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哈爾濱二類保護建築大羅新百貨商店

哈爾濱二類保護建築大羅新百貨商店

“大羅新”,現在知道的人並不多了,但是提起同記,老哈爾濱人卻是耳熟能詳的。從二十世紀20年代到90年代,長達七十年的時間裡,道外的同記商場對東北商業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長春的“振興和”、佳木期的“公利源”等,都是以同記商場為藍圖建的。當時的商界名流曾這樣說:“傅家甸(道外)的興盛與發展,蓋由同記發軔”。而“大羅新”和“同記”的創辦人都是當年被譽為“民族商業之魂”的武百祥。早於同記商場的大羅新環球貨店更是道外第一家,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家華人“現代百貨”。1927年開業的同記商場百貨大樓是由武百祥、趙憚唐和董全忱三個人共同出資創建的(這三人是親戚為表兄弟),並不是完全由武百祥一人建立。另外,大羅新百貨店也是由董全忱和武百祥共同創建的。1921年10月10日大羅新環球貨店正式開業。“洋門臉”大玻璃窗首開哈埠商業櫥窗陳列的先河。金字牌匾由津門大書法家華世奎題寫。室內有哈哈鏡和電動“模特兒”,在營業大廳還設立了借物部和圖書室,特聘請了俄籍美工精心陳列,後來成為“西部歌王”的王洛賓也曾被引薦到大羅新專門策劃櫥窗陳列。店內設立哈埠首創的電梯和送錢機,格外引人注目,當時有“到了哈爾濱,必去大羅新,電梯送上樓,滿眼西洋景”之說。整日客流不斷,汽車、馬車、人力車在門前排出很遠。大羅新環球貨店開業後第一年,銷售額就超過了俄國人經營的秋林公司,迅速成為全國10大商店之一。

偽滿統治期間,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中國民族工商業遭到殘酷扼殺。武百祥及其名下產業也難逃厄運,每況愈下。1942年,同記工廠倒閉;1944年,同記商場歇業;大羅新環球貨店關閉了二、三樓營業室,僅在一樓的幾尺櫃檯上銷售殘存商品。日本投降前夕,只留下幾人看守房產,其餘一律遣散。戰爭結束後民族工商業開始復甦。同記商場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5年12月同記商場與哈爾濱市百貨公司實行公私合營,而大羅新的字號則消失了,這棟樓成為了哈爾濱市百貨公司的百貨批發部。今後這個位置將會怎樣處置都是個未知數

哈爾濱二類保護建築大羅新百貨商店

哈爾濱二類保護建築大羅新百貨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