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B-29轟炸機沒有被攔截?

我也很絕望351


首先,轟炸日本本土的B-29轟炸機進行了改裝。美軍拆除了一切不必要的自衛武器和航電系統,只為可以保證這幾架攜帶核彈的B-29轟炸機可以飛行在日本大多數防空武器和戰鬥機的攔截範圍之上。《長崎的決定》也有說明:4架B-29轟炸機在丹佛進行了改裝,並進行了高空投擲核彈的可能性。

圖為B-29戰略轟炸機

並且,日本二戰後期有經驗的飛行員和可用來高空攔截的飛機以及必要的航空燃料都相當短缺,日本是不會將資源浪費在兩架只是用來偵查,甚至只是用來投放傳單的兩架B-29轟炸機上,在日本人眼裡,更多的資源都應該被用來攔截美軍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編隊,而不是兩架幾乎無關緊要的戰機。

圖為震電戰鬥機

而且,當時日本能攔截B-29高空轟炸的戰鬥機大多數都被部署在東京附近的空軍基地,長崎和廣島距離太遠,根本無法進行保護。況且,高空轟炸的誤差往往在幾公里左右,放任著炸也不一定能造成什麼傷害,有鑑於此,當時日軍的一切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

圖為日本防空炮

除此之外,當時的日本為根本沒有想象到僅僅是2架轟炸機就可以完成摧毀城市的壯舉,日本廣島和長崎在被空襲的當日甚至都沒有拉響空襲警報,甚至日本根本都沒有注意到攜帶有核彈的B-29轟炸機進入日本本土。一架轟炸機輕鬆的做到了317架轟炸機才能完成的攻擊效果,這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以至於在廣島事件過後,日本還不相信美國可以再次釋放這種“上帝之力”。


雙馬尾班長


因為日本在空軍方面沒有什麼建樹,日本最注重的還是海軍,其次是陸軍,最後才是空軍,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在日本軍部裡面還是有個鄙視鏈存在的,就是海軍看不上陸軍,陸軍和海軍都不希望再出來一個空軍來分自己的物資,海軍和空軍這兩個主要軍種,雙方經常會因為物資配給原因而不和。




海軍的待遇要比陸軍強幾十倍。海軍因為受英國的影響,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學習英國,每天吃的是西餐,喝的是紅酒,還有各種日本傳統美食,而陸軍的條件要差的多,曾經一個日軍陸軍大佐吃了一頓海軍最低等的食物,居然感動的哭了,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飯食,哪怕是在打仗的時候,海軍需要陸軍或陸軍需要海軍的時候,雙方也不願意協同配合,都是各自為戰。



日本空軍則是這三者中發展最不好的一個,他的同盟國德國的防空部隊達到幾百萬人,有數千架戰鬥機,武器裝備比日本要好的多,但是仍然比日本提前投降,如果不是因為亞洲各國工業起步較晚,武器裝備太差,怎麼可能讓日本在亞洲地區猖獗那麼多年?



後來美國介入亞洲戰場後,對日本來說美軍的優勢是壓倒性的,日本的工業體系遠遠比不上美國,製造飛機的能力也差了一大截,這種情況下,日軍飛機是打一架少一架,所以非常珍惜,加上飛行員又遠比戰機珍貴,而日本優秀的飛行員大多在戰爭前期陣亡了。



戰鬥打到了1945年,日本幾乎已經沒有了防空能力,剩餘的戰鬥機還打算要進行自殺式的襲擊,再說美國已經被炸慣了,當時也不瞭解原子彈的威力,因此當轟炸機飛過來的時候,日本以為是普通的轟炸機,並沒有太當回事如果知道後果這麼嚴重,說什麼也會出擊的吧。


風雲一點通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日本已經沒有什麼防空能力了。

日本歷史上就輕視防空。

抗戰初期,我國就利用馬丁轟炸機飛抵日本投擲大量傳單。

以中國的實力,竟然能夠轟炸日本,可見日本防空實力的薄弱,漏洞之多。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因為美軍距離日本還遠,日本也沒有重視防空。

日本本土防空部隊基本都是二三流的士兵,是不能勝任出國遠征才被留在本土。他們僅僅擁有300架飛機和700門高射炮。

這點武器,哪裡能夠防空呢?

