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当年美国投放原子弹在日本长崎和广岛,而不是其他地方?

秦潇铭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为了进行“实战试验”,美国“曼哈顿计划”负责人和陆军航空兵专家,组成了原子弹轰炸目标选定委员会,为了评估原子弹的威力,确定了轰炸目标必须符合的两项标准:一是目标城市区域直径,必须在4.5公里左右,并且有较高战略意义;二是目标城市没有遭到大规模战略轰炸的破坏。根据这两项标准,美国人初步选定了17个城市,之后又进一步缩小范围,选定了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依次是:日本古都京都,紧挨着东京的横滨,濑户内海沿岸的广岛。

选择京都,主要因为京都不仅是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而且地势平坦。当时日本大多数城市都遭到狂轰滥炸,大量人口和机器设备都迁到了京都,使京都成为战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生产中心。选择横滨,主要因为横滨有飞机制造厂、机械和电子设备制造中心、炼油厂、码头。选择广岛,主要因为日军第二总军司令部在广岛。广岛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海军基地,有规模很大的军需仓库,还有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总军”是日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总军下面是军,军下面是师团、旅团、联队。大家熟悉的“关东军”,就是“总军”。

那为什么后来选了广岛和长崎呢?

先说横滨,因为原子弹的研制是绝密的,美国军方只有极个别人知道。结果就在刚刚确定将横滨列为原子弹攻击目标1个月以后,美国陆军航空兵就向横滨投了2500多吨炸弹,摧毁了横滨市区40%以上的建筑物。这样一来,横滨就不符合“没有经受常规轰炸的破坏”这个要求了,于是,横滨首先被排除。

京都最终没有成为原子弹攻击目标,主要是因为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坚决反对。史汀生表示,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在京都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将遭遇日本举国上下殊死抵抗,给战后管理带来极大困难。而且炸毁这座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日本古都,会让美国背上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骂名。但是,目标选定委员会强调,京都地势平坦,街道呈方形网格状,最适合评估原子弹轰炸效果。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请杜鲁门总统最终拍板。杜鲁门支持史汀生的意见。于是,京都也被排除。

这样一来,剩下的广岛成了第一攻击目标,那么,以哪座城市作为第二攻击目标呢?最初选定的是长崎,因为长崎是日本的造船基地。但长崎是座山城,不能很好地验证原子弹轰炸的效果。于是,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将九州东北部的小仓列为攻击目标,因为小仓有兵工厂和许多工业设施。为了保险起见,将长崎列为备选目标。

最终,杜鲁门下达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指令,目标城市依次为广岛、小仓。长崎作为备选城市。向长崎投放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前后,发生了很多意外,可以说险象环生。先是核工程师在给原子弹安装点火装置时,居然将一条电路接反了,差点引起爆炸。然后在装载着“胖子”的飞机都滑出跑道了,控制面板上的故障预警红灯开始急促闪烁,后来幸好及时发现了问题,是虚惊一场。

最后,飞机飞到小仓上空,他们发现这座城市被烟雾和阴霾笼罩,根本无法用肉眼看清目标。然后他们启动了紧急预案,飞往第二目标——长崎。


冯玮


首先要明白,原子弹的投放为的是制造威胁,展示实力,以求减少后续夺岛作战的损失(仅仅夺取硫磺岛和冲绳,盟军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或者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同时,在减少人道主义影响的前提下测试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在这个前提下考虑,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和陆军航空兵专家组成了目标选定委员会,投放地标准主要是:

1.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方便事后评判原子弹的威力。所以,在最初选定的17座城市中,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首先被剔除,佐世保等小城市也随后被剔除。最后,该委员会选出了4座城市:京都、广岛、小仓、新潟;前两座为首选,后两座为备选。

2. 考虑战后管理问题,和连带损失问题。例如京都,当时其他日本城市已遭严重破坏,大量人口和机器设备都迁往京都,使之成为战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生产中心。但是,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将其毁灭,将给战后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所以,目标被最终确认为广岛/小仓/长崎。

小仓因为天气原因剔除后就剩下广岛和长崎了。


Jeefance


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在战争中,发动这种战略性的轰炸都是有目的性的。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军事强国,其战略目标当然是有针对性的。广岛和长崎作为日本当时的最大的军事指挥中心和最大的工业中心,当然也就成为美军投放原子弹的首选目标了。

