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科技大事早知道,是百度APP科技頻道聯合智東西(ID:zhidxcom)推出的科技早報,主打AI、5G、新出行等科技新趨勢報道,讓你在3分鐘內,盡覽最新最熱的科技圈前沿話題。

「智東西」早報第984期

2018.7.10 週二

#今日要聞#

1、今年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將達到1億部

據外媒報道,調研公司Canalys日前發佈報告稱,今年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將達到億部,而2025年將達到2.25億部。相比之下,截至去年年底的保有量不到5000萬部。

目前亞馬遜是智能音箱市場的領頭羊,但Canalys預計,將來其市場份額將下滑,並降至與谷歌相當的水平。今年,亞馬遜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場的保有量份額將達到約50%,但2022年會降至34%。

按地區劃分,美國目前是全球智能音箱的最大市場,截至2017年底的市場份額約為73%。Canalys預計,今年年底美國的市場份額將跌至64%。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的智能音箱市場份額約為3%,但今年將增加到10%。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2、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降17.8%

7月9日,中國信通院發佈《2018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661萬部,同比下降12.4%;2018年1-6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1.96億部,同比下降17.8%。

其中智能手機出貨佔主導位置。2018年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96.6萬部,同比下降11.4%,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5.5%,其中Android手機在智能手機中佔比93.6%。2018年1-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85億部,同比下降17.8%,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4.6%,其中Android手機在智能手機中佔比88.2%。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3、國產x86處理器開始生產 基於AMD架構

7月9日上午消息,由芯片製造商海光(Hygon)負責製造的中國國產Dhyana x86處理器開始啟動生產。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芯片是根據AMD Zen微架構開發的。AMD將x86的IP授權給中國合作伙伴,Dhyana正是合作的結果。

Dhyana處理器與AMD EPYC處理器很相似,Linux內核開發者指出,二者只是廠商ID與產品序列號有所不同。事實上,Linux維護者甚至將EPYC支持代碼轉移到Dhyana處理器,發現可以成功運行,由此說明兩款處理器差異很小。

#人工智能#

1、圖普科技奪MegaFace百萬級人臉識別冠軍

近日,圖普科技在國際權威海量人臉識別數據庫 MegaFace 中,以 99.087% 的最新成績在百萬級別人臉識別測試中拔得頭籌,參加這項測試的還有來自 Google、微軟中國、百度、騰訊等公司的 AI 團隊。據悉,圖普科技成立於 2014 年,是專注於圖像識別的國家級人工智能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落地包括圖像智能審核、商業智能和安防教育三條業務線。

MegaFace 是目前最為權威熱門的評價人臉識別性能,特別是海量人臉識別檢索性能的基準參照之一。據瞭解,它是第一個在一百萬規模級別的面部識別算法測試基準,由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發佈並維護的一套公開人臉數據集榜單。相關單位的參數和技術一經上傳,就會即刻啟動演算進行對比測試,動態排名。

2、日本利用AI預測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方向

據外媒報道,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近日發佈消息稱,已研發出根據低氣壓和季風等過去的天氣模式,利用人工智能預測核事故中排放到大氣的放射性物質擴散方向的方法,採取降低輻射風險的適當防護措施。

研究小組使用了第一核電站周邊的氣象數據。考慮到放射性物質向輻射源下風頭擴散的性質,研究人員讓AI學習了過去4年的氣象廳每隔3小時發佈的風的強度和方向等天氣模式。AI以逾85%的準確率推測出擴散方向。有颱風不規律經過的夏季的預測精度低於冬天。利用氣象廳提供的未來33小時天氣預報時,精度為77%以上。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3、騰訊雲AI視頻技術 實現世界盃高清直播

近日,騰訊雲介紹了央視網世界盃極速高清直播背後的騰訊雲AI視頻技術。據介紹,騰訊雲極速高清技術又叫“智能動態編碼技術”,主要利用機器深度學習,通過視頻場景智能分類、編碼參數匹配、前置處理、編碼動態優化、碼率智能控制、detail reduce、ROI處理等技術和流程,對直播或者點播視頻流進行智能處理,以匹配最優編碼參數,從而以更低的帶寬成本給用戶提供更高清的視頻直播流。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新出行#

