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走馬觀城——奧斯陸

走馬觀城——奧斯陸

一、城市概貌

奧斯陸(Oslo)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n Peninsula)上最為古老的都城,是挪威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坐落於挪威東南部奧斯陸峽灣(Oslo fjord)北端的世界著名滑雪勝地霍爾門科倫山(Holzer Conlon mountain)附近(中心位置座標:59°56'N, 10°41'E, UTC/GMT +1)。奧斯陸,城市面積為454平方千米,人口為61.5萬(2017年),綠海輝映蒼山,氣勢雄渾,風光旖旎,環境幽雅,彰顯著濃厚的中世紀文化色彩和獨具一格的北歐城市風光,是全球最富有、最安全、最幸福以及擁有最高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生活水準和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城市之一。

走馬觀城——奧斯陸

奧斯陸位置圖

二、歷史沿革

根據《薩迦》記載,奧斯陸(Oslo)於1048年由哈拉爾三世(Harald III,1015—1066,1046—1066在位)建立的,但考古在此發現了早期的基督教墓葬,證明在公元1000年以前奧斯陸已經有人類聚居。據此,奧斯陸於2000年舉辦了建市1,000年的慶祝活動。

走馬觀城——奧斯陸

為抵禦外來侵略,哈康五世(Haakon V,1270—1319,1299—1319在位)於1300年在奧斯陸修建阿克斯胡斯城堡(Akershus Festning),此時的奧斯陸已經具有挪威首都的地位;1308年城堡竣工後,他便定居於此;此後(1319年後)的60年間,其他挪威王室也居住於此。

走馬觀城——奧斯陸

14世紀中期挪威鼠疫流行,以及與北歐他國爭奪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導致挪威國力衰弱,奧斯陸被丹麥人佔領;1536年,挪威與丹麥組成共主邦聯,哥本哈根(Copenhagen)是邦聯的首都,奧斯陸則降至邦聯的省會地位;至1814年,這裡都是由丹麥—挪威國王任命的總督官邸所在地。

走馬觀城——奧斯陸

丹麥-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1577—1648,1588―1648在位)是一位傑出的城市規劃者和建築師,因1624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阿克斯胡斯城堡等大半個奧斯陸城,克里斯蒂安四世親自規劃設計了新城藍圖,並在阿克斯胡斯城堡腳下開建新城。在其後的300年間,新城與國王同名為“克里斯蒂安尼亞”(Christiania),1878年改發音為Kristiania。

走馬觀城——奧斯陸

1814年1月14日,“基爾條約”(由瑞典、丹麥—挪威簽訂的條約)生效,“丹麥—挪威共主邦聯”瓦解、挪威—瑞典王國誕生,克里斯蒂安尼亞這座沉睡的“鄉村小鎮”自此被喚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都”。這裡許多市內地標都建於19世紀,其中包括奧斯陸王宮(1825—1848)、議會大樓(1861—1866)、大學、國家劇場和證券交易所等。1850年,奧斯陸超越了卑爾根(Bergen)而成為挪威人口最多的城市。

1905年,挪威借領事館之爭,經全民公決脫離瑞典而獨立,克里斯蒂安尼亞再次獲得挪威首都地位;1925年,“奧斯陸”名稱被恢復使用。

走馬觀城——奧斯陸

二戰時,挪威被納粹德國佔領。首任國王哈康七世(Haakon VII,1872—1957,1905—1957在位)帶領挪威王室和政府首腦隨撤退的盟軍流亡英國,並組建流亡政府抵制納粹德國對挪威的佔領;挪威人民在“祖國陣線”的領導下與德軍展開了英勇的鬥爭,對其形成了很大的牽制作用;戰爭結束後,挪威抗德總司令奧拉夫王儲(Olav V,1903—1991,1957—1991在位)帶領挪威人民解除德軍武裝。德軍投降時(1945年5月),在僅有400萬人口的挪威,投降的德軍竟達40餘萬人。1945年6月7日,哈康七世乘坐英國軍艦抵達奧斯陸,挪威光復。

走馬觀城——奧斯陸

三、經濟概況

奧斯陸是挪威的工業中心,工業產值佔了全國總產值的1/4以上,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工、電器、冶金、建築材料等。

奧斯陸是世界裘皮加工、出口中心之一,被譽為“裘皮之都”。

奧斯陸還以“世界滑雪之都”聞名於世。

奧斯陸港碼頭總長近13千米,水深20~50米,是世界聞名的不凍港,是挪威最大的港口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可停泊多種類型的船舶,擁有本國和來自世界各國的航運公司130餘家,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16萬箱以上,全國半數以上的進口商品都要經過奧斯陸轉運。

