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提起西安,大多說人都說出當地的一些名勝古蹟

例如鐘樓,鼓樓,阿房宮,兵馬俑......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這些都是這座十三朝古都悠久歷史文化和凝聚了無數先人智慧的結晶

曾經有個笑話:“在西安,隨便揮一揮鋤頭都能挖出幾件文物”

這話雖然有誇張的成分

但也從側面襯托出巍巍古城的歷史淵源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然而就在距離西安148.7公里的寶雞市

卻有著一座同樣見證了華夏文明5000年興衰起伏的城市

它就是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岐山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境東北部。北接麟遊縣,南連太白縣,東與扶風、眉縣接壤,西同鳳翔、陳倉區毗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溼潤氣候。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數千年前炎帝的部落在這裡修養生息

數百年後統治華夏的西周文明又同樣在這裡發源

民族醫學鉅著《黃帝內經》、古代哲學宏著《周易》

無一不在向世人展示著這片土地所孕育出文化精粹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1.岐山周公廟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為紀念西周著名政治家、曾幫助武王滅商立國和輔佐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

後人在此修建了周公祠。

在經歷了數代的修葺、擴建後

逐漸形成以週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塬、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周公廟周圍依山傍水、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狀如簸箕。

《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因此,後世人稱這裡為“古卷阿”。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廟區東北角有一天然泉眼

泉水數年一湧,數年一涸,水來則時泰歲豐,去則天旱不收,當地人稱之為靈泉。

唐玄宗曾下詔給其泉賜名"潤德泉"。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2.五丈原諸葛亮廟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對於五丈原肯定並不陌生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

享年54歲的他帶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匆匆離去

只留下千載流傳的《出師表》和史冊中的颯爽英姿供後人瞻仰

而五丈原這個地方,也因為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而染上了一抹悲壯的色彩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人們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裡修建了諸葛亮廟

一千七百多年來,文人墨客千古;善男信婦,焚香追思,祈求佑護。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獻殿兩側的牆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後《出師表》碑刻

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

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人稱“三決”碑。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3.崛山森林公園

崛山森林公園包括了九龍坪、東崛山、西崛山、冢子河、千佛寺、苜蓿河6個景區。

是一個集森林景觀、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嶽型森林公園。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崛山挺拔俊秀,古樹參天,既有北方粗獷雄狀,又有江南幽雅嫵媚的山水風情

姜子牙拜仙台,周、紂交兵古戰場,國內首次記載大地震遺址等人文景觀為尋訪探險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4.箭括嶺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開鑿通往九成宮的路時,有一處很窄,石壁堅硬,民力很難挖鑿

於是就讓大將尉遲敬德用箭射,連發數箭之後,把一堆土石豁開了,所以叫"箭豁嶺"

後口口相傳,讀為"箭括嶺"。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岐山名揚中外,古時便有“鳳鳴岐山”的歷史傳說

在16世紀,日本著名武將織田信長就十分傾慕中國周代的文王、武王據岐山而統一天下的偉業

於是將所佔領的“井口”改名為“岐阜”

1987年後,日本國岐阜市市長及其他,曾多次專程前來探尋這段歷史淵源

同時也為箭括嶺雲霧繚繞、神秘瑰麗的景象所折服。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5.岐山臊子面

除了眾多人文景觀,岐山的飲食文化也極為豐富

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臊子面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不僅讓人食慾大增,更能讓食客的精神為之一震

6.岐山擀麵皮

岐山擀麵皮在周邊地區亦有產出,可味道最地道應還是在岐山縣。

其形似寬面,幾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潑油辣椒,鹽水,香醋等調料加以調和,口感極佳。

當地人在夏日經常將其當為主食,就是在寒風泠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7.驢肉鮮湯

俗話說的好“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古人讚美驢肉的肉質鮮香細嫩,美味可口,更看重的卻是驢肉的營養價值和滋補健身的功效

驢肉蛋白質含量比豬、牛、羊為高,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

驢肉脂肪熔點較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肉多作為醬菜,涼拌食用,一般人都能吃,用驢肉、驢骨、驢皮燉的湯,身體瘦弱者食用更是滋補。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8.肉臊子加饃

臊子麵館裡也會賣一種肉夾饃

這種饃用的也是炭火現烤的白麵餅,只不過裡面用的肉是臊子肉

這是專給嫌光吃麵還不夠過癮的人準備的,浸滿醋汁酥爛的豬肉毫不膩口,如果你嫌臘汁肉夾饃有點油膩,可以試試著一味妙品,定教你終身難忘。

距離西安僅2h,這座小城的文化底蘊不輸十三朝古都!

上文所述的人文景觀和特色美食還只是岐山這個鍾靈俊秀之地的冰山一角

炎黃子孫的傳統文化在這片的土地上的到了完美的詮釋

願更多人能夠走進岐山,瞭解岐山,欣賞岐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