1、寶馬將從寧德時代採購47億美元的電池

7月9日,寶馬汽車將從寧德時代採購約40億歐元(47億美元)的電池,為後者在德國建立生產基地的計劃提供了基石。寶馬汽車的採購負責人Markus Duesmann週一在記者會上表示,該合同將分為兩大訂單,一個是金額25億歐元從中國採購電池的訂單,另一個是約15億歐元從德國生產工廠採購電池的訂單。德國合同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寶馬的iNEXT電動車型,該車型將於2021年上市銷售。

2、寧德時代在德建生產基地 研發鋰電池

德國時間7月9日下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圖林根州州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寧德時代將以2.4億歐元(約摺合18.7億人民幣)在聯邦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

寧德時代圖林根電池生產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與生產,計劃於2021年投產,2022年達產後將形成14Gwh的產能,有望為當地提供約600個就業崗位。電池生產基地製造的產品將為寶馬、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車企配套。

3、谷歌Uber投資踏板車創企Liam3.35億美元

北京時間7月10日凌晨消息,電動踏板車創業公司Liam週一宣佈,該公司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風投部門Google Ventures領投的一個融資回合中籌集到3.35億美元資金。此前,Liam的競爭對手Bird在不到兩週以前宣佈,該公司在一個新的融資回合中籌集了3億美元資金。

與此同時,Lime還確認美國打車服務Uber也參與了這個融資回合。此外,Uber還計劃與Lime合作,開始通過旗下應用出租Lime電動踏板車。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4、蔚來與博世就自動駕駛等達成戰略合作

7月9日,蔚來與博世集團宣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傳感器技術、自動駕駛、電機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展開重點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柏林舉行。

6月,蔚來開始在中國向公眾交付高性能電動7座SUV蔚來ES8。博世為蔚來ES8提供了駕駛輔助系統、控制單元、傳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等關鍵部件。這些部件進一步開發後,也將運用到蔚來將推出的其他車型上。

5、LeasePlan攜Allego提供個人電動車充電點

據外媒報道,汽車服務公司LeasePlan正與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商Allego合作為其電動汽車客戶在住處和辦公場所提供充電點,加速過渡到零排放移動出行。Allego將提供適用於所有電動汽車類型的個人充電點,以實現電力負荷平衡,並且提供自動扣除充電費的功能。

LeasePlan的電動汽車車主可以獲得一張充電卡,能夠訪問歐洲65000多個充電點,進一步緩解“續航里程焦慮”。在第一階段,LeasePlan與Allego的合作項目將在歐洲八個市場推出:德國和法國、比荷盧經濟聯盟(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瑞典、挪威以及葡萄牙。

6、特斯拉Model 3軟件升級 實現自動停車功能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公司於上週對所有電動汽車進行了無線更新,目前特斯拉Model3已具備自動停車功能。車主只需按下遙控按鈕,車輛便可自動進出車位。

2016年特斯拉宣佈為Model S和Model X配備自動停車功能時,馬斯克表示這意味著特斯拉向全自動領域進軍。他當時稱,特斯拉將在兩年內為國內所有車主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更新。

7、李斌:蔚來汽車放棄美國汽車銷售計劃

7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接受採訪時稱,蔚來汽車放棄美國汽車銷售計劃。蔚來汽車的中期計劃是月產8000至9000輛汽車。

6月30日,蔚來汽車在北京蔚來服務中心正式向北京用戶交付新車。2017年12月,蔚來汽車發佈ES8車型,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當時表示,ES8在今年4 月開始首批交付。然而到了北京車展上,李斌又表示由於產品需要進行安全性檢驗,造成實際交付時間比此前內部計劃有所延遲。

8、易華錄:與百度在智能交通領域開展合作

易華錄7月9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百度在智能交通領域開展合作,合作涉及交通數據交換,為交通參與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為交通管理者提供更多可計算參考的數據。

易華錄成立於2001年4月,其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施“1+3”發展戰略,成為政府社會化服務的主要提供商。

