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邦论功行赏,为什么萧何排第一,张良却只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

麦许琨


刘邦垓下一战成功,天下归一,论功行赏,大肆分封,凡分封18诸侯,侯爵者143人,其中有很多都是刘邦老家人。南宋丞相文天祥在《过沛怀古》中写道:“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将相岂有种乎?

中国最早的一批布衣将相登上历史舞台后,传统贵族就逐渐隐没在了历史角落里了。中国在先秦时期,有贵族传统,有贵族精神,可如今,相比欧洲的那些动辄相传数百年的贵族,中国在秦始皇一统六国时,贵族势力就开始逐渐式微。此后的世家政治,往往是朝代更迭的附属物,再也没有绵延数百年,有着辉煌传统的贵族了,更遑论贵族精神?

张良和项羽,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最后一批贵族精神的守望者。

出身贵族,学在官府。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并不在于财富有多少,也不在于权利有多大,而是具有高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它需要有文化的教养,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精神。它还需要有社会的担当,严于自律,扶危济困。它也需要有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利和金钱面前敢于说不,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所以,我们经常说,培养一名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三”实际指虚数,是很多的意思。贵族精神的养成,需要有文化的修养(在古代能接受到教育是一种奢侈),需要有不需提醒的自觉,还要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实力不被强权所压迫。在秦朝统一后,贵族在政治、经济上全面蛰伏于中央集权,因此,张良只能作为最后一批贵族精神的守望者的身份加入了刘邦的团队。

项羽其实和张良很像,他们都是贵族世家,项羽对张良也一直不错,大有惺惺相惜之感。然而项羽为人残暴,没有实现张良的家国抱负,这是张良贵族精神所坚守的担当,因此张良选择了刘邦团队,成为刘邦团队中为数不多的贵族出身的谋士。在战争中,张良屡次献出奇计,最终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刘邦评价自己夺取天下的原因,说: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史记》中对张良在没有加入刘邦团队前帮助萧何策划的事情不做记述,却不影响张良在之后的楚汉之争中的运筹帷幄。张良洞察人性,料敌先机,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刘邦大为叹服,经常将张良留在身边,时时请教,尊为帝王师。

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本来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在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实际上,张良作为贵族精神的守望者,他已经深深明白,他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这样一批布衣将相将会开辟出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刘邦的出身和为人决定了刘邦不可能成为周武王、周公旦、齐桓公之类的尊“王者师”的人,周王朝“养老”的传统虽然还在继续,但是那个汤尊伊尹,周尊姜尚的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韩信实际上也是一个破落贵族,他主动讨封王位,没有激流勇退,最后身遭不测,这是一个固执的、有贵族精神余晖的人在中央集权下的宿命。

刘邦与张良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而更像是一种合作。张良依靠刘邦完成复韩的精神追求,刘邦依靠张良的计谋完成一统霸业。两人相敬如宾,也因为两人绝不可能走到最后。萧何、曹参等人,在刘邦起事时,就是刘邦的铁杆心腹,张良的关系与他们不同。

所以刘邦待张良极为客气,内心里也是又爱又怕,不知道拿什么封赏给他,就说让他自己去挑齐地的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功劳太大,三次救汉王,当有此封。可是此时的齐王,是韩信。刘邦让张良在韩信的地盘里划拉一块地方,究竟有何深意?可能刘邦从心底里也信不过张良,也怕张良,也感觉驾驭不了张良。

刘邦的心思,张良岂能不知?张良本就不是为求功名而来,志在复仇。如今暴秦已灭,天下归一,张良心愿已了,心生去意,这即是贵族精神的洒脱与自由,不为权位诱惑,不为强权慑服。为了不驳刘邦的面子,张良就说:如果真的想封,就封给我当初你我相遇的地方——留县,这多少有点像恋人分手后留下的纪念品。

所以,以今人的眼光看待2000多年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角落里的贵族的抉择,不可避免会落入功利的窠臼。自古圣贤皆寂寞,张良去留之际,也是中国贵族文化的拐点到来之时,这已经不仅仅是封赏多少的问题了。

贵族遗孤张良,在千载之后,让人看到了他的睿智,他的赤诚,他的谋略,也让人看到了最后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师”。


