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8年广西荔枝滞销,对此你怎么看?

仑子看世界


不单单是广西的荔枝今年滞销,广东的荔枝同样出现滞销的问题。今年由于天气的原因,很多水果,农产品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但令人惋惜的是,“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广大农友。对于2018年广西荔枝滞销,本人的看法如下:

一、产品的品质问题。在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果农怒踩荔枝视频中,有眼尖的网友就发现了那些荔枝本来就是品质最差的品种,价格比较低廉。加上今年荔枝丰收年,对于吃惯了荔枝的广西人来说,这样品质的荔枝自然看不上眼了。与之相对比的是,近年来品质好的桂味荔枝却一枝独秀,价格仍然耸立不倒,目前基本上卖到4到5元。这充分说明了产品的品质决定价格的道理。


二、荔枝的保鲜难问题。荔枝是南方的特色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炎炎夏日里吃上一顿新鲜的荔枝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因此便有了广西玉林人在夏至这天吃狗肉配荔枝的这个美食节传统。但荔枝最麻烦的是保鲜难,摘下来不足一天,荔枝便变色,第二天便变味,品质大打折扣。我们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中可以感受出当年为了杨贵妃吃到家乡新鲜的荔枝而快马加鞭运送荔枝的情景。由于荔枝成熟采摘期短,且保鲜期短,难以长途运输,所以如果遇上大丰收,产品滞销,价格暴跌就自然而然了。

三、缺乏深加工,开发新的衍生农产品。既然荔枝的是南方的特色水果,运输又困难,为何不搞深加工,开发出荔枝干果等产品,来保证荔枝的价值呢?由于目前对荔枝的加工基本上还停留在晒干的加工上,没有开发出其他更好的系列产品。由于荔枝的果肉比较厚,不同于龙眼果肉薄,容易晒,在晾晒和存储过程中容易变质,目前依然是个技术难点。因此,荔枝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深加工厂,影响了荔枝的价值。

我是愚人跳农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赞和关注!


华南农小白


荔枝滞销确实存在,低价到了5毛一斤。这个价格结合这几年的行情来说是偏低的。


有的农户嫌弃批发售价太低,直接不打算从地里采摘了,直接用农药烂树上,因为采摘期仅10天左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等。

为啥今年2018荔枝滞销呢?

1、之前荔枝价格高,农户盲目扩大荔枝的种植面积。

2、今年广西等地气候,温度适宜,有利于荔枝的生长,再加上种植水平的提高,导致荔枝的产量提高。有的农户介绍2016年自家荔枝产量5吨,而今年2018大丰收产量达到了6.1吨。

3、销售渠道太单一。在北方等地的大城市,荔枝售价一斤7元以上,广西主产地才5毛,农户可以集中丰收几户的荔枝,自己运输到大城市出售。

4、普通农户的荔枝产品,质量相比较差更卖不上价格,或者说没有品牌概念。

产地广西的荔枝滞销,可是山东,安徽,河南,河北,江苏,上海等地出售的荔枝价格还那么贵,一斤7元,8元,这就是产销不对称。


小希时间


"2018年广西荔枝滞销,为什么不做成水果干来卖?"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不错,今年广西的荔枝滞销了,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老果农因为与收购方谈不拢,价格降到0.5元/斤,也卖不出去。激动而又无奈之下,将辛苦摘下来的荔枝倒进了一个泥坑里面,然后使用脚使劲彩在上面,看着心痛啊。



回到主题,为什么不做成水果干?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荔枝制作成干果,过程太繁琐

荔枝制作成干果,不是晒干了就行。而是需要经过至少9道工序,即原材料选择~去除枝叶~分级~初焙~回软~二次焙烤~日晒催色~包装~成品。除了过程复杂之外,成本也不小。焙成一斤干果,至少需要4~5斤荔枝,成本在30~40斤。而一斤干荔枝市场价格大约15元~29.9元。从这价格分析,根本就没有利润。



荔枝制作成干果,不好吃

荔枝吸引人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其鲜嫩的果肉,香甜丰富的果汁。而把荔枝制成干品,与其新鲜时候的味道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市场需求也不是很大。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出来。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2018年广西荔枝滞销,为什么不做成水果干来卖?