9、萬安科技:子公司成為小鵬汽車供應商

萬安科技7月9日晚間公告,控股子公司安徽萬安成為小鵬汽車David2.1車型“扭力梁總成”、“前副車架總成”產品的供應商,後續安徽萬安將與小鵬汽車進行相關信息的確認,並簽訂相應的《技術開發合同》。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10、馬自達召回27萬輛汽車 因高田氣囊缺陷

據外媒報道,由於高田氣囊缺陷,可能會發生爆炸,導致碎片飛出傷及乘客,馬自達正召回近27萬輛汽車,涉及全美2003至2008年款馬自達6、2006至2007年款馬自達Speed 6和2004年款MPV。馬自達認為一些地區的氣候也可能導致安全氣囊推進劑降解,在這類地區的2005至2006年款MPV車型也被召回。

11、比亞迪1-6月新能源銷量逾7萬輛 同增41%

7月9日消息,比亞迪近日公佈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1-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71270輛,同比增長41%,完成2018年20萬輛銷售目標的35.6%。其中包括秦、宋 DM等車型在內的PHEV品類累計銷量達到47430輛,同比增長37%,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唐也創造了累計訂單超過15000輛的成績。

而EV品類累計銷量則達到了23840輛,同比增長49%。其中,比亞迪E5單月銷量4047輛,增幅26%,累計銷量16622輛;比亞迪秦 EV單月銷量987輛,累計銷量4018輛。而作為比亞迪EV產品序列當中的全新產品,比亞迪元 EV360 6月單月銷量達2018輛,累計訂單超過20000輛。

根據比亞迪汽車的規劃,今年下半年預計還將推出4款“王朝”系列的新能源車型,以進一步確保既定目標的達成。

12、北汽上半年銷量超120萬輛 同比增長7.6%

7月9日,北汽集團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其整車銷售達到120.3萬輛,同比增長7.6%。同時,營收入同比增長9.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

其中北京奔馳上半年實現銷售25.2萬輛,同比增長19.6%。福建奔馳V級和威霆換代車型銷量增長明顯,上半年銷售1.3萬輛,同比增長40%。北京現代上半年銷量完成38萬輛,同比增長26.2%,重回主流車企陣容。北汽新能源上半年實現整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78.5%。北汽越野車上半年銷售1.4萬輛,同比增長37%。

13、法拉第FF91高速測試 250km/h可跑三分鐘

據外媒報道,法拉第FF91在俄亥俄州東自由區的交通研究中心進行了車輛的高速測試。測試車“熊貓特快”在155英里/小時(約合250千米/小時)的速度上保持了三分鐘,在75英里/小時(約合120千米/小時)的速度上巡航了兩分鐘。跑完測試圈這輛車只花了不到15分鐘,不過這已經吸掉了它三分之一的電量。

開發團隊專門將車拉來專門做高速測試主要是為了通過軟件來提升車載電池組的熱效率。當然,它們也是為了優化電池性能,以防未來車主玩直線加速或跑賽道時感覺到車輛性能大幅衰減。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14、英國政府計劃大批量安裝公路充電樁

據英國媒體7月9日報道,英國政府計劃為電動汽車建設成百上千個新充電樁。旨在使電動汽車充電比汽油車或柴油車加油更加容易,希望以此提高低排放汽車的使用率。

英國政府的“公路零排放”計劃包括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資金,以及評估是否需要在新建住宅和辦公室安裝充電樁。新的計劃要求在無路邊停車的英國公路上安裝新的電線杆,以便在合適的地方安裝充電樁。另外,政府還將就2040年禁售汽油車、柴油車的禁售計劃出臺更多細節。

15、傳小鵬汽車正向阿里等尋求6-7億美元融資

7月9日消息,知情人士稱,小鵬汽車正從阿里巴巴和其他投資者那裡尋求6-7億美元融資,估值接近40億美元。

今年4月,在2018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小鵬汽車是一家研發投入巨大的公司,4年設計研發,研發團隊佔比60%。未來一年還將進行百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其最新一輪的融資發生在今年1月,小鵬汽車在香港宣佈完成22億元B輪融資,由阿里、富士康、IDG資本聯合領投。目前其總融資金額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智能家居#

