戰中便用此計,“武德四年,四月丁巳,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將輕騎千餘抄其糧運,又破之,獲其大將軍張青特。”這一戰中利用騎兵行軍快速,衝擊力強的特點,若是步兵作戰則無此戰果。兵貴神速,在冷兵器時代非騎兵無以致神速。

唐前期李世民領導的歷次戰爭中對騎兵的運用非常頻繁,採取迂迴、包抄、突擊、插入敵後等等戰術,取得勝利,並常常能達到以多勝少的戰果,並擁有一支精銳騎兵“玄甲兵”,至於玄甲兵到底是人馬皆披甲的重騎兵,還是隻有武士本人披甲的輕騎兵,學界尚未有定論。在經典的唐軍與竇建德武牢之戰中,太宗本人“與精騎數十衝之,直出其背,眾皆披靡”。

貞觀四年,李靖平定東突厥,唐軍騎兵也立下大功:(李靖)率驍騎三千,自馬邑出其不意,直趣惡陽嶺以逼之。劼利可汗不虞于靖,見官軍掩至,相謂曰“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乞孤軍而至”一日數驚。

遺憾的是,唐代中期從府兵制轉入募兵制後,由於士兵不再是“先入軍、後訓練”,而變成了“先訓練、後入軍”。對於士兵入軍後的訓練也不及前期重視。使得騎兵技藝日益荒廢。“自天寶以後,騎之法又稍變廢,士皆失扮循。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增彩、食粱肉,壯者為角抵、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安史亂後,藩鎮割據,規模的訓練更加無法推行,在唐前期被重視講武活動到後期逐漸被取消了。反倒是各個藩鎮為了能在割據戰中取得勝利,加強武備。

唐後期騎兵的衰落,使得唐王朝再也沒有了傲視群雄的本錢,後期在與邊疆遊牧民族的關係中始終處於被動防禦之地位。


用戶69792950182


唐朝騎兵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

在唐與突厥之戰中,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六路大軍總指揮,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親率3000精騎自馬邑(今山西朔縣)奔襲惡陽嶺(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直撲北定襄城的突厥牙帳,突厥可汗頡利聞風逃竄,直退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

二月,本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李靖又“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引兵自白道襲之”。途中俘虜突厥斥候“千餘帳”,初八,兵至頡利牙帳十里方止,李靖派副將蘇定方率200鐵騎突擊突厥營寨,距七里才被發現。唐軍鐵騎畢其功於一役,斬萬人,俘十餘萬,雜畜數十萬。頡利僅以身免。

在唐擊吐谷渾之戰中,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四月下旬,唐將契苾何力與薛萬徹薛萬均兄弟率精騎千餘,銜尾追擊吐谷渾可汗伏允,途中缺水,兵士刺馬血而飲,一舉襲破伏允牙帳,殲敵數千,獲雜畜20餘萬。

有此戰績,作為農耕政權的唐王朝的騎兵,完全稱得上“強到恐怖”。

唐朝騎兵為什麼強大呢?

首先隋唐上承南北朝,軍事上也有北朝重騎兵的遺風,而其周邊敵人也多為遊牧民族,本著“同其所為,習其所好”的宗旨,唐王朝一直把騎兵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在晉陽起兵前夕,李淵就建立了騎兵。唐朝立國後更是大興大興馬政,帝國設置了牧馬監,專事養馬,最強大時達70餘萬匹。與此同時,唐朝還很專注於優選馬種,“既雜胡馬,馬乃益壯”,極大地提高了中原的馬匹質量。大量的優良馬匹,是唐朝騎兵強大的根本。

唐朝騎兵的強大還由於他們裝備精良。唐朝騎兵多裝備金屬扎甲,據《唐六典》記載:“甲之制有十三:一曰明光甲,二早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十有三曰馬甲。今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鎚、鎖子皆鐵甲也”。從記載看,唐軍不僅兵士有甲,連戰馬也有甲,當然馬甲要看戰事需要決定是否披掛;唐朝騎兵主戰兵器為馬槊,又名漆槍,《唐六典》載:柄長八尺稱矟(槊),馬上持用,蓋今之漆槍短。馬槊其實是一種矛,但矛頭比普通矛寬且大,除尖之外兩面開刃,具有很強的破甲殺傷力,唐八尺,約合現在2.5米,馬上舞起馬槊可謂無堅不摧;騎兵副兵器為刀與角弓。可見唐朝騎兵是騎戰與騎射雙重視的騎兵部隊。

唐朝騎兵的強大還在於兵源的選拔與訓練。《舊唐書》載:

