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說說阿里 P10 趙海平對王垠的面試,誰之過?

今天刷知乎時在熱榜看到這個話題:

說說阿里 P10 趙海平對王垠的面試,誰之過?

既然是跟面試相關,我自然要來說一說(蹭個熱點)。

先放上當事人雙方對整個事情經過的描述,既然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的視頻或音頻等其他證據(估計也沒有),雙方的話就是目前最值得相信的,當然也難免會摻雜部分個人情緒和立場。

應聘者王垠:

“寫作『再談“P vs NP”問題』背後的故事,經過了幾個月,我覺得可以解密一下。

為什麼有人能有機會當面對我毫無尊重地說話呢?我也沒想到,我感覺中了一個陷阱。事情是這樣的,當時阿里巴巴有一個項目組想請我加入他們。由於網上到處找不到我準確的聯繫方式,我又不怎麼看 LinkedIn 一類的,聯繫了我一兩個月才聯繫上。我看他們好像很誠懇,最後終於決定跟他們聊一下。雖然我常常聽說阿里的“996”現象和辦公室政治,但這種高級別的職位,他們又求賢若渴的樣子,心想就算最後不去,瞭解一下探探底也無妨。

經過再三邀請,我最後成行訪問了杭州阿里巴巴總部。我對阿里的工作環境和技術水平感覺一般,但人還是誠懇有禮貌的,所以我都是以禮相待。回來之後他們問我要簡歷,說要放進系統裡面走個流程,因為集團的硬性要求,得讓另外一個部門的人交叉面試一下。我本來沒想給他們簡歷,因為我就是隨便看看,其實沒想加入。不過再三請求下最後還是給了,他們安排了一個視頻面試。當時我也不知道要見誰,以為是他們之前提到的某位高級別的“partner”,以為能有一段愉快的互相尊重的對話,但沒想到遇到了這樣一個人。

整個面試的過程,他根本不是在聊互相感興趣的事情,看如何能對於公司起到正面作用,卻一開頭抓住我的簡歷,查戶口一樣的口氣說:“你回國之後的一年怎麼沒去工作?你是富二代嗎!” 然後把我的博客翻出來,一篇篇的挨個數落:“你寫這些有什麼意義,什麼價值呢?我不覺得我從中能學到什麼……” 後來不知怎麼的找到我那篇已經刪掉的關於“P vs NP”的文章,就開始他的背書和說教,不給人開口的機會。

我的朋友們聽說有人這樣對我說話,都說:“要是我跟這人面試,直接黑臉掛了他的電話。” 所以我還算是客氣的了,不卑不亢的據理說話,提點他沒看透的地方,直到最後都還是禮貌相待。畢竟這人是另一個部門的,我在杭州見到的幾個人都挺好的,我得給他們面子。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由於這人寫的負面反饋,這個項目組跟我的合作沒能談成。實際上,項目組的人面試之後就杳無音信了,連個反饋和拒絕的信息都沒有。我猜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反正我也沒什麼動力去,所以我也沒過問。幾個星期之後,我實在覺得他們這樣很沒禮貌,發信息去問項目組的人,才跟我確認了這個情況。我跟項目組的人反映了這次面試的經歷,卻沒有得到項目組人員有誠意的道歉,只是客套的說了句:“希望以後有機會合作!”這跟他們最初的表現判若兩人。我把這最初聯繫我的兩個人,一個 VP,一個構架師,立即都刪了。

我本來沒必要跟這些人說話的。主動來找我,看他們心誠才去看一下,到頭來卻弄得如此不愉快,折損尊嚴。阿里巴巴因此給我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比傳說中的還要低級。如此的方式,就像是一個專門設計來羞辱人的陷阱,對還沒進去的人都這樣不懂得尊重,誰還敢跟你們面試呢?以後的合作都不用考慮了,再作出求賢若渴的樣子都沒用了。

這也怪我自己太客氣吧,總是試圖尊重每一個人,給人留面子。吸收了這個教訓之後,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這種人恐怕當場就沒那麼好受了。

一個朋友在阿里內部查了這個人,是一個 P10,對我說:“這項目組好可憐。這麼好的事被某人給破壞了!”據瞭解,此人以前是 Facebook 的第一個華人員工,他的 FB 工牌上寫著“The Greatest Computer Scientist”(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自視如此之高,有如此的表現也不足為奇了吧。”

面試官趙海平:

“我是趙海平,猶豫再三,還是回覆一下王垠同學的質疑。之所以猶豫是因為,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面試過一兩千人了,從來沒有在事後回應過面試者,因為面試訓練裡告誡面試官最好的做法是不回應,而且揭露細節和具體原因是違背公司規定的,但是我理解和同情王垠的感受和麵試失敗的挫敗感,本著愛才惜才的動機,就簡單的解釋一下吧,只不過依然不能違法的揭露過多的細節,只能針對有疑問的地方稍加解釋,見諒了。

整個面試最關鍵的過程恰好是對簡歷上具體工作的詳細瞭解,這個王垠在博客裡完全沒有提到,實際上我問了將近二十到三十分鐘,我希望王垠能夠意識到這部分才是面試真正考核的部分,應該儘量把自己最拿手最出彩的工作分享給面試官,詳細解釋為什麼難,為什麼有意義,為什麼對公司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不是直接問面試官是做什麼的,到底懂不懂,

很遺憾,我恰好是做編譯器的,在 Facebook 做了 PHP 編譯器,在阿里巴巴領導了團隊在 Java 里加入了透明的協程,所以這個面試也確實是王垠運氣不太好吧,遇上了我 :-)

至於博客的討論是在簡歷工作討論之後了,如果不是出於尋求亮點發掘能力,我是不會去看博客的,當時也只討論了一篇,其他的很多都是經驗性分享,我是不可能在一個高級別的面試中詢問的。這一篇 P vs NP我本以為我們意見交換的很好,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但是有其價值和理論意義”,整個過程只有5到10 分鐘吧。我沒有說過“你太自以為是了”,“你成天寫那些博客,有什麼價值嗎“,“你寫這些有什麼意義呢,什麼價值呢?”(這句話正常語氣的詢問是有的,那就是面試的一部分呀),“我不覺得我從中能學到什麼”,”你居然連“P vs NP”都敢批“,甚至沒有說過” 知不知道“P vs NP”要是解決了,世界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多少的計算難題會被解決“,我的確說了一句,如果 P = NP,那麼上面多層的計算難度的大廈會塌陷成一層了,是不是這句話被理解成了“世界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正好藉此機會,我譴責一下小編“飯遙“,Facebook第一個華人員工已經回國,表示要來拯救阿里的代碼,這篇文章是2015年寫的,當時剛剛回中國,不明所以,我只是想問他/她兩個問題,(1)我什麼時候表示過要來拯救阿里的代碼了?(2)工牌上是口號(slogan)不是頭銜 (title),工牌是2007加入Facebook時公司說可以印上自己喜歡的稱呼或者口號,我寫的是“The Greatest Computer Scientist!” 是有一個感嘆號的,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當年的我和王垠一樣躊躇滿志,但是當年的我一事無成,沒有任何資本驕傲和自負,即使今天我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結果被小編蹩腳的英文和缺乏職業道德的做法,刻畫成一個自大的人,所以希望飯遙可以站出來向我道歉。

但我不希望王垠像飯遙一樣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一個失敗的面試只是說沒有符合高級別的要求,並不是對一個人的全盤否定,如果不服氣,可以再來,或者用其他方式證明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不遺餘力的抨擊面試官。

順帶提一下,整個面試的結果是公司團隊性的決定,我是被邀請給反饋的,如果我的意見不靠譜,依然會被團隊否決,我非常希望王垠的那個“阿里的朋友”在非法的告訴王垠我的名字的同時非法的告訴王垠詳細的理由 :-) 或許可以幫助王垠理解這個面試結果,我也很希望這個“阿里的朋友”可以主動來找我好好聊聊這件事哦,請我去面試還出賣我 :-)

好吧,我確實很愛開玩笑,當時開了一個玩笑,簡歷上有一年的空擋沒有工作,這個是個 red flag (警惕性信息),我必須要詢問原因,我很友好的開了個玩笑“不需要掙錢的呀,富二代那種?;-) 現在想想的確不合適,希望王垠原諒!”

說說阿里 P10 趙海平對王垠的面試,誰之過?

我不懂技術,也不是混程序員圈的,對趙海平和王垠都不瞭解,但既然在網上鬧出這麼大動靜,想必雙方都不是平庸之輩(肯定比我厲害多了),所以我只是從HR角度,從招聘面試角度說說對此事的看法。
先說整體結論:

心態光明一點來看的話:這件事其實就是個誤會,兩個長於技術疏於人際的專家,因為對這場面試的性質和目的認知有所偏差和誤會,導致話不投機,應聘者很不開心覺得不被尊重,在網上發帖抨擊。

應聘者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求職想法,覺得只是去聊聊,看看情況;面試官認為這是一次正式、嚴格的面試,雙方都比較自傲,又因為具體的技術問題起了爭執,所以互相覺得不被尊重受到了冒犯,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面試官否定了應聘者,應聘者覺得不爽要曝光對方。