而知而行的历史


刘邦得到天下后论功行赏,所封侯爵中萧何排名第一。功臣们不服,都说萧何不过在后方转运粮草,又没有战功不应该排名第一。大家的观点是曹参为了刘邦披坚执锐、冲锋在前,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有几十处,应该排名第一。

刘邦听了大家的话,并不以为意。他说道:“这就好比猎人打猎,猎狗用来驱赶猎物,猎人用来谋划全局,你们说是猎人重要还是猎狗重要呢?”大家觉得没有话说,于是萧何成为了功臣第一。实际上,萧何成为功臣第一是有其他原因的,只不过一些奥妙不能为人所知罢了。萧何:秦之干吏,汉之能臣,无为而治,百废待兴,居功至伟,秦灭汉兴。

萧何不是一个人参加革命的,为了表示对于刘邦的忠心不二,他把萧氏亲族都拉进了队伍一起反秦。把身家性命和家族荣辱,都和沛公刘邦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刘邦知道身边的这些人里除了萧何之外,多是好勇斗狠的勇将,就没有几个治世之才。国家初定,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就是萧何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将功臣第一的名衔赐给萧何,是让他感念皇恩浩荡治理好大汉天下。萧何善于识人。对于刘邦的为人,萧何十分清除,在很早的时候,萧何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投资。如每次刘邦公干,他都比别人多给刘邦几百钱,投资要趁早,所谓时不待我。

萧何精通秦律,汉法秦律一脉相承。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结合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实际加以完善,确立了大汉的国策“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张良:灭秦已得偿所愿,了却吾平生所望,既不做富家的贵公子,也不做朝堂的弄权人。

刘邦对于张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在对待张良时格外厚待,要他在天下最富饶的齐地选择三万户做为自己的封地。


张良辞让道:“我和陛下相识,是陛下天命所归,也是我得逢明主,如果你非要赏赐的话,我们是在留县相遇的,就把留县赏赐给我做封地吧。”刘邦对张良的说辞十分满意,于是就将留县封给了张良。

对于张良而言,他出身韩国贵族之家,祖上几代为韩国相国。权势、财富并不是张良所追求的,他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复仇,向灭亡韩国的秦国复仇。如今目标已经实现,也到了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邦刚当皇帝时,没那么小气,张良自己选了留县那个地方当封地,内藏玄机。

刘邦得了天下,给兄弟们论功行赏,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论功位列前三。

都到了这时候了,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谁不想争个先,得块好地,封妻荫子?

初得天下,政局未稳,刘邦也不想寒了兄弟们的心,韩信、英布都封了异姓王,萧何也封了酂侯。当然,他没忘记张良,让他择齐地三万户食邑。

张良和别人不一样,他不想争多,听闻刘邦要给他这么食邑,推辞不受。君臣你推我送。最后张良说,我就选留县作为封地好了,刘邦见他坚持,也就依了。

难道留县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好处吗?

论实际利益,留县狭小贫困,出产少,张良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封地,并非最佳。

但张良的选择,等同于政治表态:没有野心,不忘初心。

此时天下初定,功臣当功成身退,作为韩国贵族,张良以灭秦为己任,目的达到,可隐身下线。

留县又是张良与刘邦初遇之地,选取此地,可表不忘旧时情谊。

这样一个淡泊名利、只重情义之举,难道不是存身之道吗?

事实证明,张良的这一着激流勇退,甚至盖过了萧何的谦虚谨慎。后头萧何被猜忌,不得不自污以安君心,而张良,此后徐从“帝王师”变为“帝王宾”,得以安度余生,其当初选择留县就已经铺陈好了。


钱多多读文史


萧何排第一,显示出刘邦的水平;张良得留侯,显示出张良的智慧。

刘邦能得天下,主要在能用人,特别是“汉初三杰”,对刘邦取得天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刘邦对此有着清醒认识,他自己亲口说过,“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既然如此,得了天下的刘邦就要大封功臣,在刘邦心目中,功劳最大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封赏时自然也要重点向此三人倾斜。

