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什么机构概念?全国就新疆有这样的机构吗?

欲本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新建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大型的国企,应该也是中国最大的国企——中国新建集团公司。

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属于中国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双重领导,总部驻乌鲁木齐市。

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和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军队职务称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

兵团的领导一般有多个身份,比如兵团的政委,一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同时,他还是中国新建集团公司董事长。

兵团分布在天山南北,担负着屯垦戍边,发展生产的职责。团场的农民,一般被称为团场职工。

兵团在新疆发挥着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


新疆天山通


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纳税,是企业管社会,是农民入工会】。这句顺口溜正说明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性质,它是党政军企四位一体的特殊的军事化单位。其行政级别为省部级,自治区书记为其第一政委,自治区副书记为其党委书记、政委,自治区副主席为其党委副书记、司令员、总经理。总经理就是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而这正是体现其生产建设的特征。

建设兵团历史溯源。1954年10月7日,在我国传统边疆屯田的基础上,由王震将军遵照毛主席的致使集体转业屯垦戍边,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四无”(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无住处)的情况下,他们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下,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和守卫边疆。

建设兵团人员构成。王震将军的部队以及国民党军队起义人员,还有陕甘农民以及各地押往新疆的劳改人员,再就是上海、河南的知青等。以上这些是男生,内地各个地方都有。福垊这里特别提一下之前8000湘女入疆,是她们以爱国情操和奉献的伟大精神,把青春乃至一生的岁月,用以护边、实边、兴边、富边。她们无疑是最可爱的人,最美丽的人,最伟大的人,最感动国家的人。

上图下图为8000湘女入疆的情景

建设兵团机构概念。起初主要以屯田,发展农业为主。故而后来一度曾改名为新疆农垦分局。1981年改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此对边疆的开发再也不限制于农业,而是农业、工业等全方位的发展。这些产军民合一生产建设发展区域,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和水里的珍珠,是那么的璀璨和耀眼。截止到了2015年,他们由村落逐渐发展成城市,管辖面积达7万之多,相当于两个海南几乎与重庆市面积相当,占据新疆面积的4%之多。新疆建设兵团辖有十四个师,其中十个县级市、十个镇,由他们在曾经的无人区而发展起来的,实行的体制就是师市合一、团(场)镇合一。(见下图)

【九个县级市: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十师北屯市、第十四师昆玉市。

十个建制镇:金银川镇、沙河镇、双城镇、博古其镇、双丰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石河子镇、北泉镇。

福垊透露一下最新消息:截止2020年兵团计划再设4个师市合一的县级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第九师小白杨市、十二师拟建市(222团区域,市名待定)、十三师黄田市(原红星市),长期计划共设立16个师市合一的成立。师市合一,也就是说比如一师政委兼任阿拉尔市市委书记,一师师长兼任阿拉尔市市长。据有关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伊春和大庆,四川省的攀枝花实行的也是师市合一模式。福垊对此有些存疑,现在是这样还是曾经呢?不过建设兵团我国曾经有过,而且还有很多。

目前全国就新疆有这样的机构,但就历史而言,这样的机构有十二个。

这十二个建设兵团都成立在十年期间,也撤销在十年期间,下面福垊简单说说。

【1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5月7日-1975年6月24日,第一任司令员何凤山,下辖6个师,41个团。

【2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6月30日-1976年2月25日,总部在佳木斯,“建”、“设”、“钢”、“铁”、“边”、“防”为下辖六师的信箱代号,下辖6个师,64个团。1973年8月21日,改名“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在是北大荒集团上市公司。

【3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4月9日-1973年10月30日,唯一辖四省的的建设兵团,下辖4个师,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陕西,驻地在甘肃。

【4昆明军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10月-1974年6月27日,司令部驻思茅。下辖4个师,43个团。

【5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4月1日-1974年6月26日,海南(此时海南未建省)7个师、湛江3个师,首任司令员是周庆鸣。

【6武汉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1950年5月-1972年9月26日,下辖2师16团。

【7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9月11日-1974年6月,下辖4个师,43个团。

【8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9月-1975年6月,下辖4个师,41个团。

【9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5月-1975年6月,下辖3个师,15个团。

【10福州军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12月-1974年11月,下辖4个师,28个团。

【11南京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12月-1975年5月,下辖11个农业团及一个独立营、下辖12个工业团及一个独立营。

【12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2月-1974年11月,下辖3个师,20个团。

另藏区1969年成立农建师,1975年撤销,下辖9个团。广西1970年成立农建师,1974年撤销,下辖12个团。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福垊


美国驻乌鲁木齐领事馆副领事“马克南”在离开新疆之前,曾叫嚣说:“共产党的军队好进不好出。我要亲自看到他们一个一个渴死、饿死、葬身于黄沙旷莽之中”!

