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投資低迷掣肘《中國製造2025》

【當前製造業投資增長的持續下滑不是一個孤立和短期的現象,而是影響製造業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斷積累和持續爆發的結果】

□劉立峰

製造業投資增長在較長時間表現低迷

近年來,中國製造業投資增速直線下跌,由2011年的階段高點37.7%迅速下降到2017年的3.1%,6年間下降了34.6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也由33.9%下降到30.6%,製造業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由47.9%下降到16.4%。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一規劃全面實施的前兩年——2016年和2017年,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只增長4.2%和3.1%。2017年的製造業實際投資還下降了2.6%。2018年1-4月份,製造業投資增長4.8%,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1%。按照近些年製造業月度投資增幅前高後低的規律,未來月份製造業投資增速還可能下行到更低水平。如圖所示。

投资低迷掣肘《中国制造2025》

製造業投資增長低迷並不是少數行業的孤立現象。2016-2017年間,製造業29個大行業中,只有3個行業的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包括通信設備製造投資增長了近20%;但是,卻有8個行業投資負增長,這裡面既包括資本密集型的菸草、印刷,也包括高耗能的化學、黑色冶煉、有色冶煉,還包括裝備製造類的交通設備。還有11個行業投資增速低於5%。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快速增長,但是這部分投資佔比較小。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實現了17%的高增長,但其投資只佔全部製造業投資的13.5%;五大高耗能製造業投資下降1.8%,但其投資仍佔全部製造業投資的21.9%。僅有高技術產業的快速增長仍不足以彌補高耗能行業投資負增長對整體制造業投資增長的拖累。

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工業化,製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製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距離這一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只有不到兩年時間,而前期製造業名義投資年均增長速度只有3%-4%,實際投資甚至還在下降,導致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企業技術進步和研發投入增加都將受到影響,不利於新舊動能的轉換,不利於新動能的形成,可能會導致《中國製造2025》階段性目標無法實現。

多重因素疊加,制約製造業投資增長

製造業投資增速下滑有發展階段轉變和增長動能轉換等積極主動調整因素在裡面。但也反映出企業投資意願不足、要素成本上升、轉型升級難度大等現實問題。

一是企業投資意願顯著下降。2015-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分別增長-2.3%、8.5%和21%,利潤大幅增加卻沒有換來製造業投資的增長;2017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但是同樣沒有轉化為製造業投資的增長。目前,製造業產能過剩仍是普遍現象,內需和外需的擴張又受到多重限制,製造業企業對未來的市場預期並不樂觀,難以形成趨勢性投資擴張的局面。

二是金融房地產的擠出效應。房地產、金融等資產投機領域泡沫現象嚴重,炒房、炒匯、炒期貨獲得利潤過於輕鬆,不需要過多的土建和設備投資,不需要技術和工藝的創新,不需要培養大批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不需要工匠精神和潛心鑽研。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投資重點轉移到銀行理財、信託投資、股權投資及不動產等領域,原本應投入到製造業的資金被抽走或截流,不僅對製造業投資產生擠出效應,而且還抑制了企業的創新。

三是要素成本有明顯上升。以前製造業靠的是成本優勢,近年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出現用工難,人工費不斷上漲;土地價格上升,帶動工業地產、廠房租金不斷攀升;環保政策密集出臺,企業停工、停產情況增多,環境治理成本也顯著增加;物流成本在企業支出成本中佔相當大的比重;制度性成本仍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越來越多的內外部成本增加抑制了製造業投資的擴張,也造成紡織、化工、鋼鐵、電子等製造業向南亞、東南亞等國轉移。

四是企業投資升級難度較大。謀求轉型升級已成為眾多製造業企業的共識,但是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從以往依賴勞動力和資源的粗放發展向依賴技術和創新的集約發展轉型並不容易。“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有些企業消極等待傳統市場的好轉;有些企業缺乏核心的技術競爭力和自主創新精神,不知道怎麼轉、如何升;有些企業盲目涉足新的領域,水土不服,負債率大幅上升,面臨嚴重市場風險。

必須盡最大努力恢復製造業投資增長活力

當前製造業投資增長的持續下滑不是一個孤立和短期的現象,而是影響製造業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斷積累和持續爆發的結果,沒有發展思路的根本轉變,很難扭轉這一頹勢。

一是增強企業的投資意願。財政和貨幣政策應該有所作為,保持總需求的適度合理擴張;在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歐洲、拉美的合作,對沖外貿出口下行的風險;加大服務業等領域的開放力度,出臺更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加強企業家財產保護,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加強政府誠信建設,促進政府誠信施政;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懲處。

二是下決心抑制資產泡沫。要促進製造業投資的復甦,就必須下堅決遏制房地產和金融投機活動。嚴格規範二套以上住房的購買政策,加強對房地產信貸閘門的控制,加大對房產持有環節的徵稅力度,建立房地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金融機構去通道、去鏈條、降槓桿,為實體經濟提供針對性強、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務。暢通IPO通道,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提高資產證券化效率,讓產業資本更具流動性,讓更多金融資本願意投資製造業。

三是推動企業減負擔降成本。在勞動合同管理上,應更好地平衡企業和勞動者的權益,給企業更多的自主權,讓企業可以優勝劣汰,讓能者多得,讓多勞者多得。清理和取消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階段性下調企業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高速公路貨車計重收費標準。加大對企業治理汙染的財政補貼和財政投資力度,避免由企業單獨承擔環保成本。清理和規範一批涉企收費項目。繼續深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四是積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遴選實施一批製造業標誌性項目,引導企業參與承擔相關任務。採取基金、貼息、貸款風險補償等方式支持新產業開發。在政府工程招標、政府採購中給予中小企業同等待遇。實施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與申請財政補助和獎勵掛鉤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制度。加快行業信息平臺建設,及時向企業發佈行業信息和項目信息。聯合專家等資源,為企業規劃和制定轉型參考計劃。

(作者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