萧何为何排名第一

开国功臣中,萧何被封为酂侯,位列第一,食邑最多,达到万户。

萧何之于刘邦,正如长孙无忌之于李世民、李善长之于朱元璋,都是开国功臣第一,而这三位君主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他们最清楚谁的贡献最大。

萧何是刘邦真正的亲信。萧何跟刘邦是老乡,两人地位接近,年龄相近,性格相同,早年便是莫逆之交,是西汉集团的原始股东,对刘邦极其忠诚,深受刘邦信任。

萧何的功劳潜而不显。萧何的特长是政治谋划,他几乎参与了刘邦一生中所有的重大决策和谋划,虽然不像韩信这样大出风头,却是刘邦取得天下最坚实的保障。

刘邦是个粗人,说话直爽,他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说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就好比追赶兔子的猎狗,抓再多兔子也是狗;萧何却是发现兔子踪迹,并放出猎狗的猎人。这说明刘邦十分清楚萧何的地位和作用,把他列为开国功臣第一,就是刘邦识人用人水平的体现。

张良为何只得一县

相比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的张良待遇就差远了。

论功行封时,刘邦十分大方,说:“良啊,你自己在齐国任选三万户,作为你的食邑吧!”

张良回答说:“陛下,我是一介布衣,能得封万户、位列侯已经很满足了,请陛下把我封到臣与陛下相遇的留县就行。”

刘邦同意了张良的请求,把张良封在留县,故后世称张良为留侯。

刘邦给张良“万户侯”的待遇,跟萧何并驾齐驱,而齐地又是战略要地,以刘邦对张良的评价,以及张良的辅佐之功并不为过,张良为什么坚决推辞?

张良与萧何不同,他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之后,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相国,韩国被秦国所灭后,张良一直寻找报仇机会,他甚至策划实施了对秦始皇的刺杀行动。

张良既不是刘邦的老乡,也不是刘邦的嫡系亲信,这一身份决定了刘邦对他不是绝对的信任,刘邦让张良自行选择齐地三万户食邑,其实是在试探张良。

如果张良心里一点没数,高高兴兴在战略位置重要的齐地选上最富的三万户作食邑,刘邦对他的评价必定大打折扣,在接下来清洗功臣的行动中,张良很可能也在清洗之列。

张良是一个极度智慧之人,他原本就信奉黄老,不恋功名,加上体弱多病,便有意远离政治漩涡,明哲保身,所以才坚决推辞齐地的三万户食邑,而张良选择的留县是他与刘邦相遇的地方,这个选择彰显了他对刘邦的忠诚,自然更能博取刘邦的好感。

刘邦论功行赏,力排众议,把萧何排在第一,显示的是刘邦识人用人的帝王水平;而张良坚辞齐地三万户食邑,自请又穷又小的留县,显示的是张良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正因为如此,张良才能在汉初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得以善终。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刘邦心中,萧何排第一的原因有三点:

1、谋定天下之功;

当初,刘邦还是个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而萧何是秦朝御史亲自邀请的人才,可萧何去拒绝了。萧何为刘邦谋夺天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让刘邦当上了沛公,拉开了刘邦起义的序幕。刘邦进入咸阳过后,也是萧何进入丞相府收集秦朝的赋税、人口、资源、刑法、各类典籍,为刘邦能够稳定局势,控制全国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2、举荐人才之功;

萧何为刘邦寻得最大的人才就是韩信,因为他的出现,楚汉局势迅速反转,最终刘邦得到了天下。


3、稳固后方,持续提供粮草、兵马之功。

在刘邦外出和项羽打架的过程中,萧何是可以一句话就摇身一变取代刘邦的,可他不仅没有,还主动送兵、送粮。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萧何为刘邦稳固后方,刘邦在和项羽的战斗中,很容易就会陷入兵粮短缺的尴尬局面,而失败。

张良所分的留县虽然小而穷,但却意义重大:

《史记·留侯世家》: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刘邦的本意是让张良在齐国自己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自己请求只要留县就好。

请封留县是一步好棋,张良是了解刘邦的人,从跟随刘邦开始,张良便一直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不会过界去追求太多功绩。

他把自己从权力中心渐渐脱离出来,有三个因素:

