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莊士敦是宣統皇帝的外國老師,即洋帝師,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中國老師,即土帝師,那麼在洋帝師眼中,土帝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翁同龢祖籍江蘇,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學者之一。1856年,他在殿試中得了第一名
並獲得了科舉時代最高的功名——最令人羨慕的狀元。

他的官職升遷很快。最終身兼戶部尚書和大學士兩職,同時還擔任了新成立的語言大學——同文館的館長。作為學者、詩人和書法家,翁同龢被中國文壇視為十八世紀文豪劉墉的精神後裔。作為一名學者,他最終被任命為帝師,即皇帝的家庭教師,並先後教導同治、光緒兩代皇帝讀書修學。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翁同龢雖然是儒學大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流學者,但他也是一個思想開明的人,對康有為的著作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與前面提到的陳寶箴、許景澄等幾位志同道合者的磋商,翁同龢在決定命運的1898年的早春把康有為的名字告訴了皇帝,並和他的皇帝弟子討論了這位廣東改革家的政治信條的要點。作為皇帝的家庭教師,翁同龢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這一點,儘管光緒皇帝在1898年時已經快30歲了,不再需要修學,但帝師職位帶有某些終身的特權,其中包括和皇帝私下會面的權利。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此外,皇帝的家庭教師有權毫無保留地向皇帝陳述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拘泥於繁文縟節,其他官吏無論多麼尊貴,在與皇帝的關係中都會多少受到一些束縛。
一個像翁同龢這樣地位的人,竟能使康有為的政治主張引起皇上的注意,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方面,它有趣地詮釋了翁同龢自己的性格,表現出他既有不妒賢嫉能(這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官僚中屢見不鮮)的超常之處,也不受他那個時代文人迂腐保守主義的束縛。

另一方面,這也表明,皇帝本人遠非某些作家所描寫的那種淺薄糊塗、無足輕重的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翁同龢比任何人都更瞭解光緒的性格和能力,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如果他認為光緒皇帝既沒有理解社會變革的才智,也沒有進行變法改革的意願,他不可能和一個年輕的君主討論康有為的改革方案。
康有為有時也被視為光緒皇帝的老師,那麼,莊士敦對他又有著怎樣的評價呢?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毫無疑問,1898年春天光緒皇帝和康有為第一次見面時,年輕的皇帝給康有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年後,我曾經幾次和康有為談起那一年光緒皇帝和他的會面,對於皇帝,他語氣中充滿近於崇拜的欽慕。如果這位激烈的改革者當初發現支持變法的皇帝缺乏智慧、愛國主義或熱情,他會加入日漸壯大的革命派,那些人相信滿清統治者已經失去了“天命"的眷顧,淪落為中國進步道路上必須清除的障礙。
即使這樣的想法曾經進入康有為早期的思想,在他和光緒皇帝第一次面談時也已經被他連根拔除了,因為他發現年輕的皇帝不僅同情支持變法運動,還熱切地準備著做變法的排頭兵領頭雁。
康有為雖然有時被描述為帝師,實際上他從未擔任過這個職位,與皇帝的會面也很少。但在一次會見的過程中,皇上授予他一種特權——他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遞奏章,而不必通過普通的官方渠道,康有為懷著熱切和感激的心情接受了這個恩遇。

在“洋帝師”莊士敦的眼裡,“土帝師”翁同龢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的奏章促成了一系列著名改革法令的頒佈,這些法令在1898年的夏天,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百日”期間,一個接一個地,緊鑼密鼓地頒佈下來, 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自由主義思想家為之深感驚喜,而絕大多數保守主義者卻在震驚的同時表示強烈反對。
人們通常會批評康有為的改革計劃以及光緒皇帝的聖旨,認為這些構想有些輕率,與當時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狀況不相稱,與中華文明的精神格格不入。這樣的批評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即使維新派的主張法令在以後的嘗試中得以切實有利的施行,也只能倉促間將沒有做好準備的中國推入西方議會民主的模式。

康有為自己也承認,在他的晚年,他的一些計劃是不明智的,比如建議放棄中國服裝,轉而支持西方服裝,因為這將意味著中國絲綢工業的毀滅。但他的大部分主張,或他支持這些主張的論據,並沒有什麼荒誕或不合理之處。
康有為和光緒皇帝建立他們夢想的新中國的努力失敗了,不是由於他們的夢想本質上是荒謬的或不可能實現的,而是由於和他們的性格、智力無關的原因。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 憶江南譯自莊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