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伴随着城市更新消逝最早的

总是那些街巷。

倒回几十年,

那时候的成都街头,

是成都人的娱乐场、生活场更是生意场。

住在临街的木板房里,

每天在街头疯耍疯玩的小娃娃,

甚至还有个“街娃儿”的诨名。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单说成都的街名地名,就晓得这座城市过往的商业有多繁华,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骡马市,羊市街,鹅市巷,肥猪市,草市街,盐市口,暑袜街,纱帽街,油篓街,生动地展示着360行各自兴旺的繁华画面。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著名历史学者王笛在《古代城市如何容得下底层人群》中写道,“纱帽街经营各种戏装行头,因而优伶们是那里的常客。小东门街、娘娘庙、安顺桥则是买卖花的去处,人们去附近庙宇进香献花都在此购花,据说每天可售花千篮以上。刻字匠集中在盐道街,裱画师在藩司街,丝绸店集中在按察司街,会府为古董店,各种铜、木以及瓷佛像有售。棺材店多在东门附近的水井街和双槐树街,有二十几个之多。”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其实,游走于今天的成都街头,依然能发现不少这样的功能街道与街区,在你觉得无数电商平台和新零售可以让你足不出户打点生活时,走进这些街巷,才会发现仍有那么多生意在线下鲜活的发生。这里的老板不叫你“亲”,讨价还价仍是一项生存技能。

北门城隍庙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在国美苏宁还没出现的年代,

城隍庙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化的高科技生活。

从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

到半导体随身听DVD。

城隍庙,一个曾经可以决定成都人家一年电费多寡的地方。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如今的城隍庙,更像是鲜亮生活的B面,

大多数人平日里不愿意想起,

有时候却不得不去,

一截电线,一块开关,

空调遥控板或是电视遥控器,

都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平日一派升平,各自相安,

要是有一天出了问题,

能救你的还真的只有这里。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城隍庙同样是80后了不起的爸爸们,

绝对的秘密基地。

似乎那个年光,

每家的爸爸都会修理开关和半导体。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而今爸爸们青春不再,

他们感慨你刚买回来的戴森吸尘器,

用iPad登陆微信,努力看清上面的巨大字体,

一转身,

城隍庙依然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放大镜,温度计和最新款式的登山机,

更别提,这里还能修好他舍不得丢的取暖器。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挂历大概是00后绝少听到的一个词儿,

在成都人的记忆里,

挂历总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

一本挂历便是走门串户的一份“薄礼”。

现在还愿意在家里挂上一幅挂历的,

大概也只有爷爷们和爸爸们了。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今年不是猪年么,你看这个小猪多喜庆,

不喜欢啊,没关系

这个高山流水你看看,

都是名家手笔,多雅致。

嗯嗯,确实,我五岁那年,家里挂的和这个就差不多。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七 家 巷

对“家庭影院”这四个字有印象的,

大概都算主动暴露年龄的,

从录影带到VCD、DVD,

一套家庭影院中间,

最出风头的要算一套值钱的音箱。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在家庭卡拉OK流行的时代,

头天晚上你们家刚开了家族聚会,

第二天全楼的邻居都知道

你奶奶昨天唱了一首《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不是你们家太高调,

这是好音箱的穿透力。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七家巷、桂王桥,曾经是成都好音箱的代名词,

你爸可能从来不听古典交响乐,

最多就是一个邓丽君爱好者,

但丝毫不能熄灭他天天跑七家巷的热情,

最后,还有家里那套一年也开不了一回的组合音响。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瞧上这里的,

可能是你热爱广场舞的妈妈或者奶奶,

对面舞队的手提音响比她们的音量大,

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城隍庙解决不了,那就来七家巷。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太升南路

不少成都人的第一部手机都是从太升路买的。

记得当年有个广告,

西装笔挺的濮存晰满是成功人士模样,

说出那句让我至今难忘的广告语: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从回收手机,到维修手机,

再到手机支架,贴膜和手机壳,

这里总是走在时代的土味最前沿。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从最初的大哥大,

到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如今太升路的门头也换上了流量小生

与叫不出名字的互联网小鲜肉。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在京东买手机的你,

怎么都想不通,

到底是哪些人还会来太升路消费,

其实仔细瞧瞧这里也不差嘛,

实体门店提供的叫做个性化服务。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荷 花 池

荷花池向来是成都最早开始有年味的地方,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

北门上的荷花池就开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和互联网上天天叫嚣的新零售不同,

荷花池是货真价实的“旧批发”,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撑着整个大西南的城乡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轻纺服饰到日常杂项,

荷花池表达的是当今中国的大众审美。

背后映射的,是快手和拼多多式的城乡现状。

站在荷花池的街头,

最新一季的时装新品发布和流行色,

通通不灵

大众审美,从来青睐的都是俗艳之色。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媒体从来都想让自己读懂大众,

其实大众从来都在那里,

平时散落在各级村镇,

而今我们找到他们的另一个集合。

荷花池,就是大众审美的集合。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五 块 石

提到荷花池,就不能提五块石,

相距不远,却一柔一刚。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五块石除了是个著名的批发市场,

更是西南的物流转运重地。

在这里转上一天,

几乎就可以集齐四川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高中地理教材里从来没有的。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嘈杂,混乱,烟尘滚滚,

大概是常人对五块石的基本印象。

万年不变的批发市场,

最终也难逃城市更新的脚步。

原先的五块石大桥正在改造。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去五块石唯一的捷径就是这条火车北站行人隧道。

行人和电瓶车各自区分,互不干扰

这样的井然有序,常常让你想不起来头顶上的火车繁忙。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火车北站旁边的红砖房越来越少,

这里不知道诞生出多少起于草莽的百万千万富翁,

他们起于草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互联网时代,不知道这样的场景,还能存在多久。

市井成都,那些逐渐消逝无力的成都老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