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任何押賭人民幣單邊趨勢性升值或單邊趨勢性貶值的行動,都面臨巨大風險。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連貶8天。截至昨天(6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幾乎回吐年內全部漲幅

2018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曾一度升值4.1%,如今跌破6.50關口,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年內累計升值幅度回落至0.29%。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55關口,刷新年內新低。

隨著美元持續加息,阿根廷、土耳其貨幣相繼出現貶值,市場對新興市場匯率擔憂加劇。

儘管美元持續走強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仍對匯率形成了有效支撐。央行主管《金融時報》指出,當前,外匯市場供求和預期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中信證券認為,本次貶值目前仍是短期波動而非長期趨勢。具體點位預測方面,首先,美元是短期反彈,不是趨勢走強,難以突破100大關。其次,對於人民幣,6.6-6.8仍是一個波動上限。

8天抹去一年漲幅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升值了約2.5%。2018年4月2日以來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累計貶值超過2000點,美元指數一度在6月20日升值到95.1234,為2017年7月以來最高值。

4月17日到6月21日,美元指數已累計上漲超過6%,是過去一年半來持續最久、幅度最大的一輪漲勢。不過,美元指數突破95之後出現疲態,令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轉機。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4月2日,離岸人民幣已經從當天開盤價6.2627,一路貶值到6月25日的最高價6.5536,在不足3個月時間裡,人民幣已經貶值了超2900個基點。

端午節後第一天,人民幣對美元大幅更是大幅貶值575個基點,這是4月中旬人民幣踏上對美元貶值之路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為何出現貶值

美元持續走強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央行旗下《金融時報》也刊文稱,美元持續走強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

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自低位快速上漲。進入6月後,美元指數依舊漲勢不改。

美聯儲加息、明顯偏“鷹派”的立場或繼續推動美元走高。

美國經濟持續向好,對美元進一步上漲同樣有所支撐。

此外,近期全球市場上出現的貿易摩擦風險,也令具有避險功能的美元進一步走高。

持類似看法的還有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發表的鷹派講話是支撐美元指數攀升的主要原因。6月20日,鮑威爾稱隨著經濟復甦,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很強烈。

今年美聯儲已加息兩次,並將全年的加息預期提升至4次,更高的利率預期增強了美元資產吸引力。

強勢美元給全球市場帶來巨大的波動,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更是呈多米諾骨牌式貶值,人民幣相對韌性較強。國際金融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投資者從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股市撤出資金已高達190億美元,創下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快資本外流速度。

美元升值也為發達國家貨幣帶來衝擊。歐元兌美元自四月下降顯著,歐洲央行6月14日宣佈維持三大利率和每月購債規模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日元兌美元三月達到頂點後回到年初水平,英鎊兌美元自三月起開始下,目前位於年內新低。相比較而言,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近期一路走低,但人民幣與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無連續下降趨勢。

人民幣走弱,股、樓、債市場影響一文看懂

短期來看,美聯儲如期加息,美國各項經濟數據表現良好,美元將繼續保持強勢,但

長期來看,美國財政刺激美元走高或難繼續,美元上升動力有限,難以突破100大關,6.6-6.8仍是人民幣的波動上限,觸碰、甚至突破7的概率不大。

人民幣匯率未來會怎樣

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允許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平上進行貶值,可以讓中國獲得更大的迴旋空間。

他指出:

人民幣匯率貶值破7是大概率事件。在中美經濟走勢分化、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美元升值週期下,中國政策層絕不應重演2014-2016年的“棄外儲、保匯率”悲劇,而是應當效仿歐洲、日本(2014-2015年歐元、日元匯率大幅貶值20%,反而促進了歐洲、日本的經濟),避免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允許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平上進行貶值。

儘管美聯儲年內還將加息,人民幣或仍將面臨貶值壓力,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中信明明認為,美元上升動力有限:

短期內,如果美聯儲如期加息,美國各項經濟數據表現良好,美元將繼續保持強勢。但是長期來看,美國難以依靠財政刺激美元走高,美元上升動力有限,很有可能出現回落,人民幣下跌難以持續