1、Laurastar智能熨燙系統首次亮相中國市場

7月9日消息,在2018中國瑞士創新週期間,瑞士品牌Laurastar的全球首款智能熨燙系統SMART系列產品首次亮相中國市場。

SMART熨燙系統採用藍牙技術與智能手機連接,可隨時獲取包括產品安裝指導、基礎熨燙技巧、以及應對真絲、羊毛、棉織物的專業指引三項在線專業視頻指導;此外通過app可以實時關注產品狀態,提醒用戶及時更換濾芯或布套,也可以在熨燙過程中計算熨燙時間,控制風扇速度。SMART還運用了“感應蒸汽”技術,在感應移動熨斗的方向的同時自動釋放蒸汽,使用戶告別操作按鈕。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機器人/無人機#

1、大疆Mavic Pro 2諜照曝光 4K 60P拍攝

7月9日消息,大疆Mavic Pro II的機身參數以及外觀諜照日前在網上被曝光。新機將會支持4K 60P視頻錄製,同時搭載等效24mm F2.8-11的鏡頭,而在體積方面比起之前的Mavic Pro要稍大一些,不過從諜照上看設計風格沒有明顯區別。

規格上,Mavic Pro II採用1200萬像素1/1.7英寸傳感器(索尼IMX226),弱光性能、動態範圍提升;最高允許4K 60P視頻錄製,支持H.265格式;電池採用4820毫安電池,續航時間約32分鐘;最高飛行速度達72 kph,後雙視避障系統;並採用全新三軸平衡環設計。預計售價1299美元(約8608元人民幣)。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蘋果派#

1、新iPhone或將支持3倍光學變焦 可立體成像

目前有多篇報道稱,2019 年 iPhone 的後置攝像頭上將使用一個三攝像頭系統,可通過先進 3D 傳感來實現增強現實功能。此外,第三個攝像頭也很有可能在 iPhone 上第一次實現3X光學變焦。

去年,蘋果發佈了 ARKit,這是一個允許開發者在 iOS 11 及之後的應用中加入增強現實的框架,而在上個月的 WWDC 2018 大會上,蘋果介紹了 ARKit 2,它提供了多人遊戲、持續增強現實、對圖像檢測和跟蹤的擴展支持等共享體驗。媒體猜測,如果2019年的新iPhone採用三攝像頭的話,將會是對蘋果這兩年主推的ARKit的強大硬件支持。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2、消息稱微軟將在本週五發佈新款Surface

據外媒報道,Reddit上洩露出一份疑似微軟內部文件的資料,7月13日也就是本週五,微軟商店將更新一款新的Surface,配合新鍵盤套Type Cover,看起來10寸的可能性頗高。

爆料者公佈的10寸Surface參數為,1800×1200分辨率(3:2)顯示屏,重562g,有USB-C接口和microSD擴展卡槽。CPU最高搭載Intel奔騰金牌處理器,存儲規格有4+64GB、8+128GB、8+128GB LTE版和8+256GB LTE版。價格方面,起步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643元),最高829美元(約合人民幣5490元)。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通信圈#

1、小米上市首日破發 雷軍稱從低點開始

7月9日上午9點30分,在600餘人的見證下,雷軍敲響了開市鑼,也宣告創辦近八年的小米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同時成為港股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創新試點。

小米當天的開盤價為16.6港元,較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截至收盤,小米報收16.8港元/股,跌1.18%,振幅5.88%,最新市值為3759.19億港元(約479億美元)。面對股票破發,雷軍在上市現場回應稱,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表現才是。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

2、疑榮耀Note 10真機曝光 雙面玻璃亮眼銀色

7月9日消息,日前有微博網友曝光了兩張疑似榮耀Note 10的真機渲染圖。從圖上來看,榮耀Note 10採用了雙面玻璃機身,顏色是非常亮眼的“探索銀”。同時採用了6.9英寸AMOLED屏幕。

配置方面,榮耀Note 10搭載了麒麟970處理器,擁有GPU Turbo圖形加速技術,6GB+128GB運存組合,電池容量為6000mAh。該機後置雙1600萬像素AI攝像,指紋識別後置。預計價格在3000元以內。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3、魅族創始人:楊柘並未離職 仍擔任CSO

7月9日消息,針對近日在網上流傳的魅族CSO楊柘離職的消息,今日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章在魅族論壇作出了正式回應。黃章表示楊柘依然擔任魅族CSO,並未離職。