1、表达自己不求名利,能够遇见刘邦已经很荣幸,用留县作为封地,表达自己忠于刘邦,无心权力,这是很高明的自保手段。

2、张良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的心愿是离开朝堂后随赤松子去遨游四方,可见一斑。

3、张良的心中韩国占了很深地地位,他原本是打算去投靠韩王,继续为韩王服务的,只是后来韩王被项羽所杀,他才来投靠刘邦的。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关注和分享(* ̄︶ ̄)

祝大家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脑洞趣味历史


草根创业者——刘邦

刘邦是大汉帝国的创始人,一手将公司“弄上市”。刘邦虽然是草根出身,却很善于交朋友,因此积累了大批人脉,白道黑道都有熟人!

当初在沛县落草,干的是无照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多亏了公务员萧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得以混迹下去。

后来沛县搞起了承包责任制,萧何又第一时间将最优质的沛县资产白菜价转让给了刘邦,自己屈居于幕后,做后勤部主任。所以萧何对于刘邦是第一桶金的赐予者,是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人。后来刘邦带着三千子弟投奔项梁,进而被封为武安侯。这次投奔让刘邦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后来逐鹿中原打下了基础,所以项梁之于刘邦,相当于孙正义之于马云的阿里巴巴。

至于后来的从名企挖过来的张良,和以技术专利入股的韩信,都已经是刘邦A论以后的B轮融资了。签约仪式很炫目,但实际能分到的股权和期权已经不多了。

再来看萧何此人,前期对刘邦既提供政策支持,又接济钱粮。摔掉铁饭碗后,就来给刘邦打工做后勤部主任。一手管钱一手管粮,将创业初期的大汉公司弄的是井井有条。此外,萧何还兼职人力总监,推荐了专业技术型人才——韩信。为后来汉帝国独立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楚汉争霸时期,萧何更是将老根据地关中,给治理的服服帖帖,四平八稳。如此低调会做事的下属,你是领导也会喜欢的。

为了汉帝国“顺利上市”,萧何居功至伟,排第一,也是实至名归。


船夫聊名著


严格的说,这应该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首先,马上打天下者不能马上治天下,颇具治国理政之才的萧何是大汉初建之时必不可缺的人才。其次,将又穷又小的留县作封地是张良自己的选择,与刘邦没有什么关系。

一:著名的功狗、功人之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在论功行赏之际,众功臣却开始自矜攻伐,彼此争执多有龃龉,当此之际,刘邦以萧何功大为由,封其为酂侯,食邑为诸臣之首。谁知如此一来,不仅没能止歇诸臣争功的矛盾,反而引发了朝中的文武之争。

以曹参为首的武将集团公开畅言,萧何文墨小吏,未有汗马尺寸之功,却反居诸臣之上,如此不公何以服众。面对气势汹汹怒气澎湃的武将集团。刘邦以打猎为例,以追逐走兽、猎杀麋鹿的狗譬喻驰骋疆惕、攻城陷地的武将;以发踪指示、明确方向的人譬喻坐镇后防、运筹帷幄的文臣。如此一来,诸君大臣无不心悦诚服。纷纷赞叹刘邦目光如炬,洞见幽微。

二:崇隆萧何是刘邦偃武用文治国之道的第一步

马上打天下者岂能马上治天下?楚汉分野、群雄逐鹿之时,正是武将奋命,斩旗夺将建功立业之际,但在项羽覆亡,天下一归之后,当年驰骋疆场、勇悍骁健的名师大将就成了帝国的隐患危机。对此,早在楚汉相争,韩信请封之时刘邦就已经有了清楚的认知。只是一直按捺不发而已。

如今天下大定,正是偃武兴文,与民休养的时候,萧何的眼光、才能和资历是身为刘邦所认同赞赏的,毕竟早在秦帝国时期,萧何就已经是秦国公务员,且能力突出备受上司青睐,如果不是萧何心有所系,那必然已经青云直上了。

但对于草莽出身,转山尸山血海之中的功臣勋贵们而言,转变国策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毕竟百战功成之后,谁不想裂土分茅,荫庇子孙后世呢?所以,在我看来,刘邦崇隆萧何其关键并不在于萧何的功劳是否真有那么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集团,并以此向天下臣民传递自己准备偃武修文、与民将养的讯息。所以在功狗功人之争后,诸勋贵排位次的时候,刘邦依然不依不饶,势必要以萧何为第一的缘故。而在当时,关内侯鄂君显然已经看出了刘邦的用意。于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仅解了刘邦的危局,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安平侯的封赏。

自古帝王多无情,从刘邦的费尽心机多方筹谋而言,在我看来,刘邦对这班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老伙伴还是很仗义的。毕竟,除了异姓诸侯王,这些封侯的角色几乎都是善终善了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三:我本一心在雪耻,何尝有意于功名?

