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債務壓力開始向大房企蔓延,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自2016年“930”開始,再到2017年的“317”,這兩輪的大規模房地產調控,讓地產行業加速進入整合階段。行業的集中度快速上升,大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快速提高。

中指院報告顯示,2017年百強房企市場份額達到了47.7%,即使在百強房企中,馬太效應也非常明顯,比如top10房企市場份額佔百強房企的份額達到了50.2%。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調控嚴控了房企融資,特別是土地前置貸款。開發商買地要找銀行貸款,現在要你自己出錢買地,很多小開發商根本玩不下去。但對於大開發商來說,他們融資的渠道要比小開發商多,比如海外融資渠道。這種高人一等的融資渠道優勢,讓大房企在密集的調控中反而獲得了加速擴張的機會。

債務壓力開始向大房企蔓延,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數據顯示,2017年百強房企發行了78.1%的海外債。

加速擴張必然意味著房企負債率迅速升高。而截至2017年,全國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負債率達到了79.1%,是2005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萬科、綠地、保利地產和華夏幸福的負債總額更是超過了3000億。

以萬科為例,2018年一季度其總負債額達到了驚人的10 289.27億元,負債率達到了84.04%,這兩項指標均創萬科歷史新高。

但是“負債前行”的房企,目前正遭受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從當初的中小房企,到如今的大型龍頭房企,日子都越來越難過。

6月27日,相關部門表示,房企海外發債應主要用於償還到期債務,避免債務違約,限制將海外融資所得用於投資開發房地產項目。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接下來的3年,房企已進入償債高峰期。

有券商研報顯示,2018年,地產行業到期債務總量將達到1949億元,三季度為932億,四季度為698億,而2019年和2020年的到期量更是年均增加1000億以上。

債務壓力開始向大房企蔓延,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中小房企的日子依舊難熬。

高昂的地價使得中小房企早已從一二線城市退出,即便在三四線城市,在大房企的競爭下,中小房企的日子也不併好過,項目違規銷售或爛尾的可能性在增加。

而對於大房企而言,海外融到的錢不能用來開發,只能用來還債。這意味著房企必須加快銷售節奏。眼下最關鍵的是三四線城市,棚改的變數使得他們必須儘快優化庫存,加快推盤儘快回款。

債務壓力開始向大房企蔓延,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不過,就三四線城市來說,房企拿地熱情或許會迅速降溫,相應的房價行情也會迅速降溫。還需提醒的是,這一波降溫或許意味著三四線樓市行情徹底結束了。

而在一二線城市,捂盤的風險也越來越高,由於限價依然不可能取消,繼續捂盤意味著越來越高的財務成本,這些都會蠶食利潤,越晚開盤越可能虧本。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二線城市搖號超低中籤率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