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膨大剂”“催熟剂”的农产品让人愤恨,应该怪果农吗?

Luck依


膨大剂,催熟剂的农产品让人愤恨,农民说我种出来销售的,正是消费者需要的,并没有人说我可恨。



膨大剂大多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记注册,且国际通用标准在农业生产上使用,主要功能是调控植物生长,使用过量会造成品质低劣而改变性状失去商品性。使用正常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因此为农民广为使用且不违反法律,是在保障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得以使用。并在生产使用后、使农产品品质提升为消费者青睐。

催熟剂,在使用上多以诱导的方式参与应用,如植物在临界成熟时自身要生产乙烯成分。此时采用植物提取的乙烯为植物提前补充,可以促使植物早熟且对人体无害。农业生产用作植物催熟的方式很多。使用药物可为其打破休眠。亦可以提高植物的雌花诱导座果和诱导果实着色早熟等等。均以为植物免受自然灾害和提升农民的产值而为之。

如此使用,如同人们食用保健药食品一样,为其尊贵生活服务。

催熟剂,膨大剂在农业上的使用,只有正常适量才得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提高,过度使用的后果,会造成品质低劣销售困难而减收造成损失。。

消费者的需要、是农民的义务。


刘士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看:果农用膨大剂、催熟剂固然让人愤恨,但造成这种情况的源头是消费者求“大”,尝“鲜”的心理。

比如:葡萄粒子越大越受市场欢迎,粒子越大客商出价越高,粒子越大产量越高,果农收益越高。加之,农产品使用膨大剂、催熟剂没有惩罚机制,也没有受到社会的谴责。在这种种诱惑下,膨大剂、催熟剂使用不再有心理及良心的束缚。

膨大剂并非都对人体有害,只要合理使用,其对人体的危害还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赤霉酸(GA3)、脱落酸(ABA),都是生物发酵提取。在日本、美国、智利、南非、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水果生产国和出口国使用都很普遍。但人工合成类乙烯利、氯吡脲、噻苯隆等的使用受到严格管治。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具有膨大、催熟作用的人工合成激素缺乏使用规范及食品、水果中的最高限量。因此,膨大剂、催熟剂滥用谁都不怪,加强市场监管,制定使用规范才是根本。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果业是我的事业,我的事业是果业!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专业知识!


果业有明天


这也是消费者习惯性用眼吃水果的原因,都说桔子橙子打腊不好,你卖不打腊的试试,都得扔了,苹果套袋的没有光果好吃,又比光果贵,你看看有几个买光果的,人啊,不别人害你,是你自己害了自己的!


阿荣旗佰果汇水果


解决问题需要从本质问题出发,这个一分为二看待。如果不使用膨大剂,种的水果个头小,如果大多数农民都使用了膨大剂,而自己却没有的话,这样的水果很难销售出去,而水果又是季节性的作物,没有在成熟期销售出去的话,水果就看了,对于农民来说血本无归,而且前期投资的成本也收不回来。迫于无奈,也为了能让果子销售出去,农民只能使用膨大剂。

解决问题根本途径:从流向市场的膨大剂出发,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膨大剂的使用,对于生产膨大剂的企业应该严抓,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只要市场有需求这些药还是会流向市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