张良出身贵族,祖上世代相韩,体貌稚弱的张良如果不是遭遇了亡国破家的巨变,恐怕也不会挺身出世,搅动天下风云了。

有鉴于此,当张良在下邳遭遇刘邦之时,他马上就意识到刘邦是可以帮助自己报仇雪恨的角色。诚然,这一点在《史记》中被记载的玄之又玄,其实简单说来,不过是自幼官宦的张良有些识人之明罢了。当然,有时候这人的直觉确实精准的怕人。

由于追随刘邦的目的和其他人不同,自始至终,在刘邦的阵营里,张良都有种置身其中而又超拔其外的感觉。那种翩然不以功名利禄为意的洒脱令刘邦对张良异乎寻常的放心。所以,在整个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张良几乎是形影不离的跟着刘邦,为其出谋划策、匡正缺失以保证其能够始终坚定的走在正确的革命战线上。而刘邦更是言听起从,闻言无二。

人不记自己的功劳,我却不能忘了他人的恩惠,富有四海的刘邦在建国之后,让张良在齐地自择三万户作为封地。但原本就是一心报仇,志在雪耻,无心功名的张良根本不为所动。但又不愿拂逆帝王之命,于是以“与上初会于留”的理由,选择了又小又穷的留县作为自己的封地。

四: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建汉有三杰,是萧何、张良、韩信也。三杰之中,萧何和张良能够终身荣华,身名两全是有其道理的。所谓世殊事异,事异备变,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纯粹就是个兵痴,对于时局的洞察力和掌控力和萧何、张良想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之上。这也算是他的取死之道吧。

至若萧何“自污求全”以释雄主之疑,终究子孙绵延,荣华富贵与国共休戚;而张良更是有范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气度。他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识见,即便历经千年,能够勘破悟透的又有几人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萧何和张良的定位是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定位,在不同的时期,待遇当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刘邦定天下之后,萧何能排第一,还是有些讲究的。

刘邦的不客气

萧何被刘邦大封,排行第一。这时候就有些功臣不服了,对刘邦说萧何又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玩命,只是玩玩文笔功夫,凭什么功劳在众人之上。刘邦直接毫不留情的把这些功臣比喻成猎狗,而萧何就是那个训狗的人。又说你们都只是孤身跟着我,最多携带一两个有用的人,但是萧何则是推荐几十个人有用的人。说的这些不服气的大臣皆不敢言。

刘邦的用意

那么刘邦封萧何这么多食邑,除了论功行赏,其背后有什么其他的用意呢?刘邦定天下之后,使命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是打天下,而现在则是守天下。论要守天下,汉初谁最能胜任?不是张良,而是萧何。正因为刘邦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给萧何这么多食邑。有作为的人都不想刚刚打来的江山又亡在自己手里面。

张良退居五线

刘邦并没有忘记张良的大功劳,所以最开始让他自己去挑齐地的三万户。但是张良毕竟是道家学到了骨髓,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也知道定天下之后,自己可以退居五线了。所以是自己向刘邦要求的封其和刘邦相遇的留地足矣,只是在汉朝重要的决策的时候,张良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比如封功臣、定都、废太子等事都有张良的影子,刘邦都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萧何这个主内的是刘邦一直需要的重要人才,而张良则是本着功成身退的本心退居五线,不然他们待遇本可以差不多,但是张良自己要求淡化自己,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决策,只是很多人真的到了这一步放弃不了而已。


淡看天上月


先说张良为什么只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这个问题吧。

在刘邦分在封完韩信、彭越和英布等这些功劳最大的王之后,他就想到在分封就该轮到张良了。

根据刘邦分封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其实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张良的功劳是比萧何的要大的。

于是,刘邦就告诉张良,你就在齐地自择三万户,当做自己的封地吧。

看到了吧,这就是刘邦对张良的赏赐,而且一开口就是三万户人家,还是在当时天下最富庶的齐地。

但是,这件事被张良拒绝了,张良最懂得帝王之道,尤其他对刘邦的了解是最深的,所以,他觉得若是自己收了刘邦给的这份大礼,那他的灾难才真正的来到了呢?

