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又逢張國榮的忌日,未能免俗,蹭個熱點,雖然有點殘忍,但若是認真的文字,也不算過分褻瀆逝者。不喜歡用什麼“哥哥”的稱呼,只用張國榮這個姓名,便是最好的尊重。作為“影、視、歌”三棲明星的張國榮,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有著出色的建樹,今天朱言僅僅梳理一下張國榮先生的電影史。

從影26年,張國榮主演和參演的電影(包括音樂電影)多達61部,與吳宇森、徐克等諸多位傲視華語電影乃至世界影壇的導演都有過默契的合作,在他們的作品中,張國榮精湛的演技得以發揮,塑造了無數個性格氣質各異、精神面貌迥然不同的熒幕角色,造就了眾多難以複製的經典形象,引得無數觀眾至今仍為之稱道。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張國榮

然而,張國榮電影生涯的起點卻是一部日後在回憶中難以啟齒的風月片——《紅樓春上春》。拍攝於1977年的這部《紅樓春上春》是一部標準的港式三級片,取材於《紅樓夢》,但卻有大量春宮鏡頭,人物性格刻畫流於平面,情節設計也顯得簡單。在這部電影中,張國榮所扮演的賈寶玉,眉目如畫,風流倜儻,確是風采動人,但是演技還略顯青澀。

張國榮在香港影壇真正聲名鵲起還是依賴於1980年代的青春片。在那個時代的多部“青春電影”或偶像愛情題材的影片中,張國榮與陳百強、鍾保羅形成“三劍客”陣容,一時間在香港影壇鶴立雞群,同時又各有千秋,“鍾保羅像是一顆瑪瑙,沉厚而高貴;陳百強像是一顆美玉,溫潤,純淨,優雅,含蓄;而張國榮像是一顆鑽石,晶光璀璨,鋒芒四射,而且隨著歲月的雕琢越來越精緻,越來越華美。”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張國榮的《紅樓春上春》

在早期的青春電影中,導演似乎都會刻意地塑造張國榮成為一個叛逆的青年。”從《喝彩》(1980)中飛揚跋扈的Gigo;《失業生》(1981)中玩世不恭的榮少(林志榮)、《衝激·21》 (1981)中瀟灑浪漫的梁文斌和《為你鍾情》(1985)風流不羈的陳福水等“反骨仔”形象,到《檸檬可樂》(1982)中青澀稚嫩的Chen Jackson,《烈火青春》(1982)中純情善良的Louis和《緣分》(1984)中單純痴情的Paul等“純情少男”形象,再到《鼓手》(1983)中勵志逐夢的少年陳子洋,似乎都是這樣類型的少年形象。

在上述這些青春電影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譚家明執導的《烈火青春》,這也被張國榮自己形容為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也為他獲得了金像獎的第一個“最佳男主角”提名。相較於一般的青春片,這部電影裡介入的日本赤軍背景也為影片增加了很多厚重感,以及對極權政治的恐慌感。另外,驚豔挑逗內外性感的夏文汐絕對是整部影片的慾望支撐,另一男主角湯鎮業的表現雖然也不錯,但總體還是遜於張國榮。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流浪》也是由張國榮演唱,後來收入專輯《風繼續吹》。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烈火青春》

遇到吳宇森之後,張國榮就告別了先前的那種英俊少年加叛逆小生的銀幕形象,開始換髮出“男兒本色”。1980年的《英雄本色》無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張國榮塑造的宋子傑是一個內心充滿正義感和敬業精神的年輕警官,但是哥哥宋子豪的黑幫背景又讓他陷入痛苦和糾結之中,往往會在行為中呈現出很多極端特徵。最終,港口的血戰和小馬哥的死讓他明白做兄弟的是應該講情義的,一個新的英雄由此成長。

不過,必須承認,在《英雄本色》中面對英氣十足的周潤發和成熟氣質的狄龍等“老戲骨”時,張國榮的光芒被掩蓋了,再加上本身戲份不多,使得他的表演更是略顯單薄了。同樣是在吳宇森的英雄中電影,相比“宋子傑”性格形象塑造上的扁平性和情感表達方式上的單一性,《縱橫四海》中的“阿佔”的更多了幾分可愛和成熟,角色形象更為立體,情感更為豐富和飽滿,與周潤發扮演的阿海、鐘楚紅飾演的紅豆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演繹的非常細膩。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英雄本色》裡的張國榮