美国人说的话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解放军要在新疆立足,确实很困难。

1949年9月,原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包尔汉通电和平起义,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和平解放。王振率领解放军第1兵团部及第2军第2兵团的第6军,共计7万人,通过空运,汽车,徒步前往新疆。

到1950年,新疆共计有部队共17万多人(包括起义部队)。每年需要消耗粮食10万吨。新疆面积大,但是粮食产量低,人均才200公斤。要是从外地运粮或者从俄罗斯购买粮食,成本太高。

最初,为了购买粮食,解放军每月都要靠飞机运银元到新疆买粮。周总理知道此事以后,跟前来要钱的军区后勤部长说:“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于是,在1949年底,中央就发表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军队参与生产,改善自己的生活,节省国家开支。

1950年,新疆军区发布第一号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边防和城市卫戍部队除外)。当年,新疆军区发展了11万人投入生产!

当时,这些参与生产的军人基本都是男性。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将军发现这个问题:“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于是,王震给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黄克诚写信,请他在湖南招女兵。这就是著名的“八千湘女入疆传奇”!到1954年,有4万多女性进入新疆,支援建设。

1953年,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命令,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整编以后,新疆军区拥有15万生产部队,专门负责生产。1954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该建设兵团由解放军二、六军的4个师,二十二兵团全部和五军的一部组成,共计17.5万人。其中,指战员和无军籍职工10.5万人,剩下的7万人是各地发配来的“劳改犯”!气领导机关由第二十二兵团司令部与军区生产管理部组成。


正式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个以生产为主,党政军企为一体的特殊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占地7.06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农垦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该兵团是新时代“屯田戍边”的模范代表,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重领导。而且,国家给该兵团的定位就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也就是说,这个兵团享受“省级”待遇。

该兵团有自己的行政机关和政法机关;同时,按照军队编制,设立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拥有自己的武警和民兵组织。整个兵团实行“兵团、师、团”三级管理制度。“团”为县处级。

1962年,新疆伊犁、塔城等城市发生了边民越境事件。为了维护新疆稳定,根据中央命令,兵团组织1万7千名干部职工在2000公里长的边境实行“代耕、代牧、代管”,在边境建立了10-30公里纵深的边境团场带。1966年底,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这些农牧团场的行政级别为“县处级”。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有两百多万人。

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分包出4.46万个家庭农场。

现在,仅存的就剩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他兵团已经裁撤。

全国共计设立过12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广西、江西三个农建师。其中最大的三个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另外,兰州,安徽,云南,广州,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等地,也设立了生产建设兵团。

三个农建师为:西藏农建师、江西军区农建师、广西军区农建师。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我作为一个兵二代,对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内容,也算是内心兵团情节的体现吧。

新疆是祖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面积相当于8个江苏省+浙江省。在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的西域改称为了新疆 。新疆具有两个管理序列,既地方和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分布地域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兵团承担着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下辖12个综合师,1个建筑工程师,1个现代农业师,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

根据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的兵团建制单位均已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全国唯一仅存的独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市,以前曾经迁至石河子市,后又迁回乌鲁木齐市。

新疆具有与内地不同的众多旅游景点。如高山冰湖喀纳斯的巨大红鱼;一望无际的塔克马拉干沙漠;美丽的布鲁克草原和天鹅,令人留恋往返;还有很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骆驼,烤全羊让人赞不绝口。

新疆是一个好地方,欢迎你们来做客!


新河流水


“生产建设兵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生产组织,其诞生的时代背景是在建国之初,国力还不发达的时期。那个时候政府军费有限,粮食和生活用品供给不足,需要军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生产建设兵团”就应运而生了。

从建国至今,中国共建立过13支生产建设兵团分别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安徽生产建设兵团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

浙江生产建设兵团

山东生产建设兵团

福建生产建设兵团

湖北生产建设兵团

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

有人说“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不是兵团,是农建师,但我查阅资料后发现“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是兵团。

后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大部分的建设兵团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撤销了,如今只剩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家。

