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世界杯巨星C罗年入上亿美金却不给儿子买iPhone?

陈益洲


C罗的育儿理念我非常赞同,并且我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基本上这样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坐享其成。当孩子经常被灌输这样的理念后,就会演化成实际行动,这对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来讲,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可能有太多的中国父母都已经把培养孩子自食其立放在脑后了,秉承着中国人传统的理念——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儿女吗?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了,这些育儿的观念已经娇惯出太多畸形父母和儿女了。为什么很多家长宠着惯着孩子,别人家孩子有啥,咱家孩子不能没有?其实这不正是变态的丑陋的攀比和虚荣心在作怪么。

从小坐享其成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越丰富,越容易安于享受,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仅自私,还极度冷漠呢。对小伙伴如此,对家人更是如此,并且还特别自我,仿佛老人天下第一,你奈我何?过多的不用讲,只能靠理性的家长自己去琢磨了。

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点蹭世界杯热度,但也不尽然,有些好的东西我们需要保持谦卑之心去学习。只要有利于我们培养和教育孩子。


寒石冷月


这件事上我绝对支持C罗,哈哈,我不会承认是因为他太帅!

富甲一方也罢、官居高位也罢,若子女教育太失败,那么终究富贵不过三代。

讲个我好朋友的故事,大家就会有所体会。

我怎么看“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我年轻的时候不能理解,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慢慢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不得不说,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我朋友家里是搞煤矿的,后来开了好几家公司,所以大家懂的,家里是相当富裕了。但朋友的母亲从来都不奢华浪费,还是过着年轻时节俭但健康、开心的生活。自己种菜、做饭,自己打扫家里,没请保姆,也从来不去奢侈品店血拼,就是穿的舒服干净适合自己就行。

他妈妈的以身作则,对我朋友影响特别大。他虽然是男孩子,但做饭、养花养草、打扫卫生样样精通,甚至还会做衣服,简直全能,最关键的是,朋友读了北京一流大学的博士,现在三甲医院当心内科医生。

而他爸爸,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坚定一个信念:“咱家要出个读书人”。所以,对于朋友上学、深造极度支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朋友买书,各种文化类、医学类、书法类优质书籍,堆满家里一间屋。他爸爸总说,你的未来要靠自己,老爸能给你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拥有知识、教养和更好的思维方式。

他曾经买过一件gap的衬衣,穿了一段时间袖子破了个洞,他自己把两个袖子裁裁剪剪,居然改成了短袖。我们开玩笑说:“你是中国最不像富二代的富二代”。他却说,父母的财产是父母辛苦拼来的,他们供我读到博士,就是对我最大的投资,到此为止,以后我会自己奋斗。

我小时候父母收入也不高,但对我的合理要求都会尽力满足,也不会在我面前流露出经济上有困难、家里穷这样的情绪。当然我本身也比较节省,不会胡乱花钱。

虽然有人觉得我父母这样做,会让我不懂钱来之不易,但我现在依然感激父母,因为他们的做法让我心里有底气、更自信,我会觉得同学们能拥有的我也能拥有,只是在于我是否选择去拥有而已。


我记得我上了大学后,一位闺蜜说,刚见你时,总觉得你身上有股不知哪来的自信,俗称“穷横”,哈哈,我笑,也许正是这种底气和自信,鼓励我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做出更勇敢的选择。

C罗这句话值得点赞:“我不能控制一切,但教育是最佳礼物!”

为何我支持C罗的做法,还有一个原因。

对于孩子所有要求不加思考的接受,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也让孩子失去自我掌控的机会。


正如C罗说的,即便他驰骋足坛,家财万贯,但谁能知道未来变化如何,也许一朝意外,就会让他家产散尽。谁都无法控制一切,如果苦难来临,父母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能给孩子的,就只有坚强的奋斗精神,以及比别人更优秀、更高级的思维和眼界,而这些,都是教育的产物。


史玉柱大起大落,家财散尽还复来,靠的是头脑;褚时健80岁创业,一生跌宕,考的还是头脑;连万达公子王思聪都开始用高级的商业眼光,着手改变中国电影的浮躁局面了,靠的还是优秀的思维和头脑。

大家都知道,未来拼的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或许我们做不到给孩子一流的教育,但也要力争给孩子更优质、全面的教育。所以我真的特别赞同“对孩子最好的投资是教育,而不是财富”这个观点。

穷养也好,富养也罢,最关键的是,让孩子的思想不贫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