广岛是日军在南方最大的指挥中心之一,要登录作战的话,首先必须要摧毁其指挥系统,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日本在广岛布置得军事力量也很强大,日本人已经对这些军人灌输了武士道自杀式战斗意识,要想靠登陆作战的话,损失将非常惨重。长崎则是日本最大的工业中心,最重要的兵工厂就集中在长崎市中心,只要把原子弹投放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就能达到预定的摧毁日军军事装备供给目的。在原子弹投放成功后,也确实达到了最初的战略目标。日本人从根本上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之所以美军不选择轰炸日本首都—东京,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天皇在东京。天皇作为当时在日本人心里就是是神的化身,而美国还计划战后控制日本,扶持代理人这样的计划中,天皇的保留很有必要。他可以让他的臣民和士兵们放弃抵抗,宣布投降。如果把他们心中的神—天皇炸死了,他们就会为重新凝聚起来为其报仇,继续做困兽之斗,继续增加美军的伤亡,所以美军选择了在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果然在被轰炸的5天后,日本天皇就提出无条件投降。对人类造成史上最惨烈的创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老兵说军事


这是个历史和军事问题,首先我们要考虑到的事轰炸的必要性和目的。

第一,博主说的意思应该是要首选轰炸首都东京,那我们来回顾下历史看看轰炸东京是否有必要。

广岛和长崎是在1945年的8月份遭到原子弹轰炸,迫使了日本政府无条件投资,那么这个时间之前,战争的局势如何呢?

美国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另一个是苏联,因为在对付德国,所以这里不讨论它。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也因此对日本正式宣战。说到军事实力,当时的日本当然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日本因为深受帝国主义的毒害,抱定“宁为玉碎”不投降的决心(当时盟军仅冲绳、硫磺岛就死伤过百万)。日本还组织敢死队,击沉36艘船,伤218艘,摧毁航母4艘,当然日本也损失了1192架飞机。

看到日本如此的顽强抵抗,加速了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的决定,为了迫使日本投降,也为了保护本国将士和盟国将士不再死伤。

第二,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美军对投放原子弹的城市选择问题,原子弹是在1945年8月投放的,太平洋战争是1941年爆发的,4年的时间美国就没对日本进攻过?当然不可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军上将尼米兹提出轰炸东京复仇,1942年16架B25轰炸机从旧金山启航,向九州海岸以西约600海里的起飞点前进。随后东京被轰炸,东京市民陷入一阵恐慌,直到1945年,美军一共对日本本土98个城市进行轰炸,动用了3.3万架B25轰炸机,投弹16万吨,炸死炸伤50万人,其中1945年的3次对东京轰炸已经造成了东京14万人死亡,半死以上房屋摧毁,可以说是已经夷为平地了。

回过头来,投放原子弹的时候,美军有几个候选城市,东京、新澙、九州、广岛、长崎

我们一个个来分析,东京是日本首都,国之大脑在,日本投降是迟早的事,但是美国在日本投降后就不管了吗?当然是想对战后的日本进行控制,一旦东京废了,日后控制日本难度很大,而且总部被毁了,在外战斗的将士就没有了指挥中心,只会更疯狂,对战争不利。

新澙,日本重要的铝制造基地,在本土的西北部,但是太远了,被放弃了。

九州,这个是考虑范围内的城市,但是当时天气不好,影响到了投放,躲过一劫。

广岛,日本陆军之城,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前往中国、朝鲜、东南亚、南洋诸岛的日本陆军均从广岛起航,不轰炸它轰炸谁?

长崎,日本船业制造基地,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岛国,派兵出国运输量最大的肯定属海运,而且日本海军也是很厉害的,打击了造船基地等于摧毁了日本派兵增援的路线,不轰炸他轰炸谁?

说到这,博主应该多少明白了这两个城市会被轰炸的原因了吧。






90後生活


当初杜鲁门认为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成熟,可以使用原子弹对日本实施核弹攻击了,同时选定了广岛,小仓兵工厂,新滔和长崎作为四个主要攻击目标。

当时广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人口34万,是日本第八大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军港,军工业也比较发达,而且20多天没下雨,日本的房子大都是木制的半个多月没下雨房屋很干燥,很容易起火等等一系列因素促使广岛成为了最理想的攻击目标。1945年8月6日携带者小男孩的B-29轰炸机飞临日本上空,同时气象飞机发来报告说:第一目标和第三目标天气良好,(广岛和长崎)其他目标区域天气恶劣不适合实施轰炸。就这样轰炸机经过2000公里的飞行事前指定的广岛投弹目标--广岛大桥出现在机组人员的瞄准镜中,就在这一刻小男孩拖着降落伞从一万米的高空脱仓而出,在距离地面六百米的空中爆炸,瞬间广岛变成人间地狱。

由于广岛被轰炸以后日本政府没有投降的迹象,美国决定于8月9日再次核轰炸日本本土,主要目标选定小仓市。次要目标是长崎。那天同样是B-29携带者胖子核弹起飞实施轰炸,起初机组人员收到气象飞机的报告说小仓市天气良好适合轰炸,可是后来天气变坏才决定轰炸长崎。


微风书房


1)第一次投原子弹至广岛是因为:广岛是日本的陆军之都,当时日本陆军的总部就在广岛。而且还有大量的军工厂。在这里投弹可以重伤日本,达到美国利益最大化。

2)第二次投弹选择目标城市是:小仓、新泻、长崎。但小仓的天气十分不利,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博克之车”在云层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后向第二目标长崎飞去。长崎成了替死鬼!