二戰德國防空部隊高達近百萬人,裝備高炮數萬門之多和數千架戰鬥機,就這樣還頂不住。

到了美軍攻打塞班島,日本人才感到直接的空中威脅,將包括第10飛行師團在內的650架飛機和600門高射炮被編入防空軍。

勉強湊齊了飛機只有區區970架,而高射炮僅有2590門,但也是遠遠不夠的。

從1944年開始,美軍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開始日本還能招架招架,後期幾乎無能為力,眼見著一座座城市被炸光。

第二,B29過於厲害。

B29超級空中堡壘,最大時速高達600公里,比普通的戰鬥機還快。

它可以攜帶9噸炸彈飛行2400公里,可以長期飛行在萬米高空。

更重要的是,B29的防禦能力很強,裝備有0.25-0.44英寸防彈鋼板,不具備機槍的反覆射擊,可以抵抗高炮破片。另外還有12挺機槍用於自衛。

讓日軍最頭疼就是,B29飛的太高,高達萬米。

日本開始沒有高空截擊機的生產計劃,作戰高度設定在6000米以下。

如果到了7000-9000米高空,如比較先進的一式隼戰,二式屠龍這些戰機,只能進行一次攻擊。如果沒打中,就不可避免的下滑。

而以B29的厚重裝甲,一次攻擊想要將它擊落幾乎不可能。

另外,B29還有強悍的野馬戰鬥機護航。

單單是野馬戰鬥機,日軍戰鬥機就對付不了,沒有一種機型是對手。

至於日軍的高炮,越大部分射程也不能達到萬米。三式120MM高射炮和五式150MM高射炮射高倒是夠了,但數量不多,只有100多門,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

而且,防空放空,十防九空,依靠高炮防空本來就是不靠譜的。

飛機打不了,高炮打不到,那還防空個屁啊。

為此,日本飛行員甚至拼了命,搞起神風自殺。

1944年8月20日,第4戰隊的2式屠龍飛行員渡邊重夫軍曹見射擊無效,駕機撞落1架B29轟炸機,11月27日第10飛行師團的三田義雄不顧死活的駕駛戰機衝進美軍B29機群,一頭撞上了第497中隊的一架B29尾部。