今年荔枝大丰收,就拿增城一地来说,今年增城的荔枝产量是去年的7倍之多,在这种荔枝大丰收的情况下,广大荔枝种植户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荔枝也滞销了!甚至广西以为荔枝老农种的荔枝五毛钱都没人要,气的这位老农当街把荔枝用脚踩烂!

或许很多人会问,既然荔枝滞销,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荔枝做成果酱、果干来延长荔枝的保质期?在这里老张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缺少专业的技术。

“将军孤坟无人知,戏子家事天下知”是现在社会的风气。低下头来安安稳稳搞研究的人不被人了解,反而是一些社会娱乐却常常霸占各大主流媒体首页。像钱学森、袁隆平这种静下心来实实在在搞技术、搞科研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想着是挣快钱,挣得越多越好。因此机会很少有厂家愿意投入大量的金钱、时间来搞荔枝深加工的不多,这就导致了荔枝深加工技术的不健全。而荔枝又是一种口味要求极高的水果,一不留神做不好的话可能会血本无归,所以目前国内口味好吃的荔枝果干还几乎没有。

二、产业链机制不健全。

现在的荔枝都只各个种植户自己“各自为战”,然后等着荔枝收购商上门来收购,大家缺少必要的行业协同,这也就意味着荔枝这整个产业的未来实际上荔枝种植户们是漠不关心的,这种大环境下,大家只管自己的荔枝丰收然后卖个好价钱,谁会考虑到假如有一天自己的荔枝丰收卖不出的隐患,即使有想到的也仅是想想而已。任何行业想要走的长远都离不开深加工,走精品化、多元化的道路,如今的荔枝行业没人站出来为荔枝的未来讲话,出现滞销也只能荔枝种植户们自己“哑巴吃黄连”。


以上就是老张关于《2018年广西荔枝滞销,为什么不做成水果干来卖?》这个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老张谈三农


关于荔枝滞销的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一些小个、品种差、易腐烂的荔枝上,而普通优质的荔枝一直深受消费者亲昧,至于说荔枝进行再加工出售完全是当地还没有形成荔枝加工产业链。


今年荔枝不好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今年荔枝收成好,产量大增,新鲜荔枝对市场的供求量大增,荔枝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荔枝价格较往年偏低。不少农民对荔枝市场的价格感到心寒,农民对廉价的荔枝宁可践踏也不贱卖。可见荔枝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对荔枝价格的不满意。


2、荔枝和所有的水果一样都有易腐烂不易保留的特点,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俱去。可见成熟的荔枝只能保留两三天,对农民来说在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两三天内卖掉荔枝难度不小,不能及时卖掉的荔枝很大程度会腐烂变质。

3、吃了荔枝后开车会被查出酒驾,而且一颗就有酒驾的风险,三颗可能会被认定醉驾。荔枝的糖分很高酶解后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荔枝采摘越久越容易产生酒精,不过荔枝产生的酒精含量不是很高不会渗透到血液里,如果被认定酒驾可以要求去验血。吃完荔枝后开车要记得漱口。我想这也是近些年荔枝滞销的部分原因吧!司机朋友都想免去被查酒驾的麻烦。



4、荔枝易变质导致荔枝运输成本增加,将荔枝产地的荔枝运往非产地需要的成本很高,因此荔枝只是在荔枝产地的周边省市销售很难打开全国市场。


荔枝难出售为什么不进行产品再加工

荔枝种植户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种植荔枝的面积不是很大,经营相对分散,再者他们只懂的种荔枝不懂得卖荔枝,对于荔枝再加工没有足够的成本和技术支持,所以农村很难形成荔枝再加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表达了古代北方人对新鲜荔枝的喜爱,人们总是喜欢吃季节性新鲜水果,对于再加工的水果的追捧不是很高。因此荔枝做成荔枝干、荔枝罐头之类的仅仅是延长了荔枝的储存时间,在销售上远没有新鲜荔枝受欢迎。


在荔枝滞销的背景下国家应该成立合作社帮助农民把荔枝更快的销往外地,保证荔枝市场价值。还应该提倡果农理性种植提高荔枝质量,为荔枝市场带来更多新鲜优质荔枝。

你对荔枝滞销有什么更好建议吗?欢迎留言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