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区,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据《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记》碑载: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后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重修扩建,逐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明清时被誉“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武威文庙并不单单只有孔庙,它分三部分组成:东面是文昌宫,中间是文庙,西面是儒学院。遗憾的是儒学院在1927年的大地震中被毁坏,至今仍在修缮中,还不对外开放。

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所以,我到过的所有文庙主殿,都叫大成殿。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殿门上的匾额:万世师表。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师礼是这样行的:左手盖在右手上,拇指内扣。你会了吗?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孔子主像两边,列的则是孔门十哲等孔子弟子中成就最杰出的。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大成殿外,是孔子像。

夫子双手交握,面容和蔼,让人一看就觉得倍感亲切。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武威文庙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四合宫殿体系,由南至北分别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侧配殿等组成。

这是泮池上的桥。

“天下孔庙有泮池”,泮池就是半圆形的水池,是文庙特有的建筑规制,而池上的桥,也叫泮桥,或状元桥。

文庙原设有正门,但最被一堵影壁所隔,按照祖制,文庙的正门在建成时,是封闭的,只有等有人考上了状元,或者皇帝亲临,才能打开,由于数百年来凉州一直未出过状元,所以这正门也就一直开不了了。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棂星门。

棂是天上的星,也是文曲星,主管学问,天下读书人所敬拜。这座门楼,也是文庙特有的。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古柏森森,绿树成荫,清幽遍地,行走其间,庄严肃穆之风扑面而来。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这里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就是民间俗称的“文曲星”,他点谁的名字,谁便可文运亨通,月中折桂,也是学子们必拜的。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武威的文昌宫,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收藏了44块匾,堪称匾额大成,其中有两块,还被收录进了“中国十大名匾”。

这样看过去,琳琅满目。匾额上的字,有的浑厚大气,有的清俊秀丽,光欣赏这些书法,就足够令人心旷神怡了。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仰头望着文昌宫那些精彩匾额的游客们。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文昌帝君的真容看一下,白面长须,威严睿智。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文庙的对面,是西夏博物馆。

展厅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等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凉州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2010年武威大柳桥坡村出土的瓷马,朴拙可爱。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在此建都,凉州自古繁华,也是意料中事。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这块正面为西夏文,反面为汉文的碑,是镇馆之宝,也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

西夏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两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书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背面为汉字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碑文讲述了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及重修的经过,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除文字外,尚有多种图案,花卉、人物等。

西夏碑啊清嘉庆九年(1804年),由我国著名学者、金石学家张澍在武威大云寺发现,近代,我国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家学罗福成破译了碑文。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你认识这些字吗?每一个都方方正正,和汉字极其相似,但一个读不出来吧?

这里的文庙全国第三大,却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状元

TIPS:

文庙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文昌路。

交通:乘8、13、101、102路公交到达。门票:30元。

开放时间:8:30-18:00。

西夏博物馆免费开放,凭身份证登记即可入内参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