新疆地处我国的大西北,距离内地遥远,交通不便,内地的粮食蔬菜很难运到这里。早在西汉时期,汉朝政府就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进行屯垦戍边。在此驻守的士兵平时除了操练以外,也耕种屯田打粮食,自己从事生产解决吃饭问题。而之后的唐朝和清朝同样也是采取屯垦的方式,解决新疆驻军的供给问题。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军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正式进驻新疆。但是在入疆之初,解放军的生活条件是非常恶劣的,所吃的干粮都是随身携带的,而当地的农业生产又不发达,也无法征集大军口粮。

并且那个时候新疆还没通铁路,新疆和内地的联系只能依靠极为简陋的公路运输,这根本无法负担十几万大军的后勤供给,至于大规模空运更是不切实际。不得已,解放军只能暂时向苏联买粮食吃。但买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此时新疆的局势也不稳定,南疆地区叛乱势力持续骚动,于是王震将军一面率兵追缴叛匪,一面带领解放军官兵引水种粮,建立了哈密垦区。在解放军战士的辛勤劳动下,仅仅一年时间就大大缓解了驻军粮食紧缺的问题。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将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部分官兵和整个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正在开挖水渠的兵团战士)

兵团成立之初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到1956年改由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在此要注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归当时的兰州军区管辖。

从1974年—1976年之间,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相继被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也在1975年遭到撤销。不过到了1981年年底,中央政府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配合改革开放,向企业化进行转型。

时至今日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市),管辖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比重庆市的面积略小,总人口270余万,实行党、政、军、企四维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个师分布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行政单位,兵团和师均设有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下辖的各个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县市等行政单位相重叠,一般情况下第一政政治委员有自治区当地书记担任,而兵团方面则派人出任其他政治委员和师长。

除此以外,兵团所辖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跟新疆自治区也是全面分开的,其行政和司法都是完全独立的,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不过在级别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仍旧受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双重领导。


千佛山车神


九十年代末有跟一位老师傅到新疆农四师六十一团某连采购苹果,好像靠近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从乌鲁木齐火车到奎屯,再汽车到一个好像是叫青水县的县城吧再乘中巴车到连上,大概两天一夜行程,路上草原戈壁都有,晚上过路上会碰见野骆驼,路上上厕所很尴尬,以车为界男一边女一边,维族女的还好有裙子可以遮挡,汉族穿裤子女性尴尬了只有远一点光屁股了,不过旅客一般不会故意去看的,路过果子沟前方修路停车二小时可以到哈萨克蒙古包喝奶茶二毛钱一碗,还有当地的哈萨克小伙子上车为大家唱歌解闷,当时有点小紧张怕收钱,结果只是要点掌声喝彩而已😄其实兵团人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兵团人来自内地汉族,其它都是少数民族的在当时相处的还不错,从城市去那边采购苹果的兵团和少数民族都会去谈,少数民族农民对外来客商还是很友好的,只是会邀请咱们去家里做客,但是看似一些流民看我们的眼神很恐怖,现在都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如果不是大量兵团人驻扎改变民族结构那些人可能会生吃了我们这些外地人,感谢一代代兵团人的付出给边疆带来稳定。


财神哥伊光美


在1949年新疆解放之初,国共双方遗留在当地的士兵总数高达17万人,每年至少需要10万吨粮食来供应部队。当时,新疆的面积虽然位列全国第一,但是却无力供应如此多的粮食。因为当地经济虽以农业、牧业为主,但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新疆百姓生活十分贫苦。
(新疆建设兵团分布)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王震将军首先向新疆守军发布指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争取粮食自给自足。在1950年的1年时间里,王震就率领解放军在新疆地区垦荒6.4万公顷,基本实现了驻疆部队的蔬菜、油、肉的自给。随后,王震向中央提出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请示。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分,第五军大部份,第二十二兵团(原国民党起义部队)全体转业,脱离国防序列,投身于生产建设,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12月后,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副省级单位,其兵团司令员、政委的级别分别是副军级、副省级,而师长当于地方政府的正厅级,再往下分别为县团级、营科级、连股级。在行政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团单位接受地方政府与兵团总部的领导,而兵团总部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与国务院领导。

同时,除了师部、团部、连部这种部队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属于自己的法院、交通局、检查院、房建局、公安局、税务局、水利局、学校、医院、企业。


其实,除了新疆有”生产建设兵团”以外,过去其它省份也有,比如黑龙江建设兵团、内蒙古建设兵团、兰州生产建设兵团、广州生产建设兵团等11个生产建设兵团。但在改革开放以前,这些建设兵团都已经转型或者撤销编制了,唯有新疆建设兵团因其重要性一直保存至今。众所周知,新疆是我国西北大门,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代代人为巩固我国边防、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疆建设兵团总部原驻石河子)


