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自由职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自由职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偶然的机会,Figo在知乎上受邀回答这个问题:

自由职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自由职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自由职业者,目前成为越来越多人职业发展的新选择。在社保几乎成为保障标配的大背景下,这群人缺乏保障的不安全感也与日俱增。制定适合自己的保障方案,是急需考虑的生活规划。

Figo认为,这位题主的问题可分为两个:

自由职业者如何办理社保?

自由自业者如何配置商保?

社会保险

社保是国家提供的福利,用人单位是需要给员工强制缴纳社保的。当然,员工个人缴纳一部分,用人单位缴纳另外更大的一部分。

社保主要就是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保障,也是国家福利的重要体现,事关重大。看病有医保、退休以后有国家发放养老金,虽然比不上欧洲国家的福利,但也能提供基本的保障。能给我们和家人一定的安全感,这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由职业者,想要办理社保,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自己给自己缴社保保费,具体的操作手续,需要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每个地方的政策可能不一样。

第二种情况,有的公司提供帮助缴纳社保的服务,可以将自己的社保挂靠在这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劳动关系。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部分,都是需要自己缴费的。

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到某家公司入职,从自由职业者变成一名雇员,或者管理层员工,这样公司就可以帮我们缴纳社保了。这种情况,只需要缴纳个人账户部分的费用,相对来说是成本最低的。

为何买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首先,广覆盖就是做到人人都有保障,覆盖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

但是呢,社保需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目前只能提供基础水平的保障。在此前提下,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多交多领,少交少领,但整体差异并不算大。社保解决的是所有人基本的、共性的保障需求。

那为何配置商业保险?

Figo认为,主要的目的在于提升保障的质量和水平,解决我们每个家庭/个体差异化、个性化的保障需要。社保是无法满足、或无法充分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的。

基本的养老、医疗保障之外,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保障需求,都可能需要商业保险来满足。

社保覆盖额度不够,想覆盖更高额度的医疗费用报销;或去到异地就医,希望保险公司可以报销费用;

想去公立特需部、国际部,甚至私立医院,享受更棒的就医体验;希望享受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无需自己掏钱。

比如,有时去国外工作、旅行,希望能解决当地医疗保障的问题;除了疾病医疗费用,还希望能报销赴美生子、正常分娩及新生儿医疗费用等;

想要更高的意外伤害及身故保额,万一发生风险,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照顾;

自己的收入较高,生大病可能造成家庭收入大量减少,希望商业保险能够补偿;

想要给孩子储备一笔教育金,或者终身可确定领取的一笔钱/现金流; 或是目前的收入很高,希望将现在的收入转移到不久/长久的将来领取等等。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迈入中产阶层,也有越来越多家庭迈入富裕阶层。他们对保障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个性化,保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社保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配置商业保险,也不仅仅是有钱家庭才能考虑的事儿。最普通的工薪家庭、农民家庭,更是承受不起任何重大的风险,及时配置保障方案更加迫切

而且,目前的保险工具,保障责任比较充足的前提下,在保费方面已经非常亲民,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现在已是全民保险的时代了。

商业保险的分类

我们在这个情境下讨论的商业保险,主要是商业的人身保险(商业财产保险也很重要,只是这里不作为重点讨论)。

商业人身保险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可以看Figo的这篇文章:

不懂该买哪种保险,别担心!先了解保险的分类

人身保险的五大分类: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年金险。

每一个大类下面,有若干细分类型,每一个细分类型,又会有各家保险公司不同特色和侧重点的N款保险产品。各家保险公司很可能都宣称,自家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此外,保险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现在一百多家公司,相信不久后会超过两百家。至于以后会不会超过三百家,超过五百家,超过一千几家?我想,都是存在可能性的。

市场上的商业保险种类繁多,功能特色各异,已经到了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的地步。不同的需求,都有一大堆的的保险工具来满足。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下几类保险的不同功能。

推荐的保险

重疾险

重大疾病的威胁,对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存在。若您已经意识到健康风险,且目前身体还没什么大问题,重疾险的配置宜早不宜迟。

此外,Figo需提醒一点,重疾险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收入损失问题,而非用于报销医疗费用!报销重疾医疗费用,主要可以用医疗险来解决,当然重疾险也能发挥类似作用。