此後,張國榮還有很多非常深入人心的銀幕形象。1987年徐克導演的《倩女幽魂》,張國榮塑造的憨厚正直、敢愛敢恨的書生寧採臣至今令人唏噓感慨;1990年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我們看到的是玩世不恭、孤獨落寞的浪子旭仔,而落拓不羈的外表之下又是一顆令人心疼的破碎之心。

1993年的《白髮魔女傳》中,張國榮又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瀟灑不羈、桀驁不馴的卓一航,與林青霞扮演的練霓裳相得益彰;1994年的《東邪西毒》中張國榮扮演的歐陽鋒,性格玩世不恭又有參破塵世的智慧。憑藉歐陽鋒這一角色的塑造,張國榮獲得了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阿飛正傳

很多人提及張國榮,都會立即想到《霸王別姬》,想到程蝶衣。其實,這是因為張國榮在後來的酷兒電影中達到了他表演藝術的巔峰,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張國榮雌雄同體的跨性別表演是迄今華語電影表演藝術史上中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

1993年的《霸王別姬》不僅是張國榮的電影高峰,也是陳凱歌的導演高峰。 “程蝶衣”這個名字幾乎和張國榮劃上了等號,不僅因為張國榮將李碧華小說中的人物通過自己成熟精湛、絲絲入扣的表演將其演活了,還因為張國榮對於電影表演的不懈追求和執著熱愛和“程蝶衣”人戲不分、視戲如命的精神境界有著不謀而合的契合之處,乃至這一切造就了“程蝶衣”這個註定載入影史的經典人物,也成全了在表演藝術上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張國榮。陳凱歌也感慨到“沒有張國榮就沒有程蝶衣,就沒有《霸王別姬》。”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世間再無程蝶衣

事實上,除了《霸王別姬》,在1990年代裡,張國榮還塑造了很多跨性別的角色。從《家有喜事》中口噁心善、古靈精怪的娘娘腔“常騷”,到《金枝玉葉》中才華橫溢、高貴清秀的音樂製作人顧家明,再到《春光乍洩》中的妖曉魅惑、肆意妄為的混混“何寶榮”,這幾個“各領風騷”的人物在張國榮仿若“天然去雕飾”的完美演繹下,讓人感覺似乎宛若天成,賦予這一段段“禁忌之戀”一種有別於常情的異質審美體驗。

除了這些,很多人都會忽略了1996年的》《風月》,這也是一部由陳凱歌的執導的電影。改編自葉兆言小說《花影》,講述了病態社會下的病態人生,通過一個愛情悲劇,以表達作者對人性的反思。張國榮在片中的表演而言,幾乎可以用完美無缺來形容,放浪形骸的拆白黨鬱忠良在意亂情迷間不肯輕易暴露內心情感的聲色魅力可能只有張國榮才能釋放一種極致。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春光乍洩》

在《霸王別姬》大熱的那幾年,很多人將張國榮表演的成功歸結於本身的性別取向,認為他只是本色出演,其實這真的是低估了張國榮的表演天分和可塑性。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張國榮塑造了很多更為複雜的銀幕形象,已經很難再用類型將以界定了。

1998年葉大鷹導演的《紅色戀人》,張國榮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浪漫多情的革命者靳;1999年的《星月童話》中,張國榮一人分飾兩角,輕有為、溫柔體貼的青年達也和性格暴烈、硬漢柔情的臥底警察石家寶,兩種模式切換自如;2000年羅志良導演的《槍王》,張國榮飾演的性格扭曲、冷酷無情的變態殺手彭奕行讓人隔著銀幕都能感覺到戰慄恐怖。

不僅僅有《霸王別姬》和程蝶衣,張國榮的好電影很多,應該認真看

《異度空間》

2002年的《異度空間》是張國榮生命中最後的銀幕作品,精神錯亂、壓抑痛苦的心理醫生羅本良(阿佔)在當時只是張國榮塑造的一個角色。但是,日後事情讓人想到,那或許就是他自己。影片中的阿佔最終走向光明,而現實中的中國人卻不幸結束了生命······

斯人已逝,最好的紀念或許就是用認真的態度對待他留下的作品,電影也好,歌曲也好,都應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