陰暗一點的想法則是:面試官為了保證自己對項目的掌控權,或之前就對應聘者不爽或有所忌憚,面試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對方通過,所以在面試中各種打壓、擠兌,試圖讓對方屈服,或者通過這種形式告訴對方沒戲別再努力了。

我當然希望事情的真相是前者,但從我這些年自己做招聘和聽過的案例來看,後者這種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畢竟,位子就那麼多隻能一個人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人永遠希望爬到自己不能勝任的職位上,人也永遠只會用能力比自己弱自己能駕馭得了的人。

招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做下屬,永遠只是理想而不是現實,這是赤裸裸的人性。

說說阿里 P10 趙海平對王垠的面試,誰之過?

再來說說誰是誰非,雙方肯定都有問題,誰的責任更大呢?

我認為是面試官。

這不是簡單的站在弱勢一方去指責面試官,事實上我認為王垠的描述也有情緒化的成分,這次不愉快的面試經歷也有自身沒做好的地方(比如沒了解清楚對方的要求和定位、對面試準備不足、對面試官沒有足夠尊重等)。

但的確是面試官責任更大,因為這些地方做得不到位:

1.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喜怒好惡應該不形於色,要體現對應聘者的尊重;

即使這場面試你已經給對方判了死刑,在面試過程中也不要表露出來,直接diss對方更是大忌(文明人最多隻是發帖說說,有的人可能會直接動手你試試);

事實上,從趙海平的回應來看,仍然顯得不夠尊重對方:

“所以這個面試也確實是王垠運氣不太好吧,遇上了我 :-)”,其實還是在說我比你專業比你牛,你忽悠不了我沒法矇混過關;即使這是事實確實你技術更強,也沒必要用這樣的話來表達,只是面試又不是比武。

“好吧,我確實很愛開玩笑,當時開了一個玩笑,簡歷上有一年的空擋沒有工作,這個是個 red flag (警惕性信息),我必須要詢問原因,我很友好的開了個玩笑“不需要掙錢的呀,富二代那種?;-) 現在想想的確不合適,希望王垠原諒!”

這段話是自己承認了,這很難讓人看做是個玩笑,就像如果應聘者在面試時候問,你在阿里這些年做出了哪些成就,是不是這些年都在混日子呢?

將心比心,在面試時說這樣的話,應該對對方有個正式的道歉。

2.面試過程中不要在細節糾纏,不要與應聘者爭執具體的技術問題;

即使你確信自己是正確的,但在面試中爭論既無意義,又無好處,面試最重要的是儘量讓對方發揮,表現出全部能力,爭論是非對錯只會影響對方情緒,搞僵面試氣氛。

3.對事不對人,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尤其是應聘者;

前面說到,沒有說過你太自以為是,博客沒什麼價值,後面又說詢問的語氣是有的,那到底說沒說呢?

是不是說的就是那個意思,只是沒明說?

另外,一個人的情商到底是有多低,才會認為通過5到十分鐘的溝通,就能和對方達成一致,認為自己的博客,自己的心血是沒有太大實際意義呢?

到底是情商低還是故意diss?

阿里的HR在找人上花了很多功夫值得稱讚(花了一兩個月對方本來沒興趣也約過來了),可惜在面試官培訓方面存在漏洞(高管誰來培訓呢);

另外在應聘者面試官之間沒有起到橋樑作用,導致了其中的誤會和偏差。

當然,如果是從陰暗角度看這件事,HR再怎麼培訓,再怎麼做好中間人的角色也沒用。

HR要做好面試官隊伍的培訓、認證和監督,對不合格的面試官設置淘汰機制,這需要更高層的業務管理者(到老闆)參與,每個公司都有一部分管理人員(包括中層和高層)就是不能勝任面試官的,是否有人能夠提出來?是否敢於提出來?

身份、地位、財富容易帶來傲慢與偏見,這對一個人來說很危險,尤其是當你作為一個大公司代表的時候,還會影響公司的聲譽。

因為面試沒通過,再加上過程中有一些觀點上的爭論,可能會有一些個人情緒慘雜其中,這都是有可能的。

但無論如何,整個面試過程,對王垠來說一定是非常不愉快的,面試官要反思自己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回應的越描越黑)。

面試的目的是找到優秀的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品牌的營銷,尤其是大公司的高端人才招聘,畢竟,真正的人才永遠是稀缺的,是被吸引的而不是被選擇的。

尊重遇到的每一個人,這是我在做招聘做HR這些年經常提醒自己的。

以此案例為鑑,繼續修煉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