但重疾险诞生的初衷,及其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解决重大疾病期间导致的长期收入中端损失,未来的隐性收入损失,家庭陪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收入损失等。

因此,Figo建议重疾保额设置为年收入的3-5倍是比较适合的。具体的工具选择,是保障终身还是定期,是消费型、储蓄型还是返还型,是重疾单次、多次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医疗险

医疗险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解决医疗费用问题,当然不限于是大病还是小病,也不限于是疾病还是意外原因产生的医疗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原理类似于社保的医保,也可称之为医保的重要完善和补充。

为提高对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Figo建议重疾险与医疗险搭配购买,实现风险的双重覆盖。至于选择何种类型,是中端、高端还是次中端?带门诊、不带门诊、是否要免赔,去什么医院等问题。需求分析的时候再详细沟通。

定期寿险

已经组成家庭的小伙伴,对家庭的责任是很重要的。有的小伙伴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家三口甚至四口都指望着我们吃饭,家里的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都是需要我们的收入支撑。

不能因为我们的离开,而给家庭造成负担甚至留下债务,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配置定期寿险可以较好地转嫁这部分风险。

意外险

意外伤害风险有时真的难以避免,特别是造成了伤残甚至身故的时候,给家庭带来巨大创伤;另一个方面考虑,意外险的价格非常便宜,投保的成本很低发挥的作用却很大。

特别是意外导致的伤残责任,共8大类、281个小项,意外险都可全部覆盖;伤残等级按照10级-1级,保额给付比分别为10%-100%。其他类型的保险工具,则无法如此全面地转嫁意外伤残风险。

年金险

年金险,不算是基础保障类保险。Figo建议,在前几类基础保障配置充分的前提下,我们有更高的保障需求、更多闲钱的时候再考虑。

年金险的主要作用,在于对长期的大额财务支出(比如子女教育金、个人的养老金,或者其他持续性支出)做一个长期的、确定的安排。其次,保证投入的资金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的功能。

但是,资金的收益性、流动性并不是保险的优势。保险作为一种保守型的财务安排,其长期的确定性和安全性,才是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的显著优势。

那么,自由职业者,究竟该如何为自己科学配置保险方案呢?Figo认为,从具体的产品角度出发,一个个对比挑选,可能我们会累死,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我们自身的真正需求。

产品导向 or 需求导向

我们首次买保险的情境,通常是偶然接触到某款产品、或某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觉得产品不错,应该适合自己,也就买了。或者又看了另外几家公司的产品,对比了一下,发现A家、C家的产品太贵,最终选择了B家。

这就是产品导向,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遭遇的现实情况。然而产品导向,不一定能真正解决我们的需求。在产品导向的销售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销售误导。

什么是需求导向?

也就是着眼点在于客户需求,从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综合的风险转嫁和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考虑。提供的是可针对性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最后才是,从市场上的产品工具库种,筛选适合的产品工具。

包括哪些是真实的需求,哪些是伪需求,需求的优先排序是什么,需要分别选择什么工具,选择多少的额度、保障期限、缴费期间来满足需求。都是在需求沟通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说是找谁咨询保险,找谁买保险的问题。可参考Figo的文章:

买保险有哪些渠道?

目前的选择,咨询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或许更靠谱。个险代理人只能销售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不能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问题。而经纪人则会对接好几十家保险公司,产品线更加丰富,能够满足投保人多方面的需求。

因此,保险经纪人更能够提供更加中立客观的信息,也可以给出更加专业化的方案建议。但具体到个人,还是要选择更加专业靠谱和值得信赖的服务人员。

关键:按需求配置

说到按需求配置,能够真正做到也是相当不容易。

我们需要对于整个保险行业,几乎所有类型的产品,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对于不同类型产品的主要功能、特色及差异点,要有准确的把握。对于不同公司的投保规则、核保尺度也要烂熟于胸。

同时,与投保人的需求沟通中,把握投保人真正的需求,挖掘隐性需求,剔除虚假需求。以及了解投保人的家庭成员结构、身体健康情况、收入支出情况、职业类型,需要多少的保额、保障多久、缴费多久、选择何种类型的产品组合,最终以怎样的方式投保等等。

真正的需求和保险方案的呈现,恐怕还需做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才能确定,没有做需求分析沟通,Figo也不敢贸然推荐产品。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啦,拜拜!

自由职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