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超音速时代来临,高空高速突防会不会重新崛起?

军机图


高超音速,指物体的速度达到5倍音速(即5马赫)以上。高超音速武器可以在一个小时中对全世界任意目标施以长距离且精准的打击。

高超音速武器想象图

其实,洲际弹道型导弹也具备飞行迅速、爬升极高、打击精准一类特征。但是,洲际弹道型导弹是在大气层上方飞行,很容易被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加以拦截。

“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是一种基于“弹道式巡航导弹原理”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火箭助推滑翔武器由大型火箭发射,就像弹道导弹一样,不过随后它们不是沿弧线到达大气层上方,而是沿着一条轨道尽可能快地重新进入大气层,然后滑翔至目标。

火箭助推滑翔武器能够在一条令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它们的轨道上飞行。这些导弹防御系统是为对付传统弹道导弹的高弧线而设计的。火箭助推滑翔武器飞行速度快,而且飞行角度平,其速度和轨道让现有的导弹防御技术无能为力。

甚至,今后的激光型武器也无法应对它。因为其本身不单速率较快,且外壳由于须承载较高的温度与压力而构建得极其稳固,大功率型激光武器短期内施以照射,也无法烧坏。

高超音速武器想象图

如今,美国在中国周边正在积极打造着“全方位反导拦截网”。而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轨迹正处于美国中段和末段防御系统的结合高度,加上其拥有的高速度和高机动性,虽然反导系统可以预警,但也无法有效跟踪和最终拦截。

不过,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难度很大,需要攻关的技术难点颇多。如今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也没有彻底攻克。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动力难题。高超音速技术主要选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但就目前而言,就算是对基础科研能力强大的美军来讲,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也距离实用化有不小的距离。

其次,在马赫数大于 8过后,飞行器头处相应的温度趋于 1800℃,其余位置的温度也大于 600℃,会让周边的气体产生分散并电离,构成繁杂的混合型气体。一般材料均无法耐受如此高温,需要研发新型陶瓷复合材料予以解决。

最后要解决的是控制问题。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如此高速飞行状态下,无论是姿态控制还是弹道导引控制都将变得十分困难,如果需要精确的目标锁定,其控制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高超音速武器想象图

洪良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星空2号发来贺电,表示题主说得对。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高超音速武器,飞不了超低空,走的就是高空高速突防的路子。重新崛起是必然的。

地球上能实现突防的只有三个手段, 一个是高度,一个是速度,另一个是隐身。

高度要么越高越好,比如当年U-2侦察机敢到苏联和中国内陆到处转悠,欣赏我们的核武器基地,靠的就是高度。当年没有一型战斗机,比U-2飞得更高。高度也可以越低超好,比如当年的P-2V侦察机,贴地飞行,非常难打。我军甚至有飞行员撞山牺牲。

后来U-2被捅下来以后,速度为王。SR-71黑鸟侦察机窜到苏联,靠的就是速度。3马赫的飞行速度,无人能及。但为什么黑鸟退役了,就是因为3马赫太慢,已经不够看了。

中国在搞的WU-14和星空2号,最高速度在5马赫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7马赫。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水平,目前跟美国并列第一。

有人肯定不服,表示毛熊各种厉害,并且会拿毛熊米格31截击机挂的匕首导弹说事,认为匕首才是世界第一强高超音速武器。厉兵哥这里只能对毛熊竖起神圣的中指。毛熊那是瞎瞅热闹,搞假冒伪劣货。

中美的高超音速武器,特指的是非常先进的乘波体,打的是钱学森弹道。毛熊的匕首本质上就是弹道导弹上天,把伊斯坎德尔导弹挂到米格31上。一个水平在天上,一个水平在地上,两个不是一回事。

如果按照毛熊这个无耻开挂的路子,那么凡是能打弹道导弹的国家,都有高超音武器。因为弹道导弹最终下落速度肯定3马赫以上,战略弹道导弹弹头速度甚至能达到25马赫。但这些弹头本质上就是个抛物线,没有机动变轨能力。达不到乘波体的性能。

最后再强调一下,高超音速武器最好走高空,低空空气密度大,不利于提高射程,也不利于提高速度。


厉兵


高空高速突防在上世纪60-80年代这段时间内引导了主要军事强国的空天装备发展方向,比如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内的对抗,美国发展出高空高速侦察机之后,苏联就集中精力发展高空高速截击机,苏-15、米格-25/31就是这一发展战略下的典型产物。

图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

到70年代中后期,各国防空网络逐渐发展完善,而航空发动机技术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飞行器的最大飞行速度基本在3.2马赫左右已经是极限,但对应的远程防空导弹拦截速度已经达到5马赫以上,高空高速突防飞行器突防成功的概率已经没有保证,加之这一时期弹道导弹的发展,高空高速突防理念受到冷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设计时速3马赫的XB-70“女武神”战略轰炸机的下马。此后,飞行器的突防方式转向低空高速突防,典型的例子有美国的B-1B“枪骑兵”和俄罗斯的图-22M3、图-160战略轰炸机。

图注:XB-70“女武神”战略轰炸机

到21世纪之后,随着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的成熟,高超音速武器再次受到重视。美国、俄罗斯、中国均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相应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也在紧密进行当中,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飞行速度达6马赫的SR-72高超音速无人侦察机为代表,新一轮的高超音速风暴正在重新卷土重来,这对防空系统来说也是新的考验,矛与盾的斗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军机图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首先,大家要知道高超音速是相对于普通超音速而言的。现在已经实战化的战机,比如F-22,F-35,可以进行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3马赫。研制中的飞机,比如美国的X43A技术验证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7倍于音速。而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超高音速武器,最大速度至少要达到5马赫。现在最前沿的高超音速成果通常在10马赫以上。什么概念呢,从北京出发到东京,一般飞机飞这条线路所花费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使用超高音速技术10多分钟就跨过东海到东京了。

超高音速技术目前最有可能在军事上的运用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高速滑翔武器,比如战略轰炸机投放导弹,二是以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自有动力武器,比如洲际导弹。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各国的技术突破主要在前者,像中国在2014年年初便已完成了高超音速滑翔器飞行试验,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12359千米,同时可以做出机动动作。

这种技术可能最终会根本性的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现在美国布置了NMD和TMD来防范可能发生的核导弹攻击。但是,如果在洲际导弹的末端应用这种技术,核导弹将具有无与伦比的速度和机动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界上没有哪一款现成的武器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美国费劲心机耗费数千亿美元构筑的导弹防御工程可能到头来在超高音速武器的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核均衡的态势将再一次被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