张良告诉刘邦,齐地三万户就算了吧,若是陛下非要赏赐我的话,那就选留县这个地方吧,我只要一万户就行了。

天下这么大,张良为何非要选又小又穷的留县呢?

因为这个地方是当年张良和刘邦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张良之所以选这里有纪念的意义。

刘邦听了张良的回答,很高兴。就准了张良的这个意见。

张良被封为侯之后,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他就不怎么过问朝政了。

这个天下虽说被刘邦打了下来,但是,刘邦还是要治理的呀。

治理国家就必须要有能人,在张良不可用的情况下,刘邦只要选萧何。毕竟萧何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有经验的。

这就是为什么刘邦非把萧何排第一的原因,毕竟只有排第一的人,才能名正言顺的当大汉王朝的宰相呀。

萧何在沛县的时候就是大秦公司的公务员,而且他的业绩十分的突出,每年大秦的考核他都是全郡第一名。

到了刘邦起义后,萧何参加了进来,他开始为刘邦治理大后方了,直到刘邦占领了关中之地,也一直都是萧何在为刘邦治理着关中之地。

刘邦就是看中了萧何这个治理民众的能力,所以,他靠一己之力,把萧何推上了功臣中第一的宝座。

当然萧何的这个第一,是不包含韩信,彭越,英布和张良的。

萧何的第一仅仅是跟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比的。


汉史趣闻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欲对追随自己多年的臣子们论功行赏,群臣开始亮伤疤、数功绩,争相邀功的场面极其壮观,而萧何、张良都是文臣谋士,没有战功,也不屑与群臣争功。

可他们却是最早追随刘邦的,效力最多,也是刘邦最信任的臣子,两人功劳所差不多,为何封爵赏赐封邑时差距较大呢?

简单来说,萧何第一的位置是刘邦硬给的,而张良的封邑只有留县是他自己选择的。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异。今萧何未常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其实在提出论功欣赏时,刘邦心中功劳最高者就是萧何,两人同在沛县为官吏时,刘邦就欣赏萧何的才华与人品,刘邦反秦,萧何是最早的追随者,多年同甘共苦,萧何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发掘人才、出谋划策,还多次从后方运粮送兵救前线的刘邦于危难。

后来刘邦带兵出征,大本营都交给萧何留守,在刘邦心中萧何是最值得信任、可以托付身家的人。

可是众将因为萧何没有战功,只是出谋划策、舞文弄墨,并不服气,遂质问刘邦。

刘邦说“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抓到兔子的是猎狗,可是发现兔子踪迹,发出追捕指令的是猎人,难道说抓兔子功劳最大的是猎狗不是猎人吗?你们如今能找到兔子,功劳如猎狗,而萧何才是那发现兔子踪迹,指挥狩猎的猎人啊,再说你们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人,而萧何让他族亲几十人都追随我,他的功劳是谁也比不了的”

就这样,刘邦力排众议,将萧何推上了功臣榜第一人,封酂侯,封邑最多。

封赏张良时又是什么境况呢?

汉六年正月,刘邦封赏功臣,张良没有战功,刘邦说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三万户作为封邑。

而张良却说“我与陛下合兵,就是上天将我交给了您,陛下采用我的计策,有幸能够有效,实在不敢接受三万户封邑,我与陛下都与留县有缘,就把留县赏给我做封地吧!”于是张良被封为留侯。

纵横一直觉得张良是个有风骨的清流,并不那么看中钱财地位,当年刘邦称汉王时,赏给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随即就全都送给项伯了,为刘邦争取关中王做准备。

淡薄功名,居功不傲,张良就是这样一位臣子,也正因为如此才逃过君王的猜忌,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中得以保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