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何农村市场一再成为虚假产品的重灾区?

用户69288316


2018年3.15聚焦的虚假商品在农村泛滥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相关报道,农村市场假冒的饮料、牛奶、酒类、农药、化肥、种子等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会在农村这么猖狂呐?

综合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缺乏鉴别意识和贪小便宜性格给制假造假者提供了市场和存活土壤。

2、市场监管薄弱给了不法商人可乘之机。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或者监管流程趋于形式化,让很多原本可以在源头就被消灭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

3、农村商贩法治概念淡薄。为了追求额外利益不择手段,想方设法低价购进伪劣产品出售。

4、源头管理力度不够,对制假造假者打击力度不够,这可能与本地保护习性有关,试问如果全国各地严查制假造假,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又怎么可能流入农村市场呐!


人已醉梦难醒


今年3.15打假日,社会各界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农村,因为农村的各类虚假产品成了重灾区,像和类饮料,核桃露穿双层外衣,拆来外面的标签里面有可能是这样或者那样的饮料。或者在字画上下功夫,找名牌相像的字误导消费者。1,农村的市场监管不到位,农村市场比较分散,或者偏远的地方,没有具体的措施或有效的办法管理。

2,农村民众缺乏鉴别意识,贪小便宜,现在很很多农村老人不识字,逢过年过节的时候,讲究外表包装,感觉贵的包装好的就是好的,不会去看厂家生产日期等等。再有的就是贪小便宜,一看同样都是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不买便宜的那。

3,农村商贩受利益的驱使,去大市场采购的时候,想方设法的寻找各种渠道,采购便宜劣质的商品。

4宣传力度不够,我在农村生活数十年了,没见到什么这样那样的虚假产品对我们的危害,自以及怎么鉴别虚假产品。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所以以后希望各监管部门加大对农村的监管力度。


小睿爱淘气


对于农村市场一再成为虚假产品的重灾区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由于过去条件差,尤其一些老人完全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对于仿制的假冒伪劣产品根本没有能力辨别。

2.没有品牌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村人,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在买商品的时候从来不注重产品品牌。而是依靠邻居之间道听途说,或者听信不良商家的催捧来购买商品的。其结果往往是花了冤枉钱,买了劣质产品。

3.贪图便宜,农村由于经济收入低,很多人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只考虑价格,不考虑品质。而虚假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还会高度模仿品牌商品的外观充斥其中。因为没有辨别能力加上商家的催捧和虚假产品的廉价,所以农村地区成为虚假产品的重灾区从某一方面来说是周瑜打黄盖,一方愿打,一方愿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