黃章也在論壇上說明,pro7的責任不在老楊(楊柘),老楊是個有文化內涵有智慧的人,可惜有時意氣用事造成四五月的負面風波。所以老楊現在擔任CSO,李楠擔任CMO。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4、三星在印度擴建手機工廠 預計產量翻倍

7月9日消息,三星已經在印度諾伊達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新工廠佔地35英畝(約合212.5畝),位於諾伊達的Sector 81。印度總理莫迪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將於本週一在工廠附近的直升機停機坪參加工廠落成儀式。

90年代初,三星這處工廠是印度最初的電子製造廠之一;1997年,這處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手機生產線於2005年建成。去年6月,三星宣佈將投資擴大諾伊達工廠。三星目前在印度的智能手機產量為6700萬部。在新工廠投入使用後,產量預計將達到近1.2億部。

#新進展#

1、暴風馮鑫:股權凍結因資方提前撤資

7月9日消息,針對近日曝出的股權凍結危機,暴風集團創始人、CEO馮鑫今日回應稱,這源於暴風魔鏡資方中信資本在2017年提出撤資後,其股權由其本人進行回購;但在回購花費5000萬元後,仍有4000萬元資金(含1000萬元利息)馮鑫一時難以拿出,才造成了目前司法凍結股票的狀況。

按照馮鑫的說法,中信資本原先投魔鏡的時候,要求在2020年底前要被併購或上市;如果魔鏡沒有在規定時間達成,則由馮鑫本人來承擔資金保本和回購的責任。

2、雷軍:黃江吉將重歸小米 負責重要業務

7月9日,在小米集團港交所上市當天的晚宴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宣佈,小米聯合創始人黃江吉(KK)將回歸小米,負責一項重要的工作。雷軍說,KK是傳說中已經離職的小米高管,因為下一步他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估計一年之內就會宣佈,也是跟小米大事業相關的,所以KK跟傳說中的離職是兩回事。

不過,宣佈KK離職的實際上並非別人,正是雷軍本人。今年4月27日,雷軍發佈內部信稱,任命CFO周受資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另外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和黃江吉(KK)辭去公司職務。

3、高通服務器團隊技術副總裁Bhandarkar離職

7月9日消息,有媒體報道稱,高通技術副總裁、Falkor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的Dileep Bhandarkar博士似乎也已經離開了高通。Dileep Bhandarkar離開QDT的原因尚不清楚,他的離職是由於他在2018年SemiCon West自傳中的一句“以前在高通”而被發現的。

幾周前,媒體曾報道過高通將其數據中心部門規模削減了一半,涉及多達280個工作崗位,而Bhandarkar博士的離開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4、華為新一代手環曝光 可分離式錶帶設計

日前,有網友曝光了華為新一代TalkBand B5手環的實物照。從照片來看新款手環依然可分離設計,金屬表身加上皮革錶帶,商務範十足。根據之前爆料的信息,該手環還擁有金屬錶帶版本。

包裝盒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包括採用AMOLED觸控彩屏、TruSeen 2.0心率監測技術、跑步模式、信息提醒功能等等。

科技大事早知道:國內手機出貨量下降18% 蔚來放棄美國汽車銷售

5、阿里與英國電信洽談雲服務 拓展歐洲業務

7月9日下午消息,據媒體報道,為在歐洲拓寬業務,阿里巴巴正與英國電信就雲服務合作事宜進行洽談。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與英國電信的IT諮詢子公司的協議可能類似於之前同德國電信公司Vodafone集團達成的合作。

英國電信發言人在郵件中確認正與阿里雲進行洽談,但拒絕透露細節信息。阿里巴巴方面拒絕對此事做出評論。

6、雷軍實時財富超139億美元 緊逼李彥宏

7月9日上午消息,小米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16.6港元,較17港元的發行價下跌2.35%,慘遭破發。按開盤價計算,小米集團市值達到473.26億美元。

假設並無行使超額配股權及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僱員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上市後,雷軍的總持股量將佔已發行股本約29.40%,並將持有投票權約54.74%。以此計算,雷軍僅從小米集團一處得到的財富就已經達到了139.14億美元,實時富豪緊逼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以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