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臨沂鳳凰嶺重大發現!距今1.9至1.3萬年的遺存填補空白!

臨沂鳳凰嶺重大發現!距今1.9至1.3萬年的遺存填補空白!

臨沂鳳凰嶺重大發現!距今1.9至1.3萬年的遺存填補空白!

鳳凰嶺細石器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鳳凰嶺街道王黑墩村村東的高嶺上,該高嶺為沂河與沭河之間的一處高出周圍地面10~20米的土嶺。鳳凰嶺遺址是山東省發現的第一處細石器遺址,它的發現掀起了魯南—蘇北地區細石器文化發現和研究的熱潮。遺憾的是,遺址主體地層因兗石鐵路建設取土而被破壞,高嶺變成平地,遺址的地層與年代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临沂凤凰岭重大发现!距今1.9至1.3万年的遗存填补空白!

遺址的地層和採樣

2016年,臨沂市文物部門在勘探過程中,於鳳凰嶺遺址的西北邊緣發現了有地層依據的細石器標本。2017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臨沂市文物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近300平方米,發掘深度1~1.5米左右。本次發掘確認了埋藏細石器遺存的原生地層,出土了比較豐富的石製品標本。

由於歷年的農田建設和取土活動,發掘區域的地貌原狀遭到人工改造,原始地層的上部至少有1米以上的堆積被取走。除局部有小範圍厚約10釐米、包含零星龍山文化陶片的全新世地層外,現地層在耕土之下即為細石器文化層,厚度約1米,土質為黃褐色粘土質砂層,屬河流相階地堆積,緻密均勻,無分層現象,內含零星小礫石,出土有細石器遺存,主要為石製品,未發現灰燼和動物化石等。文化層發掘結束後,局部探方再向下發掘1米左右,距地表深度大於2米,雖土質未變,但未發現石製品或其他文化遺物。

本次發掘出土石製品400餘件,主要分佈於發掘區的西南部。石製品類型豐富,包括石錘、普通石核、細石葉石核、普通石片、細石葉、石器、斷塊和殘片等。原料的巖性主要為變質砂岩、燧石、石英和石英岩等。石錘主要為石英岩類的礫石直接使用而成,打擊痕跡明顯。

石核類以細石葉石核最具特色,均以燧石質的小礫石為原料加工,形狀不固定,多為塊狀和片狀,尺寸很小,最大長一般在2釐米左右,檯面和剝片面遠端有修理,剝片面上的片疤細小;與之相對應,出土的細石葉也很細小,寬度多小於0.5釐米。石器以刮削器為主,尺寸較大,一般在5~8釐米,加工精緻,多為單面加工;另外還出土有少量錛狀器和矛頭狀兩面器。這些石器多以變質砂岩的石片為毛坯製作而成,加工精緻,形狀規整,尺寸較大。

临沂凤凰岭重大发现!距今1.9至1.3万年的遗存填补空白!

出土的典型石製品

本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穫是確定了鳳凰嶺遺址的原生地層,並初步確定了細石器遺存的年代。在多個探方進行了光釋光樣品的序列採集,目前進行了4個樣品的測年,初步結果顯示文化層的絕對年代為距今約1.9至1.3萬年。

自1982年首次發現以來,鳳凰嶺遺址的細石器遺存便受到史前考古學界的廣泛重視,並提出了“鳳凰嶺文化”的概念。遺憾的是這批材料缺少可靠的年代數據支撐,影響了後續對鳳凰嶺細石器文化的深入研究。本次發掘雖然位於鳳凰嶺遺址的邊緣區,但地層明確,遺址出土的石製品類型全面,細石器技術特點明顯,且有科學的測年數據。

新的發現一方面為研究魯南—蘇北區域細石器遺存的存在時間、區域適應特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對研究中國北方細石器遺存的分佈、技術擴散等課題具有重要價值。鳳凰嶺遺址的新發現把山東地區細石器遺存的研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中國細石器文化的區域研究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出處:中國文物信息網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臨沂市文物局 河東區文廣新局 孫啟銳 陳福友 張子曉 張書暢

临沂凤凰岭重大发现!距今1.9至1.3万年的遗存填补空白!
临沂凤凰岭重大发现!距今1.9至1.3万年的遗存填补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