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乳业比拼进入下半场 25岁的伊利能否稳坐NO.1

导读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升级大潮之下,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品质要求与日俱增。

随着今年1月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全面落地实施,国内奶粉市场的激烈比拼进入下半场。

归根结底,乳业竞争,品质为上。在此方面,老资格的乳企似乎更有发言权,我们不妨看看成立25年的伊利表现如何。


年报亮眼 后劲十足

截止5月2日,中国上市乳企中,已有21家公布了2017年度报告。其中,伊利也于4月26日晚发布了2017年报暨2018年一季报。

报告显示,2017年伊利实现总营收超过680亿元,同比增长12.29%;净利润超过60亿元,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7.70%;2018年Q1营收近198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超过21亿元,同比增长21.3%。

整体来看,伊利年报数据亮眼,无明显利空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伊利净资产收益率为25.22%。在这一反应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上,公司已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实属难得。

在主营业务方面,伊利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四大产品线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均衡发展态势,这成为伊利股份收入稳定性与成长性兼具的重要保证。

2017年,伊利液态营收达557.66亿元,同比增长12.61%;成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营收64.28亿元,同比增长17.83%;冷饮板块营收超46亿元,同比上升近10%;在酸奶板块,数据显示,作为主打产品的安慕希,2016年、2017年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6.7%、55.9%,稳居常温酸奶品牌榜首。

在此基础上,金典、安慕希、畅轻、金领冠、甄稀等明星产品已成为推动伊利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东吴证券数据显示,伊利高端产品占比已从2014年的39%迅速提升至2017年的一半。

据了解,在成功打造安慕希、畅意100%、金典等产品之后, 2017年底,伊利推出了植选豆乳,伊利宣告战略性进军植物蛋白领域。

另外,铑君在伊利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伊利正在加紧布局功能饮料市场,新品焕醒源能量饮料即将上市加推。

2018年,伊利年报显示预期营收770亿,业界预计,以伊利2017年年报的不错表现来看,其五强千亿的目标将有望尽快实现。

乳业比拼进入下半场 25岁的伊利能否稳坐NO.1

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在年报披露的第二天,2018年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如期召开,本次大会以“新时代 新需求 新乳业”为主题,众多乳企汇聚一堂,畅谈国产乳企的使命感与思考,其中伊利集团副总裁王维的分享正好契合会议主题。

王维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乳业也迈入了“品质消费”的新时代。新时代必然产生新需求,其核心是品质。

事实上,“品质”一直以来都被伊利领导层反复强调。伊利领头人潘刚曾说过,“要支撑起一个有品质的品牌,需要有品质的产品,”要生产有品质的产品,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品质”二字,知易行难。所幸,伊利用“十年磨一剑”对品质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从2003年起,伊利开展母乳研究,从全国采集样本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在此数据库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伊利开发了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有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每六个宝宝就有一个在喝伊利奶粉。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17年,伊利持续稳居乳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去年购买过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达13.5亿人次。

伊利乳业品质的保鲜秘诀,奶源品质是关键。伊利对优质奶源方面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自2000年布局黑龙江以来,伊利累计投资近30亿元,建有7座自有牧场、6座生产基地、1个饲料公司、1个销售分公司,现有员工近5000人。

同时,伊利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食品安全监测防控体系。

能得到消费者长期的信赖与支持,除了品质有保证之外,伊利在产品方面的创新意识功不可没。

舒化奶堪称伊利重视创新的代表作。当年,伊利在销售普通牛奶时发现,“乳糖不耐受”人群体内缺乏“乳糖酶”,在饮用牛奶之后,容易发生腹泻、腹胀等症状。伊利特地为此进行了上千次模拟肠道试验,终于开发出受“乳糖不耐受”人群欢迎的舒化奶,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收获了可观的市场回报。

据尼尔森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滚动年度数据显示,婴儿奶粉品类平均增速为9%,伊利婴幼儿奶粉的增速高达20%,是行业平均值的两倍多。

品质背书 价值凸显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柴永强认为,消费者看中的是产品质量,而投资者则更看重品牌的投资价值,其实两者殊途同归,有过硬的品质背书,投资价值的凸显是水到渠成的事。

5月2日,五一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全天维持震荡格局。

对此,财经大V陈亮解释道,白马股经过了2017年的大幅拉升后,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整,总的来说调整并没有真正结束。

有业内人士指出,5月市场震荡行情仍将持续,白马蓝筹股的非理性下跌恰恰是配置的契机。

5月2日,是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的首个交易日,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海外资金大幅流入,从资金流向来看,白马蓝筹股仍是北上资金的主要吸筹对象。

伊利股份曾在2017年创下涨幅超80%的好成绩,作为白马蓝筹股的代表,其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现金分红能力也成为企业被市场看好的指标之一。

乳业比拼进入下半场 25岁的伊利能否稳坐NO.1

自2013年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3号文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已成常态,其连续性与稳定性得到进一步规范,部分公司现金分红能保证总体比例在30%上下。

伊利股份近几年的分红率均超过50%,去年这个数值达到近71%的高水平。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

事实上,逐年提高的分红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公司管理层对当年业绩的持续看好。

专家进一步分析称,从PB和PE来看,虽然目前处于较高水平,但两者有所回落,结合公司股息率来看,伊利股份买入价值得到凸显。再从ROE角度来看,伊利盈利能力在稳步上升。

同时,年报显示,伊利经营现金流70.06亿,强劲的现金流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收入回款力度较大,产品竞争性强,公司信用度高。

两大挑战 长期利好

可以说,今年国产乳业面临两大挑战,其中一个是,被冠以史上最严的“新政”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在今年元旦全面落地实施。

毋容置疑,新政的全面实施给乳业带来了一场行业洗牌,提高了行业门槛,部分贴牌、杂牌奶粉被挡在门外。业内预计,这将使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腾出几百亿元的空间。

据了解,伊利旗下10个品牌系列30个配方已全部通过注册。对此,中信食品团队认为,随着奶粉注册制正式落地,伊利奶粉在渠道管控和品牌调性双优势下有望在份额抢夺战中胜出,预计2018年奶粉业务将加速增长。

另外一个挑战则是国内外乳企发力争夺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是本世纪以来历史第二高值,二孩出生人数占全部出生人口的一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使得乳业市场进一步扩容。

乳业比拼进入下半场 25岁的伊利能否稳坐NO.1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二线城市奶粉销售已趋饱和,从新生儿出生率来看,六成以上的婴儿出生在三四线城市。目前一些大品牌纷纷加大下沉渠道的力度,其中以外资品牌尤甚。

全球第五大乳企荷兰皇家菲仕兰近日宣布,抢占四五线城市是其今年加大中国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另一个荷兰乳企美赞臣也表示,将通过全渠道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向中国三四线城市市场发力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伊利的强势渠道还是在三四线城市。我们在看到整个三四线奶粉市场购买意向提升带来的红利,也应看到外资品牌对于三四线城市市场的下沉,在乳业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届时伊利奶粉预计增长超过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