這也是逼急了。

第三,日本領土太小,對付不了快速轟炸

日本是島國,領土面積狹窄,對於防空極為不利。

日本雷達發現美軍飛機以後,B29只需要60分鐘就可以飛到東京投彈。

而日本防空部隊從雷達發現識別,上報,下令迎戰,飛機起飛,戰機飛到制定空域需要80分鐘。

所以日本幾乎攔不住B29的轟炸,只能在它轟炸結束以後追在屁股後面攻擊。


第四,日本人早就被炸慣了

1945年開始,B29已經不間斷的對日本進行轟炸。

3月,美軍B29投擲燃燒彈,將東京幾乎燒燬。

直到日本投降,在15個月轟炸期間,美國損失了512架B29轟炸機。似乎數量不少,但平均每個月才擊落34架,每天只擊落1架。

這種擊落率太低,實際上日本領空幾乎不設防。

大家現在明白了吧,日本根本就對付不了B29。

到了投擲原子彈的8月,日本稍微有經驗的飛行員基本死光,對於B29的攔截只是象徵性質。

當時日本軍方認為攔截B29的意義不大,不如留下一部分飛行員和戰機準備用於最後的本土決戰。

由此,美軍B29完全可以對準日本皇宮投原子彈了。


薩沙


主要的原因還是有幾個。第一、日本人的陸航和海航早在菊水特攻後,因為自殺式的神風作戰就犧牲了2000名飛行員,以及數以百計的飛機,其中也包括一些可以攔截b29的戰鬥機,如三菱j2m雷電這種飛行高度可達11000m的飛機,(當時b29的最高飛行高度也就10241米)儘管日本政府還在努力挽救這些損失,但是由於自身是島國礦產資源匱乏,外加上制海權已經掌握在盟軍手中,日軍開始逐漸喪失本土的制空權,對於美國陸航的空襲顯得毫無還手之力。其次日軍在太平洋上也逐漸失去了對許多重要島礁的控制權,此時的盟軍的轟炸機隨意從塞班島起飛轟炸日本本土。再說到日軍的地面防空,當時日軍唯一能對b29構成威脅的高射炮只有3式120mm炮和五式150mm炮,3式炮總產量只有120門,主要集中於本土地區,戰果有限。而5式炮產量更少,僅有2門,而且難以機動,主要是炮壘安防。主要集中於東京地區,不過它對於b29來說是最棘手的對手。它曾在一次抵禦b29的行動中,擊傷了飛行於9800米高空的三架b29,以至於盟軍每次轟炸東京時都要繞過這兩門炮佈防的區域。

(雷電是當時日軍可以對抗b29轟炸機的戰鬥機中的一種)

(世界上最大的高射炮,炮管長度達9000毫米,可能這也是它打得中b29的原因吧。。。)

第二,當時原子彈的保密工作做的特別周詳,日本的情報部門根本就沒有察覺到美軍已經成功研製並生產出了這種他們日後也想不到的大殺器。

第三,當時的日本國內各行各業的人已經對美軍的轟炸習以為常,尤其是東京大轟炸那次後,日本人已經對空襲麻木。以至於當時廣島的防空警報響起後,日本民眾依然上街,基本上都認為飛來飛去和之前300架的陣仗比起來這3架是來發傳單的,毫不在意,所以陸航也懶得調戰鬥機去攔截了。


(慘遭核平的廣島和70年後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原址)

綜上所述,廣島和長崎這核彈也是吃的夠慘。


區域拒止


在二戰的末期,為了讓日本軍國主義政權儘快投降,避免在日本登陸作戰帶來大量的美國士兵傷亡,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下了分別使用了原子彈,使得這兩座城市在核打擊之下瞬間灰飛煙滅,造成了幾十萬人的傷亡。那麼,為什麼日本對美國進行投彈的轟炸機組不進行攔截呢?

1.原子彈屬於絕密

▲曼哈頓計劃成員

首先,在當時的環境來看,核武器計劃對於美國來說絕對是絕密的,除了美軍高層以及相關的研發人員之外,應該不會其他國家知道曼哈頓計劃,而且,核武器屬於劃時代的產物,大部分人都對哪種毀天滅地的力量一無所知,對核武器的破壞能力也沒有一種清晰的概念,所以就算日本政府知道了一些相關的消息,知道美國正在研發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不會想到那種武器一發就能抹去一座城市,而且也不知道美國會那麼快就用到日本的本土,否則,日本哪怕拼掉最後一架飛機,可能也會把B-29轟炸機組攔截下來!

2.美國採用障眼法

▲B-29轟炸機

其實在核打擊之前,美國對日本重要工業城市的空襲就沒有斷過,東京就在美國的燃燒彈之下成了一片廢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沒有選擇東京作為核打擊目標的原因。因為美國的飛機在當時時不時地就飛到日本的上空,要麼撒一下傳單,要麼丟一些炸彈,搞得日本的防空警報在當時就沒有斷過,老百姓也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慢慢的到了後面就習慣了,防空警報想起的時候不但不躲避,甚至還會抬起來看看美國的飛機,日本軍隊的防空火力在這種障眼法中也慢慢懈怠下來,所以,到了真正核打擊那天,日本可能以為還是一次普通的空襲吧,也就沒有派出飛機進行攔截,老百姓也該幹嘛就幹嘛,然後,蘑菇雲就起來了!

