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湖南洞口淘金桥悬在半空中,没有桥墩,到底是怎么建成的?

Daenerys998


湖南洞口淘金桥,就是这座桥。👇👇👇


乍一看,这座桥确实与大家想象中的桥不一样,甚至有人调侃是不是工人兄弟们拿反了图纸。😀😀😀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力图通俗易懂的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种类型的桥不是我国首创。世界上第一座同类型的桥是1972年在哥斯达黎加建成的,设计师是华裔著名的林同炎大师。这种桥学术上的名称是自錨上承式桥梁。顾名思义,上承式就是上面承受压力,那么问题来了,淘金桥下部并没有桥墩支承上部压力,这个设计会不会不科学呢?



这是位于哥斯达黎加,林同炎大师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座自錨上承式桥梁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家知道,桥梁的受力无非就是压力和拉力平衡一致,上缘受压,下缘受拉。这座桥的秘诀就在桥梁的悬带里面,也就是这个大肚子。😁😁😁桥梁越靠近中间,弯距就越大,就像扁担,一般都是从中间折断,所以扁担中间加厚是科学的,体现在桥梁上面就是中间这个大肚子。😎😎😎而这个大肚子就起到了桥墩的支承作用。


回到这种桥梁的具体问题上来,我们来看看这种桥的具体施工工艺。首先在起支承作用的悬带中用了强度极大的预应力钢绞线,施加一定预应力,使主索悬带的承载力和钢索的抗拉力得到充分发挥。


然后用混凝土吊板包裹主钢索。

然后在悬带上建筑主柱排架,以减少桥梁跨度,增加安全系数。




最后在排架上方架设连续T梁

通俗的说,这种桥就是利用了悬带中预应力钢绞线倒拱产生的水平拉力,利用桥面直接做为压杠,来平衡这两种力。与其他类型的桥梁相比较,这种构造首先减少了受力构件,而且施工方便,可以利用悬带作为施工平台。当然,这种类型的桥梁也有局限性,最大的问题是跨度受限,跨度太大的话,悬带势必会增加厚度,使得桥梁净空减少,受风力影响增大,不安全因素会增加。这可能也是这种桥梁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原因之一。我是啥都知道一点的一包白沙。科普贴,码字不易,您的点赞关注是我回答问题的动力!欢迎留言互动,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