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大学生不甘生活平淡,创业养殖蜜蜂净赚700万

蜂蜜对于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女人,蜂蜜有着祛斑的功效,女人都是爱美的,因此这就形成了市场,而下面就是一个从“宅男”变成年产值700多万元的合作社理事长,又是如何从对蜜蜂一窍不通,到当地知名的养蜂专家的故事。

大学生不甘生活平淡,创业养殖蜜蜂净赚700万

刚刚步入大学的周成伟生活枯燥乏味,每天基本都是打游戏,看电影,早上不吃饭,中午外卖,晚上外卖这些。他虽然知道这种状态很不好,但当时没有什么方向,没办法做出太大改变,似乎就任性下去了。

但就在这样的生活持续到了2016年3月的时候,周承伟毅然决定了要改变这种状态。当初选择农业就是为了好创业,所以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周承伟把自己创业的想法告诉了舍友巫雄,“我们养蜂吧!”得到了巫雄的支持后,周承伟找到了学院杨明显老师,经过一番交流,养蜂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大学生不甘生活平淡,创业养殖蜜蜂净赚700万

其实最开始选择养蜂创业的时候,周承伟也考虑到了许多。他在课上了解到养蜂成本低、回报快、受市场变化影响比较小后萌生的想法。就这样,仅仅两个月的养蜂经历,就让他认识到养蜂投资较小又有前景,更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建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2014年1月16日,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下坝村的多赢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建立了合作社以后,问题就来了,选址成了问题。大的蜂群需要外出追花逐蜜,但基地毕竟需要一部分蜜蜂供蜂农平时交流和学习用,中蜂也最好是定点养殖,因此选址就尤为重要。周围空气和水质要好,还要有不间断的蜜源植物。跑遍整个雨城区及周边县城,周承伟最终选在了雅安的藏茶村——多营镇下坝村。

大学生不甘生活平淡,创业养殖蜜蜂净赚700万

周承伟对于蜂巢容易被棉虫的破坏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而他的方法就是委托医药公司制作适宜棉虫生存的“温床”,放在蜂巢底部。“有了温床,它就不会去祸害蜂巢了,而我就只需定期清扫温床和在上面安家的棉虫就行了。”周承伟满意地介绍着自己的小发明,“这种物理性的解决方式既不会对蜜蜂产生化学影响,从清理棉虫的角度来说成效也很不错。”

蜜蜂养殖不仅仅只是这一个问题,通常,蜜蜂成活度很低,基本只有1脾能存活。这对于养殖科班出身的周承伟来说就是小问题,他自创的“一脾繁殖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一脾繁殖法”至少能保证存活9-10脾。

不仅仅如此,蜂蜜的产量又成了周承伟新问题。周承伟先是把蜂王关起来防止过度繁殖,然后又想到上学时学的杂交优势。但他养殖的中华蜜蜂(土蜂)和意大利蜂(意蜂)不可以直接进行杂交。于是他想到营养杂交,他用意蜂的不同工蜂酿成的蜂王浆来喂食中华蜜蜂的幼虫,实现营养杂交。果然产蜜量有明显提高。

既然有了成果,就开始实施,周承伟去到云南、海南、浙江、甘肃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收购蜂王,用于直接和土蜂杂交,杂交后的优质蜜蜂再让合作社的农户进行扩大生产。为扩大养殖规模,周承伟决定,自己免费为蜂农教授养蜂配套技术和提供优良蜂王。

最开始,先保底收购蜂蜜,年底再二次返利;另外还为蜂农争取政府的养蜂补助及办理养蜂相关证书,这一决定极大地提高了蜂农的积极性,养蜂规模迅速扩大。

对于周承伟来说,最开始的创业的时候是最艰难的,不仅如此,蜂农们都不相信他,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蜂农们的信任。那时候,周承伟每日出去拜访他们,和他们交流时、遇上农忙时,周承伟都主动帮蜂农干活。久而久之,大家认可了他,也认可了合作社。

但是如今,随着周承伟的养蜂事业不断壮大,周承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采蜜小镇”。周承伟也从大家口中的“小周”变成了“大师兄”。周承伟说:“这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

周承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耕耘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倘若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没有努力的价值。信心是靠自己获得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自己都没有信心,那才是真的失败!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