凡衛士,三百人為一團,以校尉領之,以便習騎射者為越騎,餘為步兵。可見,騎兵本就是待選兵員中的佼佼者。

選兵之外,唐軍的訓練也很嚴格,

“凡兵馬在府,每歲季冬,折衝都尉率五校之屬以教其軍陣、戰鬥之法也”。

最後一點,唐朝有一批很優秀的騎兵將領。李靖李績這種運籌帷幄大帥就不提了,能夠躍馬擎槍萬軍之中奪人首級的戰將也是數不勝數。尉遲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秦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程知節“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薛仁貴“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異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呼先入,所向無前,賊盡披靡卻走”。另外,唐軍中還有眾多異族將領,因為來自遊牧民族,尤其擅長騎兵戰術,如前面提到的契苾何力,以及執失思力和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爾等,都堪稱騎戰名將。

正是因為這四點,唐朝騎兵才“強到恐怖”。

然而,唐朝的強大騎兵並不是孤立的。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唐擊敗東突厥之戰中,李靖的精騎背後可是有六路行軍總管十餘萬大軍,契苾何力與薛氏兄弟背後也是三路共六支大軍共十餘萬。因此,唐朝騎兵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單獨發起一場大的戰役。

據《通典》記載:

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為奇兵。中軍四千人,內取戰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為一隊。計五十六隊。戰兵內,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馬軍千人,跳蕩五百人,奇兵五百人。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內各取戰兵千九百人,共計七十六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左右廂各二軍,軍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戰兵千八百五十人。戰兵內,每軍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按此統計,20000兵為一路,其中中戰兵14000,而騎兵約2000。按此比例計算,唐朝騎兵雖然強,但並不大。

那麼唐朝為什麼不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集群呢?

難!除了一般認為的騎兵糜費過巨之外,還有一點技術上的原因:那就是馬蹄鐵。唐朝時,中原地區並沒有為馬掌釘蹄鐵的技術。中原地區關於蹄鐵的確切記載大概在後晉公元938年,“甘州人教晉使者作馬蹄木澀,”。在此之前對於馬蹄的保護也僅限於“削蹄”,即為馬切削蹄趾甲。但對於負重,且需要遠程跋涉以及陣前突襲的戰馬來說也僅僅算是聊勝於無吧。基於此,西漢名將霍去病遠征漠北勝利回軍後損失戰馬10萬餘匹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於唐朝而講,雖然富足強盛,也確實大興馬政,但單就馬匹一項而言,與動輒馬匹數十萬的遊牧民族拼馬匹消耗,還是有些勉為其難。也正是因為如此,以唐朝的富足,也並不會去組建大的騎兵集團與遊牧民族政權去打酣暢淋漓的草原追逐戰。


史話海說


唐代對突厥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突厥的內部分裂,及時抓住機會進行了分化瓦解,隨後對突厥頑抗勢力進行了逐個擊破。但沒有足夠強大的騎兵部隊,顯然是沒法做到一錘定音的。

草原-中亞騎兵影響

唐代的騎兵就如同隋到唐代早期的整體軍事系統一樣,有著非常鮮明的中亞-草原影響。這層影響早在東漢末期就開始緩慢的影響漢朝後期的邊境部隊。在西晉王朝被五胡顛覆後,中國北方大地就成為了眾多受中亞與北亞草原式軍隊的戰場。

中國的騎兵也在北朝開始,進入了第一個真正的巔峰。大量輕裝的弓騎兵與負責正面決戰的具裝重騎兵,充斥華北各地。步兵的作用在漢-晉之後,重要性被進一步降低了。

這樣的局面在隋唐統核心貴族統治者身上,依然有著濃郁的體現。也正是這個騎兵徹底為王的是時代,為後來的唐朝騎兵,打下了堅實的底子。


唐代騎兵的北朝遺風

唐代在立國開始,就大量依靠騎兵作戰。雖然步兵的規模與重要性比先前的北朝有了提高,但騎兵的核心兵種地位依然不容動搖。唐代也很好的繼承了北朝遺留下來的中亞-草原騎兵樣式。包括了精銳的具裝重騎兵和使用弓箭為主的輕裝弓騎兵。

至於掩護騎兵作戰的步兵,在唐的早期也有著很多北朝影響。來自府兵制規範下的軍戶步兵既要在日常生產之餘,訓練使用弓箭。也必須學會使用長矛作戰。這種源自中亞東部地區的雙重步兵樣式,非常適合與騎兵配對作戰。

至於唐朝所面對的敵人,無論突厥還是東面的高句麗,一樣都是以類似的騎兵風格在作戰。但他們缺乏足夠的高質量步兵幫助騎兵,也沒有唐朝的國力支撐,訓練上水平層次不齊。

唐也不僅僅只是用自己原本的北方漢地軍戶,草原上的各類部族,在認可了唐朝的權威後,都會為唐朝提供自己的騎兵部隊。這樣一來,唐朝的騎兵不僅有了本族精銳,也有大量外族精銳加盟。

這些因素加一起,成就了唐朝騎兵的輝煌。唐朝的騎兵老本,則讓中原文明的繼承者一直吃到了北宋初年。隨著宋朝的軍事制度問題,這層優勢迅速喪失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