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膨大劑”“催熟劑”的農產品讓人憤恨,應該怪果農嗎?

Luck依


膨大劑,催熟劑的農產品讓人憤恨,農民說我種出來銷售的,正是消費者需要的,並沒有人說我可恨。



膨大劑大多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記註冊,且國際通用標準在農業生產上使用,主要功能是調控植物生長,使用過量會造成品質低劣而改變性狀失去商品性。使用正常可以提高產品品質和產量。因此為農民廣為使用且不違反法律,是在保障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得以使用。並在生產使用後、使農產品品質提升為消費者青睞。

催熟劑,在使用上多以誘導的方式參與應用,如植物在臨界成熟時自身要生產乙烯成分。此時採用植物提取的乙烯為植物提前補充,可以促使植物早熟且對人體無害。農業生產用作植物催熟的方式很多。使用藥物可為其打破休眠。亦可以提高植物的雌花誘導座果和誘導果實著色早熟等等。均以為植物免受自然災害和提升農民的產值而為之。

如此使用,如同人們食用保健藥食品一樣,為其尊貴生活服務。

催熟劑,膨大劑在農業上的使用,只有正常適量才得以保證農產品的品質提高,過度使用的後果,會造成品質低劣銷售困難而減收造成損失。。

消費者的需要、是農民的義務。


劉士志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果農用膨大劑、催熟劑固然讓人憤恨,但造成這種情況的源頭是消費者求“大”,嘗“鮮”的心理。

比如:葡萄粒子越大越受市場歡迎,粒子越大客商出價越高,粒子越大產量越高,果農收益越高。加之,農產品使用膨大劑、催熟劑沒有懲罰機制,也沒有受到社會的譴責。在這種種誘惑下,膨大劑、催熟劑使用不再有心理及良心的束縛。

膨大劑並非都對人體有害,只要合理使用,其對人體的危害還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赤黴酸(GA3)、脫落酸(ABA),都是生物發酵提取。在日本、美國、智利、南非、新西蘭等世界主要水果生產國和出口國使用都很普遍。但人工合成類乙烯利、氯吡脲、噻苯隆等的使用受到嚴格管治。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具有膨大、催熟作用的人工合成激素缺乏使用規範及食品、水果中的最高限量。因此,膨大劑、催熟劑濫用誰都不怪,加強市場監管,制定使用規範才是根本。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果業是我的事業,我的事業是果業!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專業知識!


果業有明天


這也是消費者習慣性用眼吃水果的原因,都說桔子橙子打臘不好,你賣不打臘的試試,都得扔了,蘋果套袋的沒有光果好吃,又比光果貴,你看看有幾個買光果的,人啊,不別人害你,是你自己害了自己的!


阿榮旗佰果匯水果


解決問題需要從本質問題出發,這個一分為二看待。如果不使用膨大劑,種的水果個頭小,如果大多數農民都使用了膨大劑,而自己卻沒有的話,這樣的水果很難銷售出去,而水果又是季節性的作物,沒有在成熟期銷售出去的話,水果就看了,對於農民來說血本無歸,而且前期投資的成本也收不回來。迫於無奈,也為了能讓果子銷售出去,農民只能使用膨大劑。

解決問題根本途徑:從流向市場的膨大劑出發,有關部門應該嚴格控制膨大劑的使用,對於生產膨大劑的企業應該嚴抓,否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只要市場有需求這些藥還是會流向市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