3.日本空軍已經山窮水盡了

▲太平洋戰爭

大家要知道,在美國核打擊日本那會兒已經是戰爭的末期了,整個日本軍隊都已經是窮途末路,海軍和空軍在太平洋戰場已經被美國打殘了,哪怕是在日本全盛時期的軍事力量,跟美國相比也是相差很遠,更何況在戰爭失利的末期,所以那個時候的日本國內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空軍力量來攔截美軍的轟炸機組,因此,哪怕知道了美國要空襲日本本土,日本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攔截!


哨兵ZH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丟下原子彈,不到三天,美國又在日本的長崎再次丟下一枚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的原子彈加快了二戰結束的進程,而日本也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被他國用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



但是這裡有個疑問,為何當時的日本沒有對美國的B29轟炸機實施攔截?


第一,美國採取的迂迴戰略,當時美國的B29轟炸機,每天都盤繞在日本的上空,而每次日本都響起防空警報,美國的轟炸機有時丟下威力小的炸彈,甚至有時候飛出去一圈又飛回來,炸彈都沒有扔,加之1945年日本的空軍已經不像巔峰時期,巔峰時期日本的空軍有近七萬架形形色色的飛機,而到了1945年,日本有戰鬥力的飛機僅有兩三千架,加之當時美國的B2轟炸機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先進的飛機。



第二,也是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日本並不知道B2轟炸機上攜帶如此大威力的殺傷性武器,甚至還不知道原子彈的存在,而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日本各界人士不相信有如此大威力的炸彈,甚至有日本高層認為這是隕石墜落形成的,所以如果日本知道,肯定會對美國的轟炸機進行攔截。


所以,日本之所以沒有攔截美國投放原子彈的轟炸機,主要是並不知道轟炸機上攜帶的原子彈的威力,而當時據說在美國轟炸機投放原子彈時,日本拉起防空警報,許多日本民眾還在街頭仰望該轟炸機,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美國的“迂迴”戰略,可是這次美國轟炸機‘上卻攜帶了不同以往的“炸彈”。






鋒子講史


二戰期間,美國對德宣戰之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提出了利用鈾元素的活躍裂變原理製造出來的炸彈,其殺傷力是不可想象的。與此同時,美國情報機構已經得知德國正在進行這種裂變實驗,故美政府迅速調集核物理學家進行曼哈頓工程。這項計劃,除總統本人,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馬歇爾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曼哈頓工程具體研究的是什麼。就連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也不知道。參與這項工程實驗的科學家也只有核心技術研究的四個人知道他們的研究成果。這麼高級別保密的項目,日本人就更不知道了。

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軍隊一連串的失敗,特別是中途島一戰的失敗後。日本基本上喪失了制海權和制空權,而塞班島的丟失,直接影響到日本本土的安全。也就在這時,美國新研製的B—29遠程轟炸機,號稱超級空中堡壘開始從中國成都機場轉向提尼安空軍基地。B—29轟炸機,最高升限為28000米,投彈不需要俯衝,而是用瞄準鏡。當時日本三菱飛機制造廠已經被美軍轟炸了多次,飛機制造近於癱瘓狀態,再說,日本最先進的菱式戰鬥機最大升限只有五千米,就算升空攔截,對天開炮都打不到。只能眼睜睜看著B—29轟炸本土,毫無辦法。特別是美太平洋空軍司令李梅將軍下令改用燃燒彈轟炸後,日本就完全喪失了還手之力了。可以說,美軍對日本各城市的轟炸效果,遠遠大於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

美軍為了投放原子彈,專門成立了一個飛行中隊,命名為509小組。這個509小組,日本間諜知道,但是,卻不知道其具體任務。再說,這個小組執行任務的具體時間,只有李梅司令自己知道。如此一來,日本就無法確認後面會發生什麼了。


歷山耕夫569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空軍損失慘重,這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現實!

當時美國對日本經常空襲,很多時候連老百姓都習以為常了!

原子彈是個絕密,除了個別人知道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日本更是不知道原子彈為何物?殺傷力更是不知道一無所知!

這個空投原子彈也是個絕密計劃曼哈頓計劃,所以日本更來不及防備了


夢福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