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維護主權,巡視南海,他是南海“亮劍”第一人

清朝末年,中國積貧積弱,致使祖國大片河山落入他人之手。據統計清政府與侵略中國的各國列強總共簽訂了1200多個割地賠款的條約。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在今天看來也很有戰略眼光的有識之士,帶著大批船隊到南海宣誓主權,被認為是中國在南海亮劍的第一人,他就是廣東水師提督李準。

維護主權,巡視南海,他是南海“亮劍”第一人

李準

我國南海有四大群島,分別是西沙、東沙、南沙、中沙群島。這些小島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之疆土。這是毋庸置疑的,早在東漢時期,南海已為中國漁民所發現和使用;宋朝所繪製的海圖中,已有所謂“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明代鄭和下西洋,便有巡視海疆、震懾四鄰之意。

然而近代以來,隨著海權意識的擴張,歐洲列強強行殖民東南亞諸國後,開始垂涎中國的南海。

1909年,法國派駐安南總督茹爾內,向清朝政府發出一份照會,聲稱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安南的領土:要求中國“尊重”他們的主權。清朝政府一方面據理駁斥茹內爾,一方面命令兩廣總督採取行動,保護領土。

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人駿面對危機四伏的南海局勢,不敢掉以輕心,命令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成立“西沙籌備處”,以軍事行動保護領土,當時的西沙群島隸屬海南島,而海南島則隸屬廣東。

李準是四川鄰水人,1905年出任廣東水師提督。他與當時渾渾噩噩的晚晴官吏不同,他是個負責任的軍人,以守土為念,上任後即整頓水師,加強訓練,購置彈藥。1909年5月他以“伏波艦”為旗艦,率領“琛航艦”和“振威艦”於從海南島榆林港出海。從旗艦的名字“伏波艦”就看出此次遠航的含義。李準要效法東漢時期收復越南,並且立下銅柱以記其事伏波將軍馬援,為國家保疆守土。

李準率領的這三艘戰艦都是福建造船廠生產的木製戰艦,各艦配備火炮多門。事前李準準備與安南的法國人血戰,所以各艦都儲備充足的彈藥和軍糧,兼攜有官兵170人,其中包括化驗師、工程師、測繪員等人。

除了備足淡水外,李準還攜有種羊、種豬和雞,準備在西沙群島放養。三艘軍艦懸掛著大清的龍旗出海。這時,越南的法國人龜縮在越南內港,不敢在西沙群島和李準一決雌雄。

維護主權,巡視南海,他是南海“亮劍”第一人

李準當年的巡航奠定了今天的南海局面

李準的艦隊從來都是在廣東內河緝私巡邏,從未出到浩浩蕩蕩的太平洋,對於海底的暗礁,也是一無所知。其中的“琛航艦”,在離永興島三十七海里海面,碰上暗礁,致使艦首入水,幸虧艦隊早有準備,以熟桐油伴以椰殼絲補塞,轉危為安,便繼續巡邏。

李準他們遍巡西沙群島每一個島礁,所到之處,都勒石為碑,大書“大清宣統元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巡閱至此”十八個大字,而且還替每一個島礁命名,例如甘泉島便因掘地甘泉湧現而得名,豐潤島是紀念張人駿為直隸豐潤人,鄰水島是因李準自己是四川鄰水人,新會島是因艦長林國祥為新會人。現在的西沙群島還有一地名“李準灘”,便是紀念這位為國宣勞的人而得名。

維護主權,巡視南海,他是南海“亮劍”第一人

清朝軍艦,龍旗飄揚在南海

李準當時完成巡視西沙後,更巡視南海的南沙群島,遠至現存九段線最遠的“曾母暗沙”,然後回航,繪成南海十一段線(國民黨政府改為九段線,沿用至今),並著有《李準日記》,現在是國家用以證明西沙與南沙屬於我國的重要檔案文件。

辛亥革命後,李準無心世事,解甲歸田。1933年,西沙糾紛再起,李準把巡海日記在《大公報》刊登。以不容置辯的事實,證明我國擁有南海諸島的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