走馬觀城——奧斯陸

四、重要景點

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g Park),以挪威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1869—1943)的名字命名,坐落於奧斯陸城的西北部,佔地近50公頃。園內繁花綠茵,小溪淙淙,在長達850 米的中軸線上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以“生命之橋”、“生命之泉”、“生命之柱”和“生命之輪”等4大主題雕塑作品192尊共650個裸體人物雕像。其中:

生命之橋雙側各有 29 尊彼此對稱的青銅雕。

走馬觀城——奧斯陸

生命之泉中央是托盤群雕,有一組形態逼真的人體雕像拱托著一個巨大的銅盤,清清的泉水高高噴起,均勻地沿銅盤邊緣灑落下來,猶如給雕像蒙上一層薄薄的白紗;四角各有5 尊樹叢雕;四壁的浮雕描繪出嬰兒、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的人生過程。

走馬觀城——奧斯陸

生命之柱高聳在36 尊花崗岩雕圍城的圓臺中央,柱高 17 米,柱身刻有 121 個裸體男女浮雕,有夭折的嬰兒、有不幸的青年、有披頭散髮的婦女、有骨瘦如柴的老人,逝者慘不忍睹。作品描繪了世人不滿於人間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時,相互傾軋和互相扶掖的情景,沉迷、警醒、掙扎、絕望,組成了一個陡峭上升的旋律;36尊花崗岩人物雕塑均勻地分佈在圓形的臺階之上,刻畫了處於不同場景和關係中的人物形象……

走馬觀城——奧斯陸

“生命之輪”(the wheel of life)是一尊獨立的雕塑作品,表達了一種“永恆”:男人、女人和孩子環抱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雕塑概括了整個公園的主旨:人的一生,從搖籃到墳墓,經歷快樂、貪婪、幻想、希望和對於永恆的渴求。

走馬觀城——奧斯陸

維格蘭雕塑公園中的全部雕像組成了幾個美麗的幾何圖案,作品婀娜多姿、栩栩如生、渾然一體,喜怒哀樂淋漓盡致,被人們稱之為“人生旅途公園”。作者通過雕塑藝術的展現力與感染力,集中突出了“人的生與死”這個主題,表現了人從出生至死亡的全過程,以及有關人生的啟示,觀後令人驚歎不已,使人陷入沉思……

走馬觀城——奧斯陸

阿克斯胡斯城堡,是中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建於1300年至1308年。在建成不久便成功地抵禦了瑞典埃裡克公爵(Duke of Eric,1382—1459)的進攻,且在此後的歷次戰役中證明了它的堅不可摧。哈康六世(Haakon Ⅵ,1340—1380,1343—1380在位)還曾將這座城堡作為他的皇家宮邸。17世紀初(克里斯汀四世時期),著名建築大師漢斯•斯汀文寇對這座古堡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裝飾,城堡演變成堅實要塞與華麗宮殿的組合體,其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便是他的傑作。如今,城堡還經常被用來招待外國貴賓。

走馬觀城——奧斯陸

走馬觀城——奧斯陸

奧斯陸市政廳是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這座紅色的建築始建於1900年,歷經挪威藝術家們50年不斷的裝飾和潤色才得以完成。建築為凹字形佈局,周圍還有大量雕塑作品,向人們展示著挪威的歷史、文化以及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走馬觀城——奧斯陸

市政廳寬闊的大廳的四面是賦予歷史意義的大型壁畫,其中一側放置了一架鋼琴。拾級而上,可見幾個不同類型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特別的展示,從傢俱擺設到人物壁畫以及可以透過窗戶看到的海景,無一不讓人們感受到其歷史的氛圍,體驗到其中的過往與變遷。

奧斯陸市政廳倍受世人關注的另一個原因:這裡是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所創立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地。

走馬觀城——奧斯陸

挪威王宮(Det Kongelige Slott)地處一片高地,佔地3,320平方米,是奧斯陸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王宮始建於1825年,由一位丹麥官員兼律師馮·林斯道為總建築師,國王卡爾三世·約翰(Karl III Johan,1763—1844)為王宮奠基。由於計劃被多次修改,這項工程直到1848年才竣工,於國王奧斯卡一世(Oscar I,1799—1859,1844—1859在位)期間的1849年7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

