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崆峒区西郊办三天门社区网格员拾金不昧 弘扬社会正能量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面……”我们打小起哼唱着这首童谣时,就知道捡了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在我们中华民族中不断传承,而三天门社区的网格员张秀琴、赵凤菊,就是这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之一。

崆峒区西郊办三天门社区网格员拾金不昧 弘扬社会正能量

网络图片

  4月9日,她们在网格内巡查时,捡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照片及现金若干。想到失主肯定很着急,张秀琴、赵凤菊第一时间将钱包送达社区,希望社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找到失主。但通过查看钱包里的物件并没有发现失主的联系电话。怎么办呢?这时,工作人员想了一个妙招:利用万能的朋友圈来寻找失主,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在网格群里发动社区所有网格员在朋友圈转发信息。这条信息在朋友圈里一遍又一遍的转发,新裕花园住户在朋友圈看到了转发的消息后及时和社区进行了联系,确认失主叫石有学,是一位老爷爷,并通知了失主家人。不一会儿,石爷爷便来到社区认领了丢失的钱包。石爷爷清点了钱包,里面所有的物品完完整整。

  “我回家发现丢了钱包,我都快急死了,都以为找不回来了,躺床上正生气呢,邻居打来电话询问我是不是丢了钱包,并让我去三天门社区认领钱包,我才松了口气,谢谢网格员与社区的工作人员。”

  网格员张秀琴说:“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拾金不昧的新闻,体会不到什么感觉,这次亲自帮助了别人,才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物归原主,我才心安理得”。

  “拾金不昧”是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地方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网格员张秀琴、赵凤菊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出了一名普通居民的高尚人格品质和良好社会公德,也是整个社区学习的榜样。她们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