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又一项目签订!中国聚碳酸酯产能正急剧扩张……

近日,河南平煤神马集团与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PC项目技术转让签约仪式在郑州海联大厦举行。协议的签订,使河南平煤神马集团得以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PC(聚碳酸酯)项目技术,在平顶山和开封两地分别上马40万吨/年PC项目。

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中国已投产聚碳酸酯项目有8个,合计产能102.5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0%

全球产能呈现寡头竞争

作为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门槛的高端石化产品,聚碳酸酯产能集中度较高,科思创、SABIC和帝人等三家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企业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一半以上。其中前两大巨头占比超过50%,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又一项目签订!中国聚碳酸酯产能正急剧扩张……

近几年中国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作为最早开始聚碳酸酯研制和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等原因导致聚碳酸酯产业前期发展缓慢。

直至2005年后,拜耳、帝人、三菱等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投资建设聚碳酸酯装置,中国聚碳酸酯产能规模增长快速。

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聚碳酸酯产能为94.5万吨,大部分是外资或者合资工厂,主要的生产厂家有上海科思创聚合物有限公司(产能40万吨)、浙江嘉兴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产能 15万吨)、中石化三菱化学(北京)有限公司(产能6万吨)、菱优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产能8万吨)、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产能10万吨)以及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6.5万吨)和万华化学(产能7万吨)等。

近几年中国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世界聚碳酸酯生产中心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亚洲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和消费国。

目前,中国聚碳酸酯需求增速将维持在6%-8%,主要用在汽车部件、电子/电气、器具/家庭用品以及光学媒介等方面。

预计2017-2020年间,中国对聚碳酸酯的总消费量将突破210万吨,其中由于大型公共建筑设施以及高速公路隔音墙的建设,预计聚碳酸酯在板材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交通工具塑化轻质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聚碳酸酯在汽车车窗玻璃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国内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发展国产大型飞机的愿景,为聚碳酸酯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契机,届时聚碳酸酯的需求量也将取得快速的增长。

大量依赖进口 对外依存度超60%

又一项目签订!中国聚碳酸酯产能正急剧扩张……

目前中国PC产业依然面临着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2017年,中国PC表观消费量约175万吨,产量超过65万吨,但大量进口局面仍为完全改观,全年进口量138.5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净进口量已连续几年维持在百万吨以上。

近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高额缺失、需求端强劲增长,及生产企业较大的利润空间等因素,不断刺激行业投资者投身到聚碳酸酯产业建设的队伍中。前期有大风化工、鲁西化工作为先驱者成功投产,后来者有烟台万华,利华益维远化学新增装置投产运行,更是有一部分在建装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据了解,目前国内PC拟建、在建装置产能高达200万吨左右,涉及企业单位十几家,后续国内PC将有源源不断地的产能释放。

中国PC产业扩能热潮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并带来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担忧。石化联合会发布的《2018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指出,PC在下游电子电气、建筑板材领域增长缓慢,光学存储媒介受新媒体冲击需求量持续萎缩。

因此,在PC市场或将变成红海,特别是在低端、通用料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下,PC生产企业针对消费市场结构变化,提前规划产品结构方案;开拓下游创新应用领域,扩大产品应用市场;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功能化、专用化方向发展等,将是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困境、保持自身优势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