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漫谈梅派大家言慧珠

言慧珠(1919年-1966年),蒙古族旗人,祖籍北京,京昆旦角艺人,京剧老生言派创始人言菊朋之女。梅兰芳大师入室弟子,梅派最优秀的传人之一。

著名戏曲编剧翁偶虹先生,生前说过这样的话:“言慧珠是继承梅兰芳先生艺术最好的一位演员”这话是比较公正的。

漫谈梅派大家言慧珠

言慧珠和俞振飞

有人说,王瑶卿先生给“四大名旦”一人一个字的评语,那就是:梅兰芳的“样”,尚小云的“棒”,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什么是“样”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模有样,样子,凡此总总吧,有规范的、好的、版本的意思。所以,“四大名旦”若论综合指数,梅兰芳那是毋庸置疑的首席冠军。因为他创立的这个流派,要求比较全面,就是说,从梅兰芳开始,梅派对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首先人要端正漂亮,扮相要美,嗓音条件好,要甜润不能音窄,明亮而不能刺耳,太宽太厚太薄的嗓子都不行。

那么对身段的要求也很高,身条个头都要高矮合适,太高,太胖,太廋都不行,都不符合要求,因为梅派有很多的舞蹈,有人戏称“梅舞”比如《霸王别姬》剑舞,《天女散花》的绸舞,《洛神》的拂尘舞,《麻姑献寿》的杯盘舞,《西施》的佾舞,《黛玉葬花》的花镰舞等。这些舞蹈对身段身材的要求很严格,身材好身段才有美的基础。当然很多梅派舞蹈已经失传了,这也是现在的艺人继承这方面做的不好造成的。

那么除了这些,因为梅派艺术还比较注重身姿和手姿,特别是手姿美,所以,梅派对艺人那双纤纤玉指都比较有要求,大家可以去看,那些梅派的好演员,比如李胜素,董圆圆手姿无不漂亮无比,所以,从梅大师开始,几代的梅派弟子传人,是反比较优秀的,基本具备了这些条件。

漫谈梅派大家言慧珠

言慧珠演《墙头马上》

那么言慧珠,她作为梅派最优秀的传人,这些对一个艺人的严苛要求,她完全做到了,她扮相及其秀丽端庄,身材合度身段优美,她的嗓音宽亮而不冒贼音,低而深沉圆润,高而不躁动尖亢,她的嗓音略比其他女演员宽一点点。即温润如玉,又明亮大气。

她的嗓音靓丽,身段优美,手姿漂亮,眼神灵动,神态端庄,举止大气,唱腔悠扬,梅派对艺人的所有要求,言慧珠几乎全占了。

有人说众多梅派的乾旦,唱不过一个坤旦是有道理的。艺术,需要个人条件,悟性,刻苦,头脑灵活,还有一点就是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要亦步亦趋,越是亦步亦趋的艺人,基础越好,也越容易成功,成天想着走捷径反而越走路子越窄,这个是京剧几百年,众多艺人所走过的艺术道路留下的结论,已经非常清晰的证实和明确了这个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例子那真是举不胜举,比如有程派“亚祖”之称的新艳秋,走的就是亦步亦趋的道路,新艳秋说过这样的话:“我学程派没什么秘诀,程先生怎么唱我怎么唱”,那么言菊朋,杨宝森,甚至余叔岩开始走的都是亦步亦趋的道路,言余都是忠实于老谭的唱法,杨宝森一生刻苦临摹余派,言菊朋甚至不愿意人们称他言派,他最自豪的居然是“旧谭领袖”这个称誉,那王吟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必然王国走过了,深入了解学习了,才能有自由王国的独立驰骋,可惜这个道理,到现在还是没几个人理解明白,包括很多专业的艺人。

漫谈梅派大家言慧珠

言慧珠和好友金素琴(左)

言慧珠,作为梅派最重要的优秀传人,她走的就是亦步亦趋的道路,当然,梅派只是个人条件好还是不行的,对梅派三味有深刻理解才是唱好的关键。严格的,亦步亦趋的,不走样的学习过程,就是深入理解的过程,这一点言慧珠以她绝佳的悟性,超高的领悟力更是高人一筹。

以上条件具备还不全面,全面继承梅先生的剧目,歌舞、演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这一点言慧珠也是十足做到了。据说她几乎演遍梅派经常上演的传统戏私房戏古装戏,这里和她个人的勤奋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下苦功夫去领悟修练,才能准确体会梅派唱念做表及精神内涵,这其实也是梅派继承的关键。

漫谈梅派大家言慧珠

左起:梅兰芳、言慧珠、梅葆玥、梅葆玖

我们经常说,学习梅派首先得了解梅派,了解他的特性,认真体会他这一派的精神实质,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上,掌握梅派的精神主旨非常重要,那些张嘴就唱,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唱,那么唱出的梅派不是张派的翻版就是大路关中戏的东西。都说梅派的特点是中正平和,雍容大气,什么是中正平和,体现在演和唱上就太不容易了,无疑言慧珠为我们后学者树立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样本和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