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導讀:在我國的封建王朝時期,有一種極為奇特的歷史現象,那就是宦官專權,說起宦官專權由來已久,早在秦朝就有了指鹿為馬,害死秦二世的大宦官趙高,到了漢朝宦官專權愈演愈烈,比如東漢末年的十大宦官張讓、侯覽、蹇碩等人,仗著皇帝的寵幸,禍亂朝綱,無惡不作,被史書稱之為“十常侍之亂”。到了唐朝,在唐玄宗之前,宦官專權的現象還沒有發生,真正導致唐朝宦官專權的始作俑者,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心腹太監高力士,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高力士是如何發跡,以及他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成為唐朝宦官專權的始作俑者的。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高力士原本不姓高,而是姓馮,他的本名叫做馮元一,是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刺史馮君衡的兒子,馮家往上好幾代都是官員,因此高力士是出身於官宦世家,身份還是比較尊貴的。那麼他為何成了太監呢,原來在武則天長壽二年(公元693年),馮家被牽連到一宗謀反案件之中,高力士的父親馮君衡雖然並未參與此事,但是朝廷還是將馮君衡撤職抄家,高力士一下子從天堂掉到地獄,成了一個囚犯。高力士的悲慘還不止於此,他作為囚犯之子,他慘遭閹割,從此成了一個太監,當時高力士才十五歲(虛歲),和高力士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一個小孩,名叫金剛,兩人的名字都是被閹割後起得諢名,一個金剛,一個力士,名字威武霸氣,本人卻是太監,真是莫大的諷刺。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高力士和同伴金剛成了閹人之後,被當時的嶺南討擊使李千里獻給了女皇武則天,武則天見高力士長得相貌俊秀,身材魁梧,而且又聰明伶俐,就命令高力士留在自己身邊伺候,從此高力士就成了武則天跟前的太監。(武后以其強悟,敕給事左右)。不過高力士畢竟年輕氣盛,一次不小心做錯事得罪了武則天,被武則天下旨逐出皇宮。當時一個叫做高延福的太監,可憐高力士,就將高力士收養為義子,高力士感激不已,從此改姓高,這也是高力士名字的由來。

高力士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太監,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回到武則天的身邊做事,正好高力士的義父高延福認識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於是高力士多方努力,加上高延福的引薦,巴結上了武三思,兩人成了好朋友。在武三思的努力運作之下,僅僅一年之後,武則天又讓高力士回到皇宮,繼續在自己身邊做太監。這次高力士長了記性,再也不敢意氣用事,每做一件事都小心謹慎,非常的低調,武則天很高興,任命高力士為宮闈丞。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此後武則天被逼退位,不久去世,唐中宗李顯繼位,而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則是臨淄王,高力士認為李隆基有雄才大略,就認定李隆基是自己日後的主子,於是對李隆基忠心不二,從此成了李隆基的心腹,後來在李隆基誅殺韋后和太平公主等人的時候,高力士為李隆基出謀劃策,建立功勳。唐玄宗繼位成了皇帝,馬上封高力士為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後來更加封為驃騎大將軍,渤海郡公,高力士由此成為大唐最有權勢的宦官,和唐玄宗的第一心腹。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當時李隆基對高力士寵信到什麼程度呢,唐玄宗規定,全國各地來的奏章,都要先送給高力士過目,然後再讓高力士將大事要事稟告給唐玄宗,至於不太要緊的小事,高力士可以自己“獨斷處理”,這就等於是唐玄宗把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分給了高力士一半,這正是唐朝宦官專權的濫觴。不僅如此,唐玄宗還對大臣們說:“有高力士在,朕才能睡得香甜安穩!”唐玄宗很少喊高力士的名字,而是尊稱為將軍,而太子李亨則尊稱高力士為“兄”,也就是哥哥的意思。至於其他的王爺和公主都尊稱高力士“阿翁”,一個太監讓天潢貴胄如此尊重,可謂罕見!

高力士有了權,自然就有了錢,當時高力士在京城長安內外,擁有很多高大的宅邸,肥美的田園,這些除了唐玄宗賞賜之外,很多都是官員們奉送的。當時朝中的文武百官,見高力士如此受寵,都爭著巴結高力士,從宰相李林甫、楊國忠,到節度使安祿山、高仙芝、安思順,每個人都對高力士阿諛奉承,只為讓高力士在皇帝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邀恩固寵。

此人十五歲做太監,後成大將軍,皇帝對人說:離開他朕睡不好覺

一次高力士為了祈福還願,在長安城修建了壯麗的佛寺和道觀,裝修極為奢華,其中有一座大銅鐘,一切準備完畢之後,高力士大排筵席,邀請朝中的王公貴族赴宴撞鐘,而且規定,撞鐘一次,要繳納幾十萬的敲鐘錢,這些錢自然都落入了高力士的私人腰包。當時官員們為了巴結高力士,每個人都最少撞鐘十次,最多的撞了二十次,高力士那一天賺的撞鐘錢最少也有幾億。

不過高力士雖然大權在握,但是對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安史之亂髮生後,他一直跟隨護衛唐玄宗,唐玄宗做了太上皇之後,高力士被李輔國流放外地,當他得知唐玄宗的死訊之後,悲痛萬分,也吐血而死。唐代宗李豫為了表彰高力士,追封高力士為揚州大都督,讓高力士陪葬在唐玄宗的泰陵,算是沒有辜負唐玄宗的恩寵。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 《堅瓠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