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1

表姐失魂落魄地來找我:

“我完全看不懂你姐夫了。”

我嚇了一跳:要知道表姐和老公是青梅竹馬加老夫老妻,表姐曾說過,他動一動眉毛,她就知道他要說啥。

一週前,表姐看到老公玩《王者榮耀》,她很意外:工作狂怎麼玩起遊戲?難道有妖豔賤貨的女隊友?

她偷偷登錄,震驚地發現:老公開了3000多局!

按每局半小時算,3000局*30分=1500小時,每天玩8小時,也是足足190天啊!他哪來的時間?順藤摸瓜,老公無奈坦白:

已失業大半年,每天她前腳走,他就打開遊戲,號稱去書房寫方案聽培訓,其實也是躲在隔壁打遊戲。

表姐石化了,無法相信,她心裡那個工作狂老公,半年多不上班也不找工作,遊戲成癮;

還有自己——朝夕相處,竟一點沒察覺,老公痛失工作的焦慮,面試受挫的頹廢……

驚訝、憤怒、後怕,還有深深的自責和懷疑,她突然感覺:

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她一點也不瞭解了。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2

親密關係中,你有多瞭解另一半,婚姻質量就有多好:

因為了解,才能找出讓彼此更舒服的相處方式,才能及時發現端倪,輕鬆化解分歧衝突。

那麼,你瞭解你的另一半嗎?真的瞭解嗎?

別急著回答,不妨先作個測試。

新一期《媽媽是超人》裡,節目組讓媽媽在A4紙上寫下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孩子自己的答案做對照,以此瞭解媽媽對孩子的瞭解程度。

我們把考驗對像從孩子換成伴侶,考考你對另一半的瞭解程度。

10個問題,大致分為三類:

1

第一類,考察日常生活了解程度:

Ta最(不)愛吃的食物?

最(不)愛做的家務?

常穿的衣服牌子是什麼?

一個人時最喜歡做什麼?

最想去哪個城市?

2

第二類,考察社交工作方面:

Ta最近最在乎什麼事?

Ta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什麼壓力嗎?

一個月內和誰聯繫互動最多?

最近在讀什麼書/追什麼劇/綜藝節目?

手機上用得最多的App是什麼?

3

第三類考察情感交流方面:

Ta最反感另一半做什麼?

不高興時會怎麼表現?伴侶這時怎麼做最管用?

寫下答案,和伴侶自己的答案對照一下,一致得一分,有分歧或寫不出答案不得分,你打了幾分?

我們在一些親密關係課程及公眾號中做了小範圍測試,發現:

很多結婚七八年的夫妻,自認為對另一半很瞭解,很多隻是自以為是——有人連日常生活的瞭解都沒答對,打分低到打臉,簡直懷疑做了這麼多年假夫妻……

為什麼睡在枕邊的人,竟然會“不熟”?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3

首先,男女認知差異是個很大原因。

心理學有一個經典實驗:

男女各坐在桌子兩頭,中間放了一頂帽子,從女生角度看,帽子是紅的,從男生角度看,帽子是藍的。

兩人各自從自己角度來看,都認定帽子是自己看到的顏色,如果聽對方說出別的顏色,很多人覺得對方不是瞎就是傻——這明擺的事,怎麼還看不出來。

男女的認知差異,就像從兩頭看帽子。

比如,妻子告訴老公:“我沒有衣服穿了”,她想表達的是“我該買新衣服了”。

而丈夫卻理解成:她沒有乾淨衣服穿了。

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也曾寫過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詳細講述了男女間這一萬光年的差異,想深入瞭解另一半,你得有站起來,走到對方那邊觀察考量的能力,要有同理心。

據說,貓和貓之間的交流並不需要喵喵叫——“喵喵”的語言是貓開發出來,專門用於和人類交流用的。

男女間的跨性別交流,應該學貓和人類,用彼此能聽得懂的方式,更準確更高效的“交流”,get到雙方需求,相處才能更融洽。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夫妻間缺少“靈魂交流”。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少夫妻睡在一張床上,卻是各自捧著手機,你刷你的抖音,我刷我的頭條?

多少夫妻日常對話除了“吃什麼”和“孩子怎麼樣”,沒話可聊?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壓根不瞭解老公中年中層面臨的巨大壓力,直到賀函帶她在午夜的辦公室落地窗前,代入老公加班的場景,她才驚覺:自己太不瞭解體恤老公了。

這後知後覺的瞭解,來得太晚了……更能號準她老公脈的小三凌玲,一板胃藥瓦解了她的婚姻。

公司的項目小組裡,組員間目標一致,共擔KPI,認知和思維在一個高度,分工明確,清楚地知道各自的成果困難,打好配合……

夫妻這對合夥人,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

4

不幸打分低怎麼破?

分析失分的重災區,區別處理:失分在日常起居方面,那就多聽取對方的需求和感受。

雙人床的另一半,睡著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雙方二十多年在各自原生家庭中養成的口味、嗜好、衛生、作息習慣,不是“你愛我,就得聽我的”——保持安全距離,給對方“舒適空間”,別妄想改造對方。

如果是精神層面,更需警惕。

最富有生機,滋養身心的婚姻狀態,一定是上床啪遍各種體位,下床能聊高山流水——夫妻間有默契,能共振,就像李清照和趙明誠,或者《秘密森林》裡的黃始木檢查官和韓汝真警官,有共同的信念和興趣,默契到一個眼神就能神會。

你關注伴侶正在緊張關注的事了嗎?

你能和Ta說上話嗎?能為Ta分憂解難或分享成就感嗎?

不能?那就挺危險了。

咪蒙前幾天有個標題:《“你一點都沒變啊”“你罵誰呢”》,人和事都處在動態進程中,婚姻裡被柴米油鹽醃過,被婆婆孩子打磨過,從前嬌妻今天辣媽,行進於人生的不同階段,變化的豈止是體重和髮際線?

在這種劇變中,怎能再用昨天的標準,衡量今天的對像?

請把另一半當成一本新書,打開,閱讀,瞭解。

—THE END—

作者簡介:綠林好菡,初心客廳專欄作者。溫柔未遂女菡子。廣告人,設計師,夢裡有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