同時,我國經濟平穩運行,也支撐人民幣表現出較強韌性,對一籃子貨幣不斷升值。自2018年初至今,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呈現出持續上漲態勢,由年初的94.9左右上升至6月初的97.3左右,升值了大約2.5%。

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人民幣資產具有較大吸引力,國際資金聚焦中國市場,一個重要表現是境外機構不斷增持中國債券。截至5月底,境外機構持有我國債券數量達到14098.59億元,連續16個月攀升,同比增長82.44%。

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仍然是基本面。

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刊文稱:

美元持續走強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仍對匯率形成了有效支撐,當前,外匯市場供求和預期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今年國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很可能再次小幅上調,以保持利差穩定,這也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同時,隨著我國境內資本市場擴大開放,境外資本參與國內資本市場的渠道有望進一步拓寬,對境外資本吸引力增強,可能將帶來資本流入顯著增加,有利於人民幣企穩升值。

國家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日前就5月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答記者問時強調,當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保持基本穩定,5月外匯儲備餘額下降,主要渠道的跨境資金流動平穩增長、總體平衡主要受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以及資產價格總體上漲的綜合影響,國內外匯市場延續平穩運行態勢。

6月19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少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之一。基於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

人民幣貶值影響有多大?

有利於出口

業內分析認為,匯率水平是影響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重大因素。貶值會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從而使得貿易條件惡化。而本幣貶值,意味這他國的貨幣升值,進口同樣的貨品需要更多的本幣,不利於他國出口。

具體來說,人民幣貶值對於紡織、服裝、家電、化工、傳播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形成利好,可以降低成本,增強出口競爭力

股市偏空,債市利好

人民幣貶值對股市總體利空,對債市相對利好。

中信證券指出,雖然人民幣貶值並非長期趨勢,但是匯率短期波動仍不容忽視。但反映到股票指數上,其影響程度遠遠弱於股市資金面、技術面對股市的影響,股市仍將按照自己的運行規律波動。但若人民幣匯率呈現貶值的傾向和趨勢,且比較明顯,則會對北上資金有所影響

,畢竟資金會優先選擇升值的貨幣。相反避險情緒的不斷升溫則利好債市。

週一(6月25日),上證綜指午後單邊下挫收跌1.05%報2859.34點,收盤再創兩年新低;深成指跌0.9%報9324.83點,創業板指跌0.72%報1538.57點,兩市僅成交3079.04億元,量能延續萎靡狀態。

受匯率影響,航空板塊領跌,中國國航、東方航空跌停; 紡織板塊大漲,華紡股份、延江股份、振靜股份漲停。

房價基本不受匯率影響

中信明明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期間,房價增勢不減。這說明匯率並非決定國內房價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匯率不是趨勢性地大幅貶值,房價基本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

而房價更多的是受到國內政策、貨幣供給以及居民需求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匯率波動難以對房價產生趨勢性影響

大宗商品要看內需

大宗商品的走勢最終取決於國內需求的情況,如果匯率貶值來自於經濟走弱,或將對商品形成負面影響。我國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之一。

中信明明認為,美元走高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存在兩個邏輯,一是國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二是推高原材料成本從而提高商品價格,兩種效應博弈下,最終決定大宗商品走勢的還是國內需求的情況,如果匯率貶值來自於經濟走弱,或將對商品形成負面影響。

押賭單邊變動很危險

一個常有的現象是,每當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時,市場上總有投資者(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想通過預判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匯率可能存在的單一變動趨勢而“下注”買賣美元,以期從中獲利。

證券時報對此分析稱,過去在國內外經濟金融局勢穩定、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缺乏市場化的環境下,這一招或許奏效,但時過境遷,短期內國內外局勢前景尚不明朗,央行也早已退出“保匯率”的常態化匯市干預,任何押賭人民幣單邊趨勢性升值或單邊趨勢性貶值的行動都面臨巨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