世界人文通史


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起初国家的设置理念是有些类似于古代军屯戍边的军、政二合一机构,兼具边境国防和农业生产两大作用。其后逐步扩展为党、政、军、企四位一体,功能俱全的特殊军事化组织。


西北解放初期,新疆地区聚集了大量解放军部队、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高达十几、二十来万张嘴每年都需要许多的粮食、服装等物资供应。但以新疆当时的农牧业生产能力,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后勤粮食供应问题。



于是,1950年王震将军在当年南泥湾开荒的经验上,结合古代边疆军屯的做法,发动军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期待实现部队粮食、副食品供应的自给自足。1954年10月,根据中央批示,一部分驻疆部队奉命脱离了国防序列,专门投身于新疆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建设。这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溯源。

起初兵团只是由驻疆部队和各地劳改人员组成,所从事的大体都是开垦农田、生产粮食等农业生产领域的活动。此后随着内地知青的到来,和国家内陆“三线”工业体系布局的建设,我国原子弹、卫星发射、中远程导弹研究中心均处西北,新疆、内蒙等地生产建设兵团保卫边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此后,兵团逐渐由单独的农业向农业、工业全方位发展方向转变,其所管辖的7万平方千米区域内,市、镇、农场等民事行政体系构建齐全。全国各地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科研人才相继进驻加入新疆建设队伍,兵团的党组建设、民政管理、军队编制、企业化经营综合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此外,王震将军在构建兵团建设的同时,也担负起了为兵团男同志找老婆的任务,至今流传的“8000湘女入疆”故事,便是国家鼓励女青年支援新疆边境建设、平衡兵团男女比例的真实写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副省级单位,同时受国务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重领导。其各级机构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属性质上,都明显带有军事和行政的双重属性,由副军级、副省级,逐级由正厅级、县团级、营科级、连股级顺延。除了师、团、连等部队单位外,兵团内公安局、法院、交通局、医院、学校、企业等部门也是一应俱全。

除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内蒙古、东北、兰州、昆明、广州等地区总共设置了12个生产建设兵团,还有3个农建师。随着八十年代“百万裁军”大行动和精兵简政军队建设思想的主导,再加之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方向向经济建设上的转变,如今边境军屯性质的组织机构仅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处。


剧透历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机构,是新疆的一个重要部分,有200多万人,这种机构,有点类似于以前的铁路局,有自己的公检法机构,属于一个独立的机构,包括铁路部门,还有自己独立的学校、医院,如今,铁路公检法剥离出去,甚至是学校、医院也移交给地方,政企分开,铁路局,也叫铁路总公司,铁道部行政职权与交通运输部合并,组建新部门。

但兵团不仅仅是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公检法,还有党、军,是党政军企业合一,虽然以前的铁路部门有点类似,但性质不一样,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不一样,兵团起到的是边疆稳定器作用,主要承担屯垦戍边职责。职工不仅可以承包地,平常还要进行准军事化训练,职工退休后,有退休工资,跟农民又有区别。

兵团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


兵团的一把手政委,为正部长级。

从今年开始,兵团教育、执法等单位有自己的执法权,兵团目前有14个师,兵团常委或者副司令员为副省部级;各师的政委、师长、副师长、副政委为正、副厅级;团长、副团等为副处级。师下面设团或者农场,团农场下面还设连队。

兵团各师下面还设市,如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八师石河子市,实行的是师市合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如第八师的党委书记、政委兼石河子市委书记,师长兼任石河子市师长,兵团各市下面还设镇、社区等,团政委兼任镇党委书记,团长兼任镇长。


需要说明的是,新疆边界线,主要由兵团职工戍边守卫,涌现出如魏德友(上图)等常年坚守边界线的伟大边防职工。

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和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军队职务称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

同时,兵团也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集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大型企业。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是的,全国现在就新疆有这样的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外又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为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

这个地方到底是怎么来的呢?1950年代初期,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一方面解放军大批复员;另一方面新疆经济落后,汉族人口稀少,加之有大量适合开垦的土地,为了发展新疆经济,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新疆的开发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文革时期受到干扰,兵团后期不断经营亏损,濒临崩溃,1975年一度撤销(改成农垦总局),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新疆出现一些波动,人心涣散,故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恢复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生产建设兵团之前有很多,但后来陆续都撤销了,由于新疆情况特殊,所以现在只剩他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