军迷5537



1945年8月6日,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一瞬间长崎一座城市变成火海,无数人瞬间化为灰烬,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就从地球上消失了。1945年8月9日11时02分,美国B-29轰炸机再飞临长崎上空,第二枚重量超过5吨的核弹再次被投下,同广岛一样,一座城市瞬间被毁灭一片死寂。美国原子弹的两次轰炸促使了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巨大伤亡和压力下宣布投向,二战正式宣布结束,德国和日本最终以投降而宣告结束。那么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而不是其他地方?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来看为什么没有选择东京,因为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就多次组织对日本东京有过一次全面的大规模轰炸,这些轰炸对日本东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没有恢复过来,再去轰炸日本东京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也是浪费战争资源。其次,日本天皇居住在东京,日本天皇是日本一个非常具有权威的人物,如果在投放原子弹的过程中将日本天皇炸死,就会引起日本全民的公愤,这样对今后的谈判也会显得非常的棘手。


2.除此之外,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出于战后对日本统治的需要被排除;新潟是日本重要的铝制品生产基地,但距离过远被排除;小仓是日本九州的重要工业基地,因当地天气象条件不佳被排除。最后,美军把攻击目标选定为为广岛和长崎。 原因是,广岛系日本陆军之城,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国、朝鲜、东南亚、南洋诸岛的日本陆军均从广岛起航,而长崎则是日本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重要基地。


3.选择广岛和长崎,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们是日本的两大工业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中心,要是摧毁了这两个城市,那么日本的经济就会瘫痪,想要再坚持进行战争就不可能了。美国人并没有搞清楚原子弹的威力,拿这两个既重要又不显得那么重要的城市,来做这一场试验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这也就是当初为什么要将原子弹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的主要原因。


4.为战后考虑,日本投降以后必须要有重要的人物带动日本快速恢复,稳住民心,美国也急需这么一个人介入日本,掌握日本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何今天美国关系会和日本这么亲密的原因,美国的真确抉择控制了日本,避免了战后更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事实证明,美国的抉择是正确的,缩短了战争结束时间,减少了盟军的伤亡。同时还稳住了日本战后的发展,控制了住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不管是今天还是过去,对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也就是东京没有被原子弹轰炸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选择广岛和长崎,是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的,也是更多的考虑到战后和谈和重建等问题,毕竟原子弹的威力美国自己也不清楚,也要通过这次投放来验证结果。


米曹说事


老梁: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 长崎仍原子弹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8001\\u6881\\uff1a\\u7f8e\\u56fd\\u4e3a\\u4ec0\\u4e48\\u9009\\u62e9\\u5e7f\\u5c9b \\u957f\\u5d0e\\u4ecd\\u539f\\u5b50\\u5f39.mp4\

蔡龚亮


1,美国军方和研制原子弹的科研队伍需要准确地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和效果,因为必须选择之前在美军对日空袭中基本没有收到损害的城市作为打击目标,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出毁伤效果一以供评估。这样一来,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已经被严重摧毁的大城市就不能作为目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不能关押有盟军战俘。因此美国陆军提出了基本未遭受到空袭的京都,小仓,广岛和长崎四个候选城市。但是在投放原子弹之前,一些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和战俘被临时转移到广岛,最后还是遭受到伤亡了。

2,广岛之所以入选是因为不仅是重要军港,还是日本本土东部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小仓是日本军工企业很集中的城市。长崎则是重要军港。

3,由于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坚决反对,古都京都被从候选名单上去除。史汀生曾经在20年代游历京都,充分认识到京都的文化价值。因此史汀生力主避免对精度实施打击。中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他是为史汀生的反对意见提供了学术理论依据而已。其主要作用并能对决策发挥影响的还是史汀生。最终候选城市只剩下广岛,小仓和长崎三座城市。

4,广岛作为名单上的首选目标而在1945年08月06日被原子弹袭击。但是08月9日准备对小仓实施打击时,当地气象条件不好,于是改对长崎实施原子弹打击。小仓逃过一劫,长崎则比较倒霉。


御前带刀侍卫


炸长崎的原因是长崎是日本当时的工业基地,炸毁这里可以使日本元气大伤,至于广岛是因为投弹当天,云雾弥漫,当时的雷达系统又不是很先进,可以说是误投,广岛有大量的山,原子弹的冲击波大大被削弱,美国肯定不会主动选这里,所以说是误投。

至于不炸东京原因是东京被盟军日夜反复轰炸,所剩下的只有废墟,没有再炸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