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邂逅一街繁華

泉港區前黃鎮的前黃村,如今依然保存著一條橫貫東西走向的清末民國初期舊街,一家緊挨著一家的店鋪,彷彿在訴說著當年的繁華。一條石板鋪就的街道,紅磚白石牆體的房屋,依稀可見清末民國初期的風情民俗。這條歷經100多年曆史的舊街,東抵山腰,西通塗嶺古官道,曾是惠北貨物交易的集散地。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前黃合隆大厝

前黃舊街西起山頭林山下(合隆大厝),東至泗洲公宮口,長約1000多米,曲直有序,兩邊房屋均為民房建築。街道寬約2.5米,保存完整的排水溝和街道路面全部用條石板鋪砌,別具特色。在這裡條石板成為古街構築的主角,連同古井、街道的廁所都是用條石板砌築,簡直就是一道古建築風景。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前黃昔日繁華街

徜徉舊街,隱隱有一種古風猶存的感受,彷彿置身於清末民國初時代。商鋪的吆喝聲、熙熙攘攘的人流彷彿就在眼前……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前黃昔日街景

清代末期,解元房人黃棟水開設的“合隆稅典”、“合隆典當”、合隆銀莊“黃白水開設“合隆布店”,黃捷三開設“萬發典店”、黃應玉創辦“協春藥店”、黃春法創辦“保安堂藥店”等店鋪,行成了馳名惠北的”合隆商號“。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合隆大厝騎樓

民國初,從古街的北面依序排列開設的店鋪:解元房人黃春霖、黃春茂兄弟合營的“合隆磨坊”兼加工“面線店”,蔡頭橋人連慕丁的“補鞋店”,惠安城關人陳祖德的“糕餅店”,西園人黃開成的“打金店”,輞川下江人江龍嚇的“雜貨店”,解元房人黃友良的“豆腐店”,黃積善、黃長泉兄弟合營的“慶隆雜貨店”,黃元泉的“慶隆布店”,黃時泉的“牛肉店”,土樓人黃錫成的“牛肉店”,樹腳房人黃瑞德的“保安堂藥店”,連城房人黃成富的“飲食店”,樹腳房人黃來枝的“雜貨店”,黃琴堂的“協春藥店”,黃明法的“豆餅店”。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近200年的三孔古井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臨街店鋪

南面依序排列開設的店鋪:解元房人黃春霖的“合隆雜貨店”,黃春暉、黃細玉堂兄弟合營的“合隆布店”,黃春德的“合隆布店”,黃友良的“五金店”,黃奄嚇的“農具店”,黃細鵲的“理髮店”,黃細鄙的“飲食店”,黃娘法的“雜貨店”,緊挨東面福清人陳德興“打鐵店”與西面解元房人黃娘法“雜貨店”中間有一個偌大的磚埕是農貿市場,接下去便是福清人陳德興的“打鐵店”,樹腳房人黃龍金的“雜貨店”。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著名的合隆巷

整條舊街保存比較完整,連同街邊延伸的小巷,也是條石板鋪砌而成的,時至今日,實為罕見。目前,除了倒塌的房子,古街有三幢新翻建的二層樓房改變了古街的“古”字形象。時代變遷,新的街道南移修築,古街上一時失去了昔日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然而,人們依然生活在古街上,只是一家家商鋪已關門停市,不免使人產生“此地空餘黃鶴樓”的傷感之情。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前黃黃氏宗詞

印象泉港|邂逅一街繁華

有關專家認為,前黃的清末民國初期的古街保存相對完整,非常難得,只要稍加修復,它作為研究古代民房建築的實物也好,還是作為影視基地、旅遊景區也好,都將是無可挑剔的。其中黃世中著作的《昨夜群星隕落》、《血魂》均以前黃舊街、合隆大厝、合隆商號為故事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