走馬觀城——奧斯陸

挪威王宮既是國王處理日常事務、舉辦國宴、招待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地方,也是國王與王后的居所。宮內共有173個房間,裝飾高貴豪華;宮前矗立著國王卡爾三世•約翰的青銅雕像;宮外是環繞王宮的皇家花園,綠樹成蔭、小徑通幽;宮前廣場是挪威最大的慶典廣場,每逢國慶節的5月17日,挪威王室成員都會出現在王宮的陽臺上,向廣場上的遊行隊伍揮手致意(注:王宮只在夏季對公眾開放,必須加入嚮導團才可以參觀)。

走馬觀城——奧斯陸

比格迪半島(Bygdy)位於奧斯陸西部(從市政廳臨海碼頭乘上渡輪20分鐘可達),擁有美麗的公園、森林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島上不但集中了奧斯陸維京航海主題的多個博物館(海盜船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弗拉姆號博物館等),更有佔地面積很大的民俗村,是挪威歷史最古老,擁有最豐富文化景觀的地區之一。

海盜船博物館擁有大量海盜時期的出土文物,許多均是海盜時期貴族的陪葬物,其中最能代表挪威海盜歷史文化元素的便是館內陳列了3艘挖掘出來的用於陪葬的海盜船,維京人將人及陪葬品裝載船裡埋葬,他們相信即使到了另一個世界,也是需要交通工具的。

民俗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館,陳列著從各地搬遷過來的153座古式房屋和教堂,反映了當時挪威人的生活和建築風格,集中展示了整個挪威的民風民情。這些屬於挪威特有的文化,為後來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弗拉姆博物館使用了9種語言,詳細介紹了航海家、北極探險家、動物學家弗裡德持喬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從1893年到1912年間的3次北極探險過程。整個博物館內就是一條大船,人們登船可瞭解船的構造、當年船員們的生活環境與經歷、還有關於極地的書籍等知識。

霍爾門科倫山(Holmenkollen)位於奧斯陸東北部約13千米處,海拔371米。早在140多年以前,挪威人在這裡創造了滑雪運動,並迅速風靡全球;自1892年起,每年 3 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世界聞名的滑雪大賽都在這裡舉行;幾百年來,這裡舉行過數不清的滑雪比賽,培育出無數的滑雪名將。對廣大滑雪愛好者來說,“霍爾門科倫”一詞就如同奧林匹克那樣既親切又神聖,由此,霍爾門科倫山成為了世界滑雪勝地,奧斯陸也被譽為“世界滑雪之都”。

走馬觀城——奧斯陸

五、城市印象

海盜的後世影響。北歐史詩般的年代早已過去,維京人(Viking:泛指公元8~11世紀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足跡遍及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的北歐海盜,這一時期被歐洲稱為“維京時期”/Viking Age)的傳奇故事也變得遙遠和陌生。那些梟雄或惡魔與美輪美奐的海盜船一樣,只能在後人翻閱歷史時,才會像菸頭的亮光一樣閃爍分秒。但人們每當說起祖先的這段歷史時,挪威人卻頗為自豪:認為“海盜”是勇敢者的化身,是不畏艱險、勇於開拓進取的象徵。挪威人正是將這種精神轉化為不斷前行的動力的。

走馬觀城——奧斯陸

奧斯陸的休閒交通。奧斯陸人和大海有著特殊的情感,並與之結下不解之緣:桅杆林立,白色的遊艇泊滿了城市周邊的海岸線,儼然成為奧斯陸一道特有風光。市民生活中的最大樂趣就是海上泛舟,每逢節假日,闔家攜幼扶老駕艇出行,或把杆垂釣,或欣賞風光,或飄浮游蕩,或沐浴陽光,如同神仙般的悠閒悠哉;青年朋友們相邀船上,過峽灣,越大海,前往瑞典或丹麥“兜”上一圈,其樂融融。因此,遊艇便成了奧斯陸人假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閒交通工具。

走馬觀城——奧斯陸

城市的藝術品位。自古以來,挪威人以喜愛雕塑,特別是人體雕塑而聞名。在奧斯陸,即便是私人居室也要擺上幾尊小型雕塑佳品供人欣賞;在公共場所,建築物與雕塑作品佈局和諧;街道兩側隨處可見有趣的塗鴉;道路上空也懸掛一些藝術裝飾等,城市的文化氣息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馬觀城——奧斯陸

週日的百姓生活。奧斯陸當地人慵懶散漫,週日的商場超市都關門歇業,大街上少有行人走動。他們或是在街頭公園或街邊噴泉處休息,或是在露天茶座上享用下午茶,或是逍遙地喝著咖啡,沒有壓力,悠閒自得,安詳的生活節奏。這就是北歐高福利國家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

走馬觀城——奧斯陸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