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青州市:“最美大娘”擁軍記

在山東濰坊青州市有這樣一位退休老人,她三十多年如一日,義務縫製2000多雙鞋墊送給街坊四鄰,用一針一線詮釋凡人善舉,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最美大娘”。

老人是一位擁軍模範,她在把孫子、外孫、堂孫女送進軍營的同時,更把自己手工縫製的鞋墊送到了廣大官兵手中,一雙雙質地柔軟的棉布鞋墊,包含的是愛心,傳遞的是真情。

青州市:“最美大娘”拥军记

呂愛蘭縫製鞋墊

千針萬線繡出“魚水情”

呂愛蘭85歲大壽將近,兒女們忙著給老人準備壽宴,而呂愛蘭卻起早貪黑忙著趕製鞋墊,“難得孩子們回來一趟,多做點鞋墊讓他們捎回去。”帶著鞋墊回軍營,這樣的習慣從孫子、外孫入伍開始,已經延續了很多年。“自己做的鞋墊軟和、吸汗,每次走的時候都給他拿上很多,後來孩子回來說,‘戰友們都說奶奶做的鞋墊比外面買的好穿,不往外跑也不發皺,洗了也不變形,一雙鞋墊能穿好幾年。’後來他每次回部隊,我都給他拿上幾十雙,叮囑他給戰友們分分。”

看到戰士們喜歡,老人幹勁更足了。為了更好適應官兵們長期訓練的需求,呂愛蘭自費購買帆布,特別定製了一批鞋墊,按照小碼、大碼、特大碼等不同的尺碼剪成鞋樣,六層裡子布,加上上下兩層帆布,用縫紉機裡裡外外跑十幾趟,最後封上邊,一雙擁軍鞋墊就做成了。“別的事情我做不了,只有做鞋墊是我的特長,我說我老了,啥也支援不了,只能支援鞋墊,穿上好好訓練,不要給家裡人丟臉。”

青州市:“最美大娘”拥军记

孫子的獲獎證書

在呂愛蘭的言傳身教下,孫子鞏昊在部隊表現突出,多次在連隊武裝比武中獲得嘉獎,還榮獲“海防尖兵”榮譽稱號。外孫周棟曾是廣東警衛局張德江的外門衛士,還獲得了報考軍校的資格,但在一次高強度訓練中拉傷了韌帶,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軍營。2019年堂孫女也經過重重選拔脫穎而出,從大學走進軍營,成為青州市為數不多的女大學生現役軍人。

“擁軍,我無怨無悔,能讓他們安心服役,我就心滿意足了!”呂愛蘭說自己是一個普通老人,平常也沒有機會接觸到軍人,但當她得知鄰居劉靜在青州榮軍醫院工作時,特地把自己趕製的鞋墊送到她手裡,“讓老榮軍們也能穿上咱做的鞋墊。”

呂愛蘭的縫補人生

呂愛蘭的家在範公亭西路一棟沿街老式居民樓裡,家居用品簡潔樸素,臥室裡,一臺老式縫紉機靜靜擺在床頭。“這臺已經用了三四十年了,老家裡還有臺六十多年的老機器,每當晚上睡不著覺時,就起來做鞋墊。”別看她年齡大了,做起活兒來卻分外靈巧,飛針走線,動作嫻熟,一雙厚實的鞋墊在她手裡很快成了形。

青州市:“最美大娘”拥军记

呂愛蘭用舊衣服縫製的日用品

老人告訴記者,她以前一直住在義和街,冬天供暖後耐不住女兒多次勸說,就搬到樓上來住,但自己還是牽掛著老家,想趕緊回去。其實老人放心不下的不僅是老家,更是老家的街坊鄰居。原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呂愛蘭從平度遠嫁來青州,婆婆早逝,她和丈夫白天又得上班,家裡四個年幼的孩子無人照料,街坊鄰居們見狀紛紛伸出援手,幫助他們照看孩子。呂愛蘭將這份恩情牢牢記在心底,想方設法回報鄉親。

時間長了,她便萌發了做鞋墊送給街坊的想法。“現在生活好了,很多衣服沒穿幾回就要扔,我看著心疼。”於是她主動收集別人不要的舊衣物、高檔包裝盒,通過“妙手”讓廢舊物品恢復“第二春”,魔術般地做出了小孩衣裳、老婆婆鞋、靠墊、靠背、帆布書包、各式布料錢包等一件件巧奪天工的日用品。掃大街的環衛工、修水管的工人、開貨車的司機,但凡有緣碰到了,她都挑最厚實、最軟和的送給他們,“大冬天在戶外幹活遭罪,將心比心,人都有困難的時候,以前我們家家庭條件不好,人家也幫了我們不少,現在我們生活好了,當然要盡力回報社會。”

青州市:“最美大娘”拥军记

藝術家向呂愛蘭送壽禮

呂愛蘭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後,有些精明的商家找到她談合作,打算買斷她的產品,被她斷然拒絕,“我可以送你兩雙,但不會賣給你,鞋墊我還留著送給街坊呢。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我每個月的退休金都花不完,不需要靠這個掙錢。”

儘管已經85歲,但呂愛蘭眼不花耳不聾,精氣神十足,她把這些歸結為多年來堅持做手工。“電視上都說精細動作鍛鍊大腦,我想活動著總比坐著看電視強,況且孩子們也很支持我。”在呂愛蘭家裡的客臥,有序堆放著一個個大紙箱,裡面分門別類放滿了清洗乾淨的舊衣服,“兒女們都很孝順,也很支持我的愛好,每天都回來看我,幫我收拾屋子,打掃衛生,順帶漿洗一下衣服。”

在老人手裡,每塊布料,不管是舊衣還是新布,都找了自己的歸宿,變身成自己最美的樣子。“有時候做完了還自己欣賞欣賞,看看哪個做的好,哪個配色好,看著就心裡美。別人來要得越多,我心情越好,做起來